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王培杰:我们永远的楷模——深切缅怀直隶省立第七师范校友刘汉生同志(组图)
2018-01-22 17:42:44
作者: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王培杰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附: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位置占地面积】 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以下简称“七师纪念馆”),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大名,坐落于大名县京府大街43号邯郸学院大名分院院内(原河北大名师范),基地坐标:东经114.5°,北纬36°,建筑占地面积4221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6万平方米。

    【建馆及形成背景】 纪念馆始建于1983年10月,1983年(六十周年校庆)由平杰三、裴志耕、成润等十二名老校友倡议建立七师纪念馆,9月,原直隶省立第七师范首任校长革命教育家谢台臣纪念碑迁移到学校院内,10月落成纪念碑亭。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顾委副主任宋任穷等同志题词17处。1993年10月(七十周年校庆)丰富校史陈列室并树立谢台臣校长塑像。2003年10月(八十周年校庆)进一步丰富校史资料。2011年经省市批准重建新馆,2013年10月九十周年校庆重新开馆,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佩云题写馆名。

    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现为邯郸学院大名分院)创建于1923年,到1937年毁于日寇战火,共招收18个班次,915名学生。1926年建立中共党团组织,1927年大革命期间加入中国共党组织的师生就有42人。1929年师生中党团员和反帝大同盟等进步组织成员达200余人,占当时全校人数的三分之二。这些进步师生深入直南、豫北、鲁西广袤地区30余县开展了革命活动,点燃火种,形成燎原之势,为这一带党组织的建立和党员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学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中有王从吾、平杰三、刘汉生、郭献瑞等40多人成为省部级以上高级干部;有裴志耕、铁瑛、李大磊等5人成为解放军高级将领;有栗汇川、司枕亚、廉之真、韩友真等100余人成为司局级干部;有解蕴山、张衡宇、李尊荣、李大山等40多位革命烈士,还有赵纪彬、田辛甫、丰村、刘艺亭等30多人成为著名专家、学者、教授等。学校创始人谢台臣是中共早期优秀党员,被誉为革命教育家,他提出“以作为学”教育主张和“为革命培养人才”的办学方针,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独辟蹊径,成绩卓著。1945年5月,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宋任穷等军政领导亲临七师,看了谢台臣纪念碑,听了七师革命史汇报,称:谢台臣是革命教育家,七师是一个革命学校。

    【现状及布展】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隶属邯郸学院大名分院,为学校的一个中层正科级机构。自1983年建馆以来,一直免费开放,共计接待观众近60万人次。纪念馆以学校90年的办学历程,特别是“七师”时期的光辉历史为素材,用记实的手法,通过照片、文字,文物、实物展示历史,并辅以景观、油画、雕塑和影视片。全馆分七个展厅,即:序厅,第一厅 七师创办 实施教育革新,第二厅 七师建党 播散革命火种,第三厅 七师烈火 燃遍校园内外,第四厅 七师学潮 与反动当局斗争,第五厅 七师南迁 投身抗日战场,第六厅 七师重建  革命精神永存。整个展览展现了先辈们艰苦创业、革新教育、寻求真理拯民救国的崇高革命理想和不朽业绩,讴歌了七师师生传播马列主义、培养党的干部,为直鲁豫一带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以及为抗日武装和根据地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赞扬了大名师范(大名分院)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师生为实现祖国现代化做出的重大贡献。七师纪念馆,主要有修建中七师校门一座,1937年树立的谢台臣汉白玉纪念碑一栋、谢台臣汉白玉全身雕像一尊,馆内藏有领导题词、历史文件、历史档案、校刊资料、文件汇编、课本图书、各种文稿、师生办公、教学、生活用品等历史文物、实物350件,以及谢台臣校长用过的笔筒、砚台、印章、座钟等实物18件。

