三、习近平“敢为人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前进(“引时前进”)的思想,补充和发展了十六大党章中纳入的“与时俱进”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与时俱进”写入党章总纲思想路线一段中,这对全党认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很有启迪和助益。
不过,马克思主义(包括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更具有“引领时代”前进(“引时前进”)的理论品质。
我们党不只是在改革开放年代才肯定和践行“与时俱进”,如同习近平指出的,早在建党之初就一直“走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前进。
一般说来,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阶层、集团、群体、以至普通民众,都能做到“与时俱进”。而“引时前进”,只有到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后,才成为可能。“引时前进”为马克思主义独具的理论品质,加上其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两大根本特征。
“引时前进”虽然是比“与时俱进”更高阶位的要求;但二者并不相互否定,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支撑(提携)、相互补充、相互肯定之辩证统一的关系。
“与时俱进”的意义在于它指明任何阶级、阶层、政党、集团、群体、个人都要跟随时代前进,绝不可逆时代潮流而动,因而具有普适性、大众性。至于时代发展究竟朝向何方,则并未指明,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群体、个人很可能存在歧见。
“引时前进”的意义则在于它包含前瞻性、预见性、指导性和引领性,更能反映我们党的先进性,更能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指导作用。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创于红船上的我们党,便把自己命名为中国共产党(这难以用“与时俱进”解释),表明我们党已决心引领中国社会中国时代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方向前进。再如,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不难领会,“源于那个时代”可用“与时俱进”解释;“超越了那个时代”只能用“引时前进”解释。
当然,二者之意义并无绝对的界限,它们是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的。“与时俱进”是基础,“引时前进”是惟有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胜任的使命。习近平在他的许多文章和讲话中,就既讲“与时俱进”,又讲引领时代前进。这样相得益彰,并突出了递进的意思。
总之,把握“引时前进”同“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使命,我们才能弘扬习近平揭示的“红船精神”、建党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