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规划至上,以红色吸引人,以蓝色聚集人,以绿色留住人,围绕“红色育人、农旅养生、文旅养心、医旅养老、旅游富民、体育锻炼、休闲避暑、观光度假”的项目定位,突出打造出一条“春赏花、夏品果、秋怡情、冬康养”的四季生态旅游观光度假精品旅游线路,实施“山水结合、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全民兴旅、国际品牌”五大发展战略,把新田村作为一个旅游景区来规划和开发建设运营;因此,绘制出了《新田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图》,完成了《新田村建设红色文化与农耕文化活动体验区4A级旅游景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今后村委会班子将一届接着一届地干,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道工序”来做,统一谋划和推进,“一道工序”解决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问题和区域联动发展问题,按照“红色引领、农旅融合、旅为龙头、农为基础、交通先行、党建保障”工作思路,抓实抓好就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厕所革命”、产业培育、招商引资、建立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等重点工作。
1.在深入学懂弄通做实中央一号文件上下功夫,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积极的争取上级支持把新田村纳入“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建设村,增强“输血”和“造血”功能,在交通、扶贫、旅游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构建通达乡村旅游景区的道路网络,促进把全县美丽乡村串线成线;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
2.围绕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充分的发挥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结合土地流转,丰富文化内涵,引入社会资本,大力培育新主体,引进国内外大企业,扶持本土休闲农业“小巨人”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实村级资产管理集体企业,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打造出新田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打造出乡村旅游健康养生养老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村,实现“全村景区化”;这样,对农业来说,乡村旅游可以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动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提高农业附加值,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对于农村来说,乡村旅游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对于农民来说,通过盘活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民俗表演、开发旅游商品、经营民宿和农家乐等,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致富渠道,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不断地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带来心理上满足。乡村旅游既是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也是促进乡风文明复兴的有效途径。农民致富,乡村振兴,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农村应该达到的目标只有乡村经济和乡村文化共同发展,才能够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在新田村实行“旅游+”,具有“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优势。
一是以乡村旅游为主体的现代乡村服务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围绕实现新田村“全村景区化”发展目标,在国家和省市县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加快对“殷禄才同志故居”、“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红军云南游击支队司令部(大本营)-回龙寺”、“古栈道”、“和尚司战斗遗址”、“断颈山、陈林口战斗遗址”、“屯田养兵抗日遗址”、“老鹰洞红军游击队员隐蔽处”等数十处革命遗址遗迹文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还原”历史原貌;建成上联郭家与新田村交界处的“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红军云南游击支队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广场”,下接旧城“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红山顶战斗遗址暨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广场”的一条“红色滇川黔边”、“赤色乌蒙”、“残阳如血”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让革命遗址、遗迹文物“活”起来。在大力保护中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好革命遗址遗迹文物,传承红色基因,促进革命老区的开发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
围绕轮作、土地高效利用,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推进林种结构调整优化,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打造品牌,管护好已建成投产的2000亩“半边红”名优李子水果,配套新建新型水果蔬菜气调保鲜库,力争从2019年仅李子一项亩产值稳定在3000元以上,再在林下种植洋芋、黑花生、红薯、藠头、半夏、黄豆、黑豆、大蒜等矮杆经济作物2000亩,以及林下养殖土鸡、鸭、鹅、土蜂蜜等。鼓励支持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种植具有本土特色优势的罐罐梨、柑橘、柚子、香桃、冬桃、枣子、甜苦竹、甜脆柿的经济林果2000亩,发展“稻田养鱼(青蛙)”60亩;同时,还要抓好老厂竹海至库区3公里水上游和千人垂钓游、干滩子成片状娑罗树峡谷风光、僰人悬棺、现代中医药体验与养生养老大健康产业园区等重点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早日建成新田村10公里红色文化与农耕文化活动体验区4A级旅游景区,直接辐射新田村9个村民小组,直接受益农户400户以上、受益村民2000人以上。到2020年全村实现人均拥有一亩高产高效经济林果、一亩“两高一优”经济作物、全村百分之六十的农村劳动力从事乡村旅游业;预计到2020年“全村实现景区化”后全村可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左右,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发展,“一村一品”、“几村一业”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旅游让广大农民群众从脱贫走向富裕,坚定了乡村振兴的基础,全村农业经济迈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是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文明振兴,乡村旅游是保护、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手段,是促进乡村文明复兴的主要途径。一方面,乡村旅游开发以“活化”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传统的乡村文化,使竹编、端公、蜡染、刺绣、纳鞋垫、做布鞋、编草鞋、菜包茶等哪些频临消失的民间技艺被挖掘出来,通过“活化”的展示,转化为最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既产生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传承和复兴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发展乡村旅游提高了农民对自身和乡村文化的自信心,让乡村更具有个性和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就是通过对景区的开发、文化展示、主题体验等形式,倡导全民参与,让新田村的历史、文化、风俗、乡村空间乃至农家生活等都变成了旅游吸引物,乡村的居民变成为“东道主”,乡村百姓在自己的家里直接成为旅游经营者,直接在发展旅游业中受益,将获得感、自豪感、幸福感集于一身。同时,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增长见识,丰富知识,增强自豪感,提高获得感,满足追求高品质美好生活的需要。
未来,新田村将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围绕建设现代农业,走好发展乡村旅游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出“山水新田、红色故里、养生长廊、健康福地、旅游胜地”品牌,将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搭建起一座沟通历史、感受未来的文明之桥,推动旅游文化、休闲农业、绿色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和体育产业、体育旅游等的融合发展,重走红色之旅,体验农耕文化,观赏自然奇观,领悟历史文化,共享绿色家园,品尝美酒美食,享受田园风光,感受现代化农业农村的强大魅力,增强威信人文历史的影响力。使新田村4000多名红色故里人民早日同全县全省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