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发路径
1.爱国主义类
2.重大历史事件类
3.历史人物类
4.传统文化遗产类
5.艺术品类
四.产品开发形态
1.场馆展示
目前,扎西会议纪念馆、扎西会议(包括水田花房子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旧址、石坎庄子上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扎西江西会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旧址)旧址。
2.模拟体验
今后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特质,以“红军长征过扎西”为主题逐个解开不同的任务、谜团(即“遵义会议”、“土城战役”、“一渡赤水”、“扎西会议”、“扎西整编”、“扎西扩红”、“中共川南特委”、“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二、三、四渡赤水”、“红色滇川黔边”,以此经历相关的历史事件,让游客从历史的“旁观者”变成为历史的“参与者”,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感受红色魅力的欲望,并切身体会到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3.演绎表演
今后要采用大量现代科技来活化英烈事迹,让扎西会议纪念馆变成为扎西会议博物馆,而且对一些场景进行柔性处理,例如用音乐与舞蹈等手段来艺术性再现出徐策(红三军团六师政委,后任中共川南特委书记、司令员)、余泽鸿(字世恩,别名余心,四川宜宾长宁县人,生于1903年3月,学生出身;1922年参加革命。1924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秘书长,“红大”副校长。中央纵队干部团上干队政委。后任中共川南特委政治部主任兼宣传部长和中共川滇黔边区特委书记、纵队政委;1935年12元15日牺牲于四川宜宾江安县碗厂坡)、戴元怀(八军团民运部部长,后任中共川南特委组织部部长)、曾春鉴(红三军团六师参谋长,后任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参谋长)、张凤光(湖南益阳县人,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副政委)、邓登山(江西省人,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大队长)、陈宏(湖北省沙市人,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参谋长)、刘干臣(红军新编师师长,后任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龙厚生(湖南茶陵县人,国家政治保卫局驻通讯学校特派员,后任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政委)、李青云(江西省莲花县人,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特派员)和中革军委抽调红三军团300余人及国家政治保卫局第五连、一个警卫通讯排、一个运输排、一个卫生班和几名机修工人等400多人组成的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和殷禄才(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云南游击纵队支队长)、陈华久(真名施仲富,江西寻乌人,井冈山时期的老红军,国家政治保卫局二排排长,后任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云南游击支队政委)、董玉清(江西省人,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大队长)等无数革命烈士为革命捐躯的史实,这样就能成功的吸引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接受红色文化教育。
4.文创换新
今后要将红色文化的思想性、教育性与文创产品的艺术性、实用性相融合,以“让文物活起来”的原则进行研发设计,深入发掘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原创力和聚集力,吸引人们主动地去了解党史,亲近党。找准威信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大健康生活养生目的地”三大品牌的“切入点”,把“一桶气(即页岩气清洁能源与现代化工)”、“一棵菜(即扎西山葵产业)”、“一瓶酒(即云曲和云粮液等优质浓酱香型窖酒云南茅台、瓶装优质包谷酒、猕猴桃果酒、桑果酒、刺梨果酒、东魁杨梅果酒、云岭春彝家特色养生滋补酒、羊藿保健酒等)、“一瓶水(即扎西山泉)”、“一袋茶(即昭通德林昌人参茶、杜仲叶茶、乌天麻茶、葛根粉等特医食品”、“一包笋(即食用方竹笋、筇竹笋等山野菜)”、“一块肉(即小块腊肉、速冻土鸡肉)”、“一坛米酒(即罗布簸箕醪糟、彝族小锅米酒)”、“一场戏(即印象扎西)”等打造成威信二十一世纪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拳头商品”、“拳头产品”,把“小商品做成为大产业”,夯实“工业强县、旅游富县”的基础,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以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消费品工业、文化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来支撑未来威信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断提升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5.“红色旅游扶贫+”工程,积极的对接和融入国家“支持川滇黔结合部共同打造赤水河流域合作综合扶贫开发试验区”、中国白酒“金三角”,通过申报建设“长征文化公园(云南威信段)项目,把县域内丰厚的生态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民俗文化、民族中医药文化、岩溶文化、宗教文化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云南扎西—全国知名红色文化旅游名城”,打造“中国威信国家公园”,实现产城景融合融合发展,早日形成威信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和骨架,形成“红色游扎西、养生观斗山(大雪山、万仙山)、科考古溶洞(西南第一洞—林凤天台山溶洞群地质公园、扎西小坝成贵高铁玉京山隧道岩溶洞地质公园-世界奇观等)”,实现与国内主要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彼此相连、相互贯通、相互辉映的全域旅游发展局面;同时,促进页岩气清洁能源与现代化工、现代生物医药、现代食品加工、为文化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威信实现集群发展,实现川滇黔边特色优势资源在威信的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造就新财源,早日实现“红色引领、绿色崛起、生态立县、科教兴县、工业强县、旅游富县”的目标,力争到2035年实现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标排名中等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