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四川都江堰2018年5月4日电(李崎)5月3日一早,红军后代、四川苍溪县三堆石红军苏维埃政府旧址守护人苟兴红与83岁高龄的哥哥苟兴礼一道,前来都江堰市长征书院参观,并向创始院长李崎讲述父母和长辈参加红军队伍的故事。
苍溪县中土镇板庙子村三堆石红军苏维埃政府旧址守护人苟兴红今年70岁,在家里排行老三。大哥苟兴礼83岁,二哥苟兴华75岁。他的家里先后有6人在当地参加红军队伍,分别是父亲苟文祥、母亲郑子英、幺爷苟正奎(也叫苟学元)、幺外爷郑伯成(也叫郑舒)、大嬢苟文秀(也叫苟玉兰)、大姑爷韩文成(苟文秀的丈夫)。
据苟兴礼、苟兴红兄弟俩讲,1933年红军来到板庙子村三堆石时,驻地就设在他的爷爷家。那时,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张国焘、徐向前、李先念、倪志亮等都住在三堆石,还在这里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红军游击大队指挥部。爷爷、奶奶将家里仅有的几头肥猪也送给了红军,他们的父亲给红军一道打土豪、征集粮食,母亲为红军官兵做布鞋,支援红军,扩大红军。
“1933年4月22日,赵鲁平等组织发动了三堆石农民武装起义,起义时以军刀辟柱立誓,建立了三堆石苏维埃政府。李先念曾在此组织召开白庙、老观、千佛等地师级以上干部大会”。 苍溪县党史资料和《苍溪县志》上的记载,证实了苟兴礼、苟兴红兄弟俩的说法。
目前,三堆石红军指挥部(红军营部) 旧址位于苍溪县中土乡板庙村一组,七十年代因三兄弟分家,拆掉了中间两间正房。为更好的保护三堆石红军苏维埃遗址,2017年苍溪县将三堆石遗址申报为广元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并由苍溪县住建局进行了必要的修缮,房前建起了红色文化旅游标志性雕塑、红军广场,恢复了部分红军标语。
今年4月清明节期间,都江堰市长征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市长征书院创始院长李崎与付会长、付院长刘勇,常务理事刘龙海等在苍溪县寻访红军遗迹期间,曾专程前去中土乡板庙村三堆石考察遗址保护情况,了解红色旅游开发态势,但没有见到守护人苟兴红三兄弟。
据苟兴礼、苟兴红兄弟俩介绍,他们的父亲、母亲都经历了三次爬雪山、过草地,最后到达了陕北。其父亲苟文祥在陕北一战中身负重伤,西事变后父母一路讨口要饭,返回老家苍溪县三堆石。幺爷苟正奎牺牲在雪山草地一带。红军来到板庙子时,幺外爷郑伯成也是当地地下党负责人之一,在马鞍山教书。红军撤离苍溪时,他随部队渡过嘉陵江,走完了长征,解放后在北京某部委工作。
“命运最凄惨的,要算大嬢苟文秀了”, 苟兴红讲到。1935年5月,大嬢苟文秀随部队挺进岷江流域。在汶川县板桥关战斗中,她不幸受伤,留在当地老百姓家中养伤。伤势好转后,她和几个女红军伤病员拖着沉重的双腿,讨口要饭来到灌县(今都江堰市)。在松茂古道上,她巧遇与好心人——灌县聚源乡檬子树(今泉水村)外出经商卖香签的刘华山。最后,两人相依为命,结婚安家。
2001年-2002年,曾在都江堰市聚源镇政府工作的李崎同志在下乡走访中得知苟文秀当过红军却没有享受红军待遇的情况,及时向当地镇政府做过汇报。随后,李崎又与骑车重走长征路的郫县人张旭强同志来到檬子村看望苟文秀。当天,两位重走长征路者现场为她捐款400元。
2003年,聚源镇镇人大主席刘兴全、付镇长蒋俊秋、镇文化站站长代勇一行驱车前去苍溪县调查走访,核实苟文秀参加红军的情况。当时,随行的还有都江堰报社记者文佳君等。
2004年底,苍溪县失踪70年的苟文秀最终被认定为失散红军,都江堰市聚源镇政府为她修建了安居房,让她安度万年。2007年7月14日,这位失散女红军在聚源镇家中病逝,享年104岁。
当时,苍溪总人口仅28万,有3万余人参加红军。父子齐上阵,兄弟同入伍,一家多人参军成为普遍现象。三川区孙佩兰全家7人参加红军,白庙乡苏维埃主席王廷年先后将4个儿子全部送到红军部队。文昌镇油房村向怀山、严汉珍夫妇俩报名参军,只批准一个,部队走到哪里,他俩就跟到哪里,最后双双入伍。全县出现了一幕幕“母亲送儿当红军,新娘送郎上战场”的动人场面。
苍溪人民的优秀子弟,踏着歌声,奔赴战场。转战苍山,纵横秦巴,血沃桑梓山山垂青史;强渡嘉陵,挥戈长征,抗击贼寇处处埋忠骨。至新中国成立时,幸存者不足六分之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