    【人员管理】 七师纪念馆,隶属邯郸学院大名分院,为学校中层机构,纪念馆管理处有兼职管理人员8名,其中高级政工师3名,高级讲师3名,助理讲师2名,其中研究生历史专业1名,本科政教3名,本科中文3名,本科艺术1名,其余18名讲解员为在校大学生。

    【荣誉及社会效益】

    七师纪念馆,2001年4月,中共邯郸市委、邯郸市人民政府命名“七师纪念馆”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被中共河北省委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被命名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2014年,被命名为省级党史教育基地。2016年获得“省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邯郸市科学普示范基地”,大名县青年干部党性教育培训基地等称号。
    七师纪念馆处在大名县城北关,周边有五礼记碑、狄仁杰祠堂碑、马文操神道碑、朱熹写经碑、万堤古墓群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遗址,近年来接待60万人次入馆参观。
    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党史教育提供了便利的场所和条件,为新形势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生动教材。每年的“清明”、“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广大的青年学生、党团员、机关干部、解放军官兵、基层民兵、离退休老同志及社会各界都前来参观,每年寒暑假还接待几十个班次的毕业校友联谊活动和大批的旅游群众。七师纪念馆在省市领导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成为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成为党史、教育史研究教育基地,成为对外宣传交流的重要窗口。

    【重大事件】

    七师作为直南革命策源地,七师众多学子和老师们一直视七师为革命圣地。学子们经历了战争烽火和新中国的诞生,在社会的各条战线上为祖国作出卓越的贡献,而他们更加怀念在大名七师的学习和革命活动,他们纷纷来到母校,以示怀念。特别近年来,参观来访者有共和国的部长,大军区司令、政委,担任过省委书记、省长、厅长、局长的各级领导,还有文化艺术界名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生产标兵等。

    校友回访:

    1959年11月,七师原教务主任,时任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山东大学校长晁哲甫回访母校。
    1981年,中纪委原书记、中顾委委员王从吾(原七师七班学生)回访母校。
    1983年10月20日,北京市原副市长郭献瑞(原七师十班学生)回访母校。
    1992年5月29日,原中纪委副书记老校友王从吾,原水电部副部长老校友刘汉生,在原河北省副省长王东宁,原邯郸地委书记、省顾委副主任吕剑飞,邯郸地委党史办主任呼中汉,地委委员、大名县委书记王光龙陪同下,回访母校。
    1993年9月28日,浙江省原省委书记铁瑛(原七师八十六班学生)在河北省顾问委员会主任杨泽江等同志陪同下,回访母校。1994年6月17日,老校友王从吾、刘汉生回访母校,大名县委书记赵明信,大名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冯洪波等同志陪同。
    1996年6月8日,中顾委委员平杰三(原七师二班学生)、电力部原副部长刘汉生回访母校。王从吾因身体欠佳,留在濮阳宾馆,未能回到母校。濮阳党史办主任孙献岭,邯郸市党史办副编审呼中汉、大名县委副书记冯九成、副县长沙岐峰等陪同。
    2003年10月22日,刘汉生老校友、河北省顾委主任杨泽江回母校参加建校80周年校庆活动。
    2005年10月17日,湖南省原副省长、省顾委常委刘亚南回访母校。

    领导关怀:

