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軍创始于鄂豫皖地区,但发展壮大在通南巴地区。红四方面軍的根在鄂豫皖地区。
在建国七十周年前夕,湖北省《红军精神研究会》在2019年9月26日——9月30日组织了这次寻根活动。
参加成员: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北(鄂)、河南(豫)、安徽(皖)三省边界的大别山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江西南部(赣南)、福建西部(闽西)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鄂豫皖地区鼎盛时期建立了26个县的革命政权,人口350万,主力红军发展到4.5万余人。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前身为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1931年10月底,红四方面军即以红四军和新成立的红二十五军开始组建。11月7月在黄安七里坪正式成立红四方面军。方面军总指挥为徐向前,政委为陈昌浩,政治部主任为刘士奇。方面军下辖四军、二十五军。四军军长为徐修改向前(兼),政委为陈昌浩(兼);二十五军军长为旷继勋,政委为王平章。此后,红四方面军又圹充为四军、九军、二十五军共三个军六个师。1932年8月在与敌人发动的第四次“围剿” 斗争中遭到了惨重失败。10月被迫西征转移,12月转移至四川、陕西边界地区,建立了川陕命根据地。
《红军与湖北》截图
红军后代鄂豫皖一行,在河南新县鄂豫皖首府博物馆。
红军后代鄂豫皖一行与湖北红安县上新集镇黄才畈村党支部全体党员。
河南光山县白雀园镇新华乡小状元幼儿园的孩子们与红军后代、红色基因传承人,在白雀园红军烈士红念碑前,共同高晿《歌唱我的祖国》。
安徵霍邱白庙街,在李特将军故居前。李特将军的侄儿徐守松(右二)与四川、甘肃、湖北的三个红色基因传承人合影。
红四方面军四川通江县老红军李新耀、刘照林之女李军及女婿赵树森在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大树下(上)
在白雀园红军烈士纪念碑前(下)
以下是在各地鄂豫皖博物馆、纪念馆听讲、学习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