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知青院被称为“梁家河知青旧址”,于2014年6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还有知青院外的“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习近平在梁家河大办沼气的情况。当年习近平曾自费前往四川绵阳地区,实地考察沼气池建造技术。回到梁家河后,习近平带人苦干巧干,建成了梁家河的第一口沼气池。但沼气池在试用时却不见沼气出来,后来发现是导气管堵塞了,习近平就用小棍子去捅,堵塞物被捅开后,沼气呼地一下就冒了出来,习近平被喷了个满脸粪水。梁家河先后建造了22口沼气池,到1975年家家户户用上了沼气,基本上解决了社员们的做饭和照明难题,梁家河因此成为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村。1975年8月,陕西省有关部门在梁家河召开沼气利用推广现场经验交流会,习近平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如今,在全省第一口沼气池近旁的窑洞外墙上,仍然保留着当年那幅5个青年农民规划建造沼气的宣传画,画像两侧是红色的八个大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现场教学只有半天时间,我们的梁家河之行只能是走马观花,但无论是参观村史馆、知青院、沼气池,还是聆听老师的动情讲解,我无时无刻不受到教育和启迪。40多年前,一群来自首都北京知青的插队生活,在梁家河留下了永久的记忆。如今的梁家河,在建成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镇化的新农村的同时,正围绕知青文化体验、生活体验和劳动体验主题,做好乡村文化旅游大文章。今天的梁家河,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这里铭记着一段北京知青的青春岁月,这里成为党的总书记服务人民、践行宗旨的初心萌发之地,这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标本和缩影。
习近平同志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我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永远不会忘记老区人民。”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梁家河情结,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习近平,才会在1987年筹资8万多元,为梁家河村通了电,让全村百姓告别了煤油灯;也是因为这一情结,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才会在1993年8月回到阔别18年的梁家河,筹资20多万元,为村里修建了宽敞明亮的小学;还是因为这一情结,已是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才会在2015年2月13日再回梁家河,自己出钱采办了饺子粉、大米、食用油、肉制品,以及春联、年画等年货,送给村里的每家每户,并祝全村父老乡亲羊年大吉、喜气洋洋、蒸蒸日上、吉祥如意。
其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人人都有“梁家河”,人人都会有“梁家河”情结。党员干部勿忘“梁家河”,才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才能接地气、聚人气、有底气,才能为党担责尽责、为民排忧解难,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蓬勃发展、兴旺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