    1956年6月,时任河北省委书记兼省长的林铁同志,委托保定的著名书法家张步舟先生书写学校校名:“河北大名师范学校”。
    1983年6月10日,老校友平杰三、裴志耕、成润等12人联名给中共河北省委写信,希望举行建校60周年纪念活动,以发扬七师优良作风、继承革命传统。
    1983年10月,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徐纯新来校指导工作,并参加七师建校60周年活动。在庆祝大会上做了《祝贺与希望》的重要讲话。
    1988年邯郸地区行署专员郭洪岐同志来校视察,称赞:大名师范一派正气,朝气蓬勃,形式喜人。
    1993年3月8日,在北京的老校友王从吾、刘汉三、平杰三、裴志耕、刘镜西开座谈会,并给学校领导写信,谈“七师纪念馆”扩展和70年校庆问题。   1993年7月1日,老校友王从吾、平杰三、裴志耕、刘汉生、联名给时任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写信,提出庆祝建校70周年问题。时任省长叶连松,常务副省长陈立友作出了批示。
    2008年10月18日,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国际电台台长王庚年,在省市县领导的陪同下,前来我校视察。周部长、王台长一行参观了学校校史展室,瞻仰了谢校长雕像和谢台臣先生纪念碑。
    2010年3月12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小组下属成员单位:宣传部、财政局、发改委、党史办、建设局、地震局、教育局等领导、专家来校考察新建“七师纪念馆”事宜。
    10月20日,原北京军区司令李来柱上将来校视察工作。
    2015年2月3日,时任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艾文礼莅临七师范纪念馆指导工作。时任中共邯郸市委宣传部部长、农工委书记范国珍、市宣传部等领导陪同参观。首先听了纪念馆的爱国主义基地工作汇报。然后观看了《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历史资料片,并参观了第七师范纪念馆,学习了七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七师求学时期的光辉岁月和在革命斗争时期的峥嵘岁月。在整个参观过程中,艾部长仔细观看每一副图片,不时问起先辈的革命奋斗故事细节,赞颂七师先辈们的求学和为民族国家奋斗的精神。
    3月31日,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副主任宋太平一行到七师纪念馆调研,中共大名县委书记房延生等领导陪同参观。
    5月26日,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李秀梅、省档案局刘志方一行到七师范纪念馆视察指导。
    6月29日上午十时,邯郸市副市长侯华梅、邯郸市政府副秘书长丁向平、邯郸市教育局副局长张长春、大名县副县长张书明等领导一行20余人莅临我校参观调研指导。
    2016年7月7日,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到邯郸学院大名分院实地调研,听取学校工作汇报。在参观七师纪念馆后,高书记说:学校的光辉历史和功绩值得骄傲,希望广大师生珍惜历史,放眼未来,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工作创新、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升等方面多想多做,实干快干,做出新业绩,再创新辉煌!
    2017年6月7日下午,市政府副市长杜树杰,市政府副秘书长丁向平,市教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副局长赵小丁来我院调研指导工作。
    7月19日下午,邯郸市副市长张跃峰一行在大名县委书记房延生陪同下来邯郸学院大名分院视察指导工作。
    8月23日,省委宣传部宣传处长张清会一行,来校视察指导工作。
    12月1日,邯郸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伟到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调研工作。

    纪念及学术活动:

