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常黎夫的冤案彻底平反,恢复工作。先后担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兼秘书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在党中央强调各级领导班子年轻化问题上,他以党的事业为重,主动举能让贤,选任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实际工作岗位上挑起重担,为党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做出了表率。他在退居二线工作后,主持中共陕西党史研究工作。离休以后,仍然埋头书案,笔耕不辍,先后主编了《国民革命在陕西》、《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等几百万字的历史资料,为存史资政、开创陕西文史研究工作新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他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参与了党和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1987年至1997年,中共中央曾三次邀请常黎夫为“特约代表”,享有同正式代表一样的权利,出席了党的第十三次、第十四次、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个光荣的使命,是党给予他70多年革命历史的充分肯定和最好评价。
常黎夫一生清正廉洁,淡泊自律,重事业之兴衰,轻个人之得失,把毕生心血都倾注在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之中。他一贯坚持“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教育身边工作人员和他的子女,遇事都要“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他作风淳朴,崇实黜浮,不尚空谈。他生活简朴,衣不求华,食不厌蔬,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本色。他平易近人,爱民如身,无论在哪个地区、哪个单位,也无论做什么工作,他都能拜群众为师,同群众打成一片,牢记人民,永不忘本。他还有一个清约淳厚、守正不挠的好家风。他的夫人虽是家庭妇女,但他非常珍惜结发情分,居高位而不易糟糠,相濡以沫70个春秋。在他儿孙满堂的家庭里,“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戒奢以俭,勤劳成习。凡到过他家的人,都说在他家里,只有正气,看不到阔气、娇气,确实是个具有革命传统特色的温馨家庭。
常黎夫在重新恢复工作以后,一直挂念着老战友习仲勋。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勤奋地为党和人民工作,难有闲暇在一起深谈。1991年常黎夫和习仲勋一家人在深圳相聚,他作诗一首“莫道相逢晚,念思日已长。春回人增寿,松柏耐风霜。”很好的表达了战友之间那种革命友情。常黎夫勤于笔耕,留下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字。退居二线后,又担任中共陕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主任,为收集、整理、撰写相关党史资料,做了大量工作,习仲勋收到过许多他寄来的党史文献资料。习仲勋对此十分肯定,认为他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黎夫同志常说,我们这些人比起那些长征过来的同志,那些在枪林弹雨中奋斗过来的同志,特别是革命先烈们,我们真是走平路,甚至是走捷径,我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地方,还有什么值得向人炫耀的?他从不计较个人职务的高低、待遇的多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尽心尽力的做好组织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他艰苦朴素,廉洁自律,不吃请,不收礼,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真正做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为后来的同志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常黎夫同志的革命精神值得后世的永远敬仰和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