    1985年,《人民日报》发表老校友裴志耕等四位同志《忆革命教育家谢台臣同志》的文章。
    1988年4月6日,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在省委“快报”上报道了我校“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新格局”的做法。省委副书记李文珊同志批示:“建议宣传部会同省教委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大名师范的经验,看有没有必要在全省推广”。省委宣传部部长刘荣惠同志批示:“建议省教委和宣传处各去一位同志落实文珊同志的批示。”
    1991年7月13日,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直南一个革命策源地——大名七师》一书首发式,在中央统战部举行。在京的老校友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人民日报》记者出席了仪式。
    1993年1月3日,由老校友王从吾、平杰三、刘汉生、裴志耕、刘镜西、白映秋合写的《缅怀革命教育家谢台臣同志》的纪念文章在《人民日报》第五版刊登。
    9月,七师首任校长谢台臣校长汉白玉雕像在校园中心广场落成。
    10月,《大名师范人物》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10月22—24日,学校隆重举行建校七十周年纪念活动。邯郸市委副书记吴光田、副市长李光震、市政府副秘书长郑玉生、团市委书记胡永海、市教委主任耿福生、副主任白庭宪、李吉先、省教委师教处副处长李之言及市民政局、党史研究室、邯郸军分区的领导参加纪念活动。原邯郸地委书记逄志明同志专程赶来参加纪念活动。“七师”老校友:刘艺亭、孙祥林、司忱亚、韩友真、张力更、栗汇川、周凤亭专程从祖国各地赶回母校参加校庆纪念活动。老校友平杰三、李率真、李一帆、高秀山、唐晓、张协瑞、陈蕴贤等发来贺电。
    2003年9月,纪念建校80周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光辉八十年》、《革命教育家谢台臣》两本书付梓印刷发行。
    10月30日,庆祝建校80周年纪念活动。上午10时庆祝大会开始。大会由市教育局局长耿福生主持。参加庆祝大会的老校友有:原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刘汉生,原河北省顾问委员会主任杨泽江,原粮食部局长司枕亚及老校友王兴云等。市县领导有:黄月芳、辛宝山,杨仲信、贾红军等。全体师生员工及校友代表,兄弟单位代表共计2100多人参加了大会。国家和中央新闻媒体《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记者及邯郸各媒体记者参加了大会。
    2005年9月27日,中央电视台10频道《人物》栏目记者项波和摄制组一行5人,到学校及大名拍摄人物片《谢台臣》。
    2008年12月28日,学校在邯郸大酒店普阳渔港大厅,举行“邯郸学院大名分院谋发展,上台阶研讨会”, 副校长李建中主持。参加此次大会的校友是:各县区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市直、市三区、邯郸县、大名县等县的正科级以上干部共计160余人。市委副书记杨慧发来贺信,市人大副主任张金山、黄月芳,市政协副主席杨仲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史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冯洪波,邯郸学院党委书记王韩锁,院长杨金庭,市教育局局长赵浩军等领导应邀参加大会。首先胡振科校长向各位校友汇报了学校近三年来的工作情况,然后是校友代表发言,最后是杨金庭院长,市人大张金山主任讲话。
    2011年6月24日,上午10点,在学校艺体馆召开庆祝建党90周年暨学校党组织成立85周年纪念大会。参加大会的有邯郸学院王韩锁书记、吴长增副院长、市教育局高师处、市委组织部干部五处、邯郸市电视台、大名县四套班子成员及兄弟学校的同志。胡振科校长首先致辞,然后进行了文艺演出,学校职工和学生合唱了《长征组歌》气势宏大,反映很好。在6月28日,学校以《长征组歌》为表演节目参加了大名县委在学校艺体馆召开“庆建党90周年红歌歌咏比赛”。
    2013年5月,《大名师范志》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发行。
    2015年3月27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成员胡木英、石小庆、王春江、王幕周来七师纪念馆商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太行红色基地祭拜活动方案。
    6月19日,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太行红色基地祭拜活动,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延安儿女联谊会成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宜,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开国中将王紫峰将军的女儿王冀生,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原副司令员李茂之的女儿李莉莉,原中共中央军委政治保卫局(俗称“中央特科”)元老陈昌之子陈龙狮,原东北抗日联军司令杨靖宇将军的孙子马继民,“延安五老”精神思想研究会秘书长吴润泽,七师老校友原中监委第一副书记王从吾之孙王春江,红色青年联谊会理事长、原北京市人大副主任张杰之孙张浩,河南省濮阳市、内黄县党史办的领导,邯郸学院、邯郸市教育局、大名县委四套班子领导及大名县直有关部门和学校部分学生家长和邯郸学院大名分院师生1200余人,在七师范纪念馆和学术报告厅举行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系列文艺活动。中红网、大名纵横网站、大名县电视台对该活动进行了报道。
    6月30日,河南省中共内黄县委办公室、内黄青年志愿者团队一行30人来馆进行入党宣誓仪式。
    9月2日,1925年入学的七师老校友刘汉生作为抗战老兵代表,第一个接受习近平总书记颁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2日晚学校组织干部职工收看收听颁发纪念章仪式实况,9月3日,大名分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于振祥为刘老发去贺信,9月23—25日,七师纪念馆走访慰问七师老校汉生、杨泽江二老。
    10月17日,中国红色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成员国防大学政治部原主任、周恩来总理侄子周尔均少将,周恩来总理侄媳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邓在军,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徐根初中将,军事科学院原政委冯永生中将,中国红色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江南,延安精神研究会成员王春江,中红网记者陈龙狮,中国红色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财务部副主任谢秀兰,一行10余人来七师纪念馆交流考察。
    2016年4月7日下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研究三部项目部副主任付前瑞一行在大名县教育局局长申益民等陪同下,来到大名分院调研指导工作,对纪念馆校史工作给以高度评价。
    6月30日,大名县委办公室、大名青年志愿者团队一行30人来馆进行入党宣誓仪式。
    12月19日,举行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曁“走长征路•凝聚中华魂”主题报告会和爱国主义签名活动,七师纪念馆和大名县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慈孝家风颂”演讲朗诵活动暨“重走长征路•凝聚中华魂”主题报告会,中华魂网、中红网站、大名电视台对该活动进行了报道。
    2017年在宣传落实十九大精神活动中,各机关干部纷纷前来入馆参观学习进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重要人物】

    谢台臣(1884—1936),名丕阁,字台岑,台尘,直隶省(今河南省)濮阳县鹿斗村人。1902年应科举,中秀才。1905年考入直隶省保定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接受系统的本科教育,毕业后在大名省立第十一中学、保定直隶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天津同文书院等地任教。1921年当选为直隶省参议员。1923年7月,受直隶省教育厅派遣,到大名创办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并被委任为首任校长,并兼任历史教员。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全力配合党组织开展活动,为革命做出了很大贡献。此后,自觉把学校作为培养革命人才的阵地,废除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审定的教科书,亲自拟定教育大纲,聘请中共党员王冶秋等讲授马列主义课程,选用李大钊、鲁迅及高尔基的作品为国文教材。还鼓励和带领师生参加革命活动,为革命事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1930年4月,中共直南特委提出以第七师范为核心,组织武装暴动。他从实际出发,提出并坚持正确意见,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帽子,开除党籍。后仍坚持为党工作,于1936年逝世,终年53岁次年。第七师范广大师生为其建立了“谢台臣纪念碑”。1979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党籍。直隶省立第七师范被誉为直南革命策源地,谢台臣被誉为革命教育家。

    晁哲甫(1894—1970),直隶省(今河南省)清丰县六塔集村人。1910年考入大名直隶省立第十一中学,1919年升入直隶高等师范,接受系统的本科教育。毕业后,先后到直隶省的一些学校或教育机构任职。晁哲甫(1894--1970),教育家,革命家。河南省清丰县(原属河北省)六塔集人。他在中学时代,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就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1910年考入大名直隶省立第十一中学,1919年考入保定直隶省高等师范学校,接受系统的本科教育。毕业后,先后到直隶省的一些学校或教育机构任职。1923年应聘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教务主任,1927年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历任清南边东中心县委书记、直南特委统战部长、冀鲁豫边区行署主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长、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平原省人民政府省主席、山东省常委、副省长、党组副书记兼山东大学校长。党的七大、八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

    王振华(1899---1971)原名王文麟,字振华,河南南乐人。12岁考入直隶省大名府中学堂(后改为河北省立第十一中学)。15岁中学毕业后,回家度过了3年半耕半读的自学生活,1918年考入保定高等师范学校博物部学习生物。1923年任直隶省立第七师范训育主任。1927年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任河北省立大名师范校长。1937年与朱瑞到晋东南创办华北军政干部学校任副校长。历任太行联合中学校长、华北大学教务长、平原省教育厅长、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中国自然博物馆馆长等职。

    冯品毅(1900-1930),河北大名人。1918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是李大钊“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组织发起人之一。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中共豫陕区委委员、开封团市委负责人。1926年到直隶七师任英语教师,是七师党组织创始人。1927年先后在上海、江西、北京、正定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0年赴京途中牺牲。

    早期党员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全国一片白色恐怖统治。大名七师师生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当时党员人数由五万人锐减为一万人,大名七师一个学校党员就占有42名,这也奠定了她直南革命策源地的基础,在直南广大区域撒播了革命火种。党员名单如下:

    大名七师为党培养了一批优秀干部

    在建国前14年的历史中,大名七师党组织注重党的建设,扩大队伍,积极工作,为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局限于篇幅,这里兹列举部分如下(厅局级以上):

    王从吾: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书记,中央委员;
    铁  瑛:浙江省委原第一书记,中央委员;
    平杰三:中央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四届全国政协秘书长,中顾委委员;
    王维纲: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党的七大、八大代表;
    刘汉生:国家电力工业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兼纪委书记,中纪委委员;
    贾星五:北京市委原常委,北京市委、市革委会副秘书长;
    郭献瑞:国家商业部原副部长;北京市原副市长,北京市老龄委主任;
    侯振亚:福建省委原书记处书记,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林  晓:河南省人大原副主任、代主任;
    李福祥:河南省委原常委,省政法领导小组组长,省检察院检察长;
    刘亚男:湖南省原副省长;
    刘洪涛:河北省委原常委,统战部长,河北省政协副主席;
    康健生:陕西省政府原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刘大风:广东省监委原副书记;
    成  润:水利部规划设计院原副院长,享受副部级待遇;
    刘镜西:北京市高等教育局原局长,党委书记,享受副部级待遇;
    白映秋:中央党校原三部主任;
    李介夫:上海铁路局原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
    张芥士:国家建设部机械管理局原局长;
    赵秉谦:国家内务部原党组成员,内务部机关党委书记;
    韩友真:国家建筑工程总局原教育局长;
    廉之真:林业部教育司原司长;
    司枕亚:内务部农村福利司原副司长,国家粮食部原副局长;
    唐醒民:国务院宗教局原党委书记,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
    李率真: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原副行长;
    杨  节:山东省委农村工作部原部长;
    栗汇川:湖南省卫生厅原厅长;
    孙汉章:贵州省安顺地委原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省政协副主席;
    王  明: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原局长,党委书记;
    张冀先:  天津市商品检验局原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陈蕴贤:河南省公安厅原厅长;
    赵洪彬  河北省政府原副秘书长;
    贾  平: 河北省教育局原副局长;
    王之光: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副局长;
    张力更:湖南省文联原党组书记,副主席,享受副省级待遇;
    陈  光:河北省总工会原副主席;
    陈桐源:滇黔桂石油会战指挥部原副指挥长,党委副书记;
    赵多闻:天津市卫生局原局长,党委书记;
    王绪颜:三机部(航空工业部)628所原党委书记;
    王  丁:中央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原专员;
    吕鸿安:抚顺市委原副书记,市政协副主席;
    骆斐然: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四研究所原党委书记;
    赵震寰:四川省司法厅原副厅长,党组副书记;
    刘艺亭:河北省文联原副主席,党组书记;
    梁毅民:邯郸地委原副书记;
    王镜如:中国历史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员;
    梁兴让:天津市房管局原局长,
    周培尧:黑龙江省电业局原局长。

    大名七师培养的优秀军事指挥人员

    大名七师不是军事院校,但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战争教育了他们,他们又在战争中学会了战争,并赢得了战争,这也使他们能够成为驾驭战争的高级指挥员,并且陆、海、空三军齐全。这里,兹列举几例(师职以上):

    裴志耕: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五军原政治委员、党委书记;福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副书记;空军学院副政治委员、党委副书记;1955年授少将军衔;正兵团级待遇;
    张西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省军区原参谋长;中南军区防空军司令员;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授少将军衔;
    李大磊: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防空司令部原副参谋长;华东军区指挥所主任;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古代兵法研究室主任,1955年授大校军衔,1964年授少将军衔;
    赵北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海军第一舰队原司令员;海军青岛基地参谋长;海军北海舰队参谋长;海军旅顺基地副司令员,1955年授大校军衔,1964年授少将军衔;
    铁  瑛: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军事法院原院长;舟嵊要塞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浙江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64年授少将军衔;
    王维纲: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原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十军政治委员、川南军区政治委员;后转地方工作;
    裴味农: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后勤部运输部原副部长兼交通学校校长;第一汽车拖拉机管理学校校长;总后运输部副部长;
    冯  征: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报》原副总编辑;总参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61年授大校军衔;
    罗斐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炮兵第七师原政治委员,1955年授大校军衔;后转地方工作;
    张宝钿: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工程兵原副参谋长、参谋长,正军级待遇;
    张国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原副政治委员,正军级待遇;
    朱  光: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1军原副参谋长;山西军区忻县军分区司令员;

    1955年授上校军衔,副军级待遇;

    赵庆森: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军马卫生研究所原副所长,正师级待遇。大名七师为党培养了一批高校优秀教育管理人才
    就大名七师的办学宗旨而言,主要是培养小学教师,这和当时直南地区的教育情况是相适应的。然而,十几年之后,在大名七师的毕业生中竟出现了一批大学校长,这可能是当时的人们所始料不及的。这里,兹列举几例(厅局级以上):赵纪彬:开封师范学院原院长
    李亚光:河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党委书记;
    高秀山:北京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兼监委书记;
    唐晓声:上海同济大学原副校长;
    孙祥林:安徽大学原副校长;
    崔子仪:重庆工业学院原副院长; 
    曾则西:内蒙古工学院原副院长;
    王永新:遵义医学院原党委书记;
    王彬轩: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原党委书记。

    大名七师为党培养了一批其他多用途人才

    在大名七师的毕业生中,从事教育的占一定比例。同时,也有一些人改做了其他工作,有自己的特点。这里,兹列举几例:

    朱  光: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朝鲜大使馆原武官;
    李一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罗马尼亚、突尼斯大使馆原临时代办;
    田辛甫:著名画家;
    刘艺亭:著名作家;
    丰  村:著名作家。

    大名七师部分教师后来情况

    在谢台臣先生十几年的办学实践中,十分重视教师的聘任工作,尤其是聘请一些进步教师到校任教,这对贯彻以作为学的教育思想和宣传革命真理起到了关键作用。许多年后,这些教师有部分也走上了领导岗位。这里,兹列举几例:况:
    晁哲甫:平原省原省长,山东省副省长兼山东大学校长。
    王振华:国家自然博物馆原馆长。
    李梦龄:吉林省委原书记,吉林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张  苏:  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顾委委员。
    张友渔:  北京市委原副书记,中国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新闻学家。
    王冶秋:国家文物局原局长。
    高镇五: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教育厅厅长。
    原政庭:  陕西省人大原副主任;
    高绍亭:察哈尔省工业厅原厅长;
    王颂咸:四川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刘润秋: 《人民教育》杂志社联通室原主任;
    千家驹:著名经济学家。

    大名七师烈士名录

    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没有多少人会想起他们了。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一切都显得那么遥远而又模糊。但是,我们还是要说,不要忘了他们,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他们为了我们的今天,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当中,有的被历史记录下来了,有的碑榜无名,生前默默,死后凄凄,只有一抔黄土伴永远了,可能还有一些迷离的衰草。但是,母校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事迹将永远写在直南革命的历史上,永远是那么鲜活而又年轻,并成为今天的人们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动力。请记住这些人吧,他们是:

    张衡宇:晋东南第六专署原秘书主任,1942年在太行根据地突围作战时牺牲,时年34岁;
    谢蕴山:直南一专署原专员,1943年在魏县反扫荡战斗中牺牲,时年38岁;
    王伟民:冀鲁豫第二军分区原政治部主任,1940年在对日作战中牺牲,时年22岁;
    任继宗:冀南抗日邮政总局原副局长,1942年在日寇大扫荡中牺牲,时年26岁;
    张恩桐:东明县委原书记兼八路军濮阳办事处东明分处主任,1941年在日寇扫荡中牺牲,时年28岁;
    任乐亭:永年县游击大队原大队长,1940年在反扫荡战斗中牺牲,时年24岁;
    刘同方: 漳河县原县长,1943年在对敌作战中牺牲,时年32岁;
    司景周:八路军前方后勤部二科原科长,1940年在辽县十家岭反扫荡战斗中牺牲,时年28岁;
    杨三朝:磁、武、邯区干队原队长,1940年在对敌作战中牺牲,时年30岁;
    门九敬:肥乡县委原副书记,1939在对敌作战中牺牲,时年21岁;
    王涌波:息烽县委原书记,1950年在剿匪战斗中牺牲,时年34岁;
    刘法尧:卫河县原县长,1943年在对敌作战中牺牲,时年27岁;
    李素若:大名特支原书记,1938年被直南特委认为是托派而遇害,时年33岁,后平反;
    李大山:华北教联组织部原部长,1938年因肺病病逝于漯河医院,时年29岁;
    吴益普:南宫县委战委会原秘书,1941年因肺病病逝,时年32岁。
    陈镜三:大名县原副县长,1942年在工作中牺牲,时年32岁;
    李尊荣:直南特委原秘书长,1933年2月为执行党的任务,舍身跳车被轧死,时年24岁;
    马天胜:卫河县委原书记,1941年在对敌作战中牺牲,时年24岁;
    李青阳:大名团县委原组织委员,1939年因怀疑是托派,被轻率处死,时年30岁,后平反;
    高焕廷:南和中心县委原书记,1932年牺牲于北京草岚子监狱,时年28岁;于绍孟:滨河县四区原副区长,1943年遇害,时年35岁;
    姜世泰:临城县财务科原科长,1947年南下时牺牲,其他不详;
    李锡瑞:巨鹿县委原组织部长,后牺牲。其他不详;
    李镜明:冀南边区文化救国总会原编辑,1944年病逝,时年34岁;
    苏东曦:东明县城关小学原校长,从事地下工作,解放战争时期遇害,其他不详;
    贾  栋:成安县南区战委会原主任,1939年由于叛徒出卖遇害,时年27岁;
    牛尽善:广宗县一区原区长,1942年被敌杀害,时年31岁;
    于  堉: 129师一旅一团三营原教导员,1946年被土匪活埋,时年33岁;
    王一夫:冀南区党委原委员、组织部干部科长,1942年牺牲,时年34岁;
    郭维栋:冀南行署电报局原总务科长,后牺牲,其他不详;
    王鸿猷:冀鲁豫大众剧社创始人之一,1942年在日寇大扫荡中牺牲,时年30岁;
    杨文华:磁县师范青年团原负责人,1930年牺牲于江西北部反围剿战斗中,其他不详;
    穆文平:东明县城关区原副区长,1947年牺牲,其他不详。
    杜华峰:冀南文化救国会原干事,1944年牺牲,其他不详。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何必会:义乌百岁细菌战受害幸存者金祖惠:等待(组图)
·下一篇:陈龙狮:红军西路军研究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隆重举行(组图)
·红小鬼: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组图)
·特稿: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竹枝强:芦山以红色文化自觉激发红色文化自信
特稿:芦山以红色文化自觉激发红色文化自信
陈龙狮:红军西路军研究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隆重
特稿:红军西路军研究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隆重举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记2018.1.11育英
王培杰:我们永远的楷模——深切缅怀直隶省立第七师
特稿:我们永远的楷模——深切缅怀直隶省立第七师范
义乌百岁细菌战受害幸存者金祖惠:等待(组图)
何必会:义乌百岁细菌战受害幸存者金祖惠:等待(组
特稿:义乌百岁细菌战受害幸存者金祖惠:等待(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