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继成(1915--2016),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15年12月出生,安徽省金寨县人。1931年参加六安县游击大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等。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他,从胡小店的放牛娃到共和国开国少将,从13岁参加革命到101岁战斗人生,从“改组派”到成都军区副司令员,从反围剿到长征胜利,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场,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您为了中华民族独立、国家独立富强和人民幸福,英勇战斗奋不顾身,多次负伤洒热血。2016年5月15日20时40分,开国少将、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胡继成少将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病逝,享年101岁。在将军逝世一周年到来之际,特撰将军此红色家风文纪念。
严厉:儿女的路自己奔
在亲人的眼中,胡继成是一个非常正派、铁面无私的人。“他从来不会用自己的特权为家人谋私,就连自己儿女的前途,也让他们自己闯。”
胡继成少将一生共养育了六个儿女(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在儿女们的眼里,他是一个“周末才能见到的爸爸”。从小他就教育孩子们要努力学习,做诚实本分的人,不要和别的孩子攀比父亲的官阶,也不要时时处处炫耀家庭的优越,要懂得尊老爱幼,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不“骄娇”二气。
为了培养儿女自己成长本领,胡继成没有利用职权和关系安排子女到部队机关工作,而是将他们一个个送进军营,就逼迫着他们到外地最艰苦、最偏远的基层部队。他的子女们都扛过枪、打过炮;修过坑道、挖过战壕;驻过海岛、守过铁路;扛过水泥、挑过大粪;摔伤过腿、扭伤过腰,可他们都咬紧牙关,坚强地挺过来了!当兵最长的有26年,最短的也有10年。最后,子女都从部队转业到了地方,有三个孩子是自由职业者,有三个孩子在单位当普通职工。
大儿子胡向东1944年出生,战事紧急,还没断奶就被寄养在了老乡家里。直到日本投降,才找回家里。在广州当坦克兵10年。第八个年头时,他与妻子结婚并有了孩子。那时,他在广州,妻子在成都。为了结束两地分居的痛苦,他曾通过母亲向时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的父亲求助。“其实只要他一句话,我们夫妻的两地分居问题便可以解决,他却拒绝了,”大儿子说。胡向东最终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转业到成都才解决这一问题。
然而,父亲对自己的家人“无情”,对别人的家事却特别热心。据他女儿胡玲玲介绍,曾经有一个医生患了癌症,家里还有两个孩子,非常困难。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胡继成给予这个家庭很多帮助,费了很多精力帮其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解决了工作。
二儿子胡建军在河南新乡,在修筑工事的时候,由于过度劳累,腰部受损。可是胡继成知道以后虽然关心了几句,但还是没有把儿子调回身边照顾。母亲张鸣燕实在不忍看儿子这样受苦,才瞒着将军让儿子请了假,到医院一检查,已经造成了永久性的损伤。直到现在,过去了30多年,胡建军腰部还隐隐作痛。
有一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晚饭,胡继成和平常一样闷着头不说话。妻子张鸣燕笑了笑问:“你看看今天吃饭是不是少了个人?”胡继成这才抬起头,仔仔细细地看了一圈,有些犹豫地说:“好像老四没在。”这时全家人都笑了起来。原来胡继成的小儿子老四这时已经离家参军有三天了。
吃“牛皮菜”:不要忘本
“文革”中,为了保护孩子,不准参与造反派,胡继成叫妻子张鸣燕带着儿女到了广东老部队去,让孩子们参加社会实践,一家除三儿子参军外,大儿子向东、二儿子建军、小儿子晓军都去了部队农场。他们和战士们一起吃住,和战士们一起劳动,学会了收割水稻,学会了育秧种菜,还学会了开拖拉机;两个女儿——玲玲和胡凯在部队里得到健康成长!
老将军对孩子言语不多,但要求孩子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胡继成任广州军区军参谋长时,那里气候潮湿、火热,很利于荒草生长,几场雨一下,他家的院子小草长得特别多,他就经常带着孩子亲自拔,从不要求士兵帮忙干。这种草很顽固,根须特别多,只要根挖不出来,它就会不停地长出新草来。每次家里六个孩子齐上阵。他们用稚嫩的小手,或用小棍,或用小铲,努力地掘着土,把草根一颗颗地挖出来。天上太阳晒,不怕;地上蚂蚁咬,不吭,直干得汗流浃背,也没有一人临阵脱逃。
60年代初困难时期,他的家情况因人口多,生活也十分困难,经常吃粗粮。为了解决吃菜问题,他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挖地,种上牛皮菜。牛皮菜一般用作青饲料,可喂猪、牛、兔、鸭、鹅等,也可打浆喂鱼。现在的牛皮菜摘掉菜杆上的茎,加上油和作料炒出来是一道上好的川菜,色香味俱全。可那时候,整棵菜只是用水煮一煮就端上了桌,吃起来没盐没味,又粗又涩,确实很难吃。吃饭时,孩子们总要偷偷地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嘴里嚼着就是不往下咽。胡继成就夹一筷子菜放到嘴里,故意大口大口地嚼,一边嚼还一边说:“这菜很好吃,比起我们当年吃草根、树皮好多了。你们是红军的后代,可不要忘本啊!”看到孩子们皱着眉头吞菜的样子,他也很心痛,可国家有难,老百姓的孩子都在吃粮咽菜,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能?
艰难困苦,玉琢于成。胡继成孩子们后来都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和普通来百姓一样,用自己的脚丈量着生命的轨迹,默默地为国家、为人民做着贡献,
抗洪:家里物品一件没有抢出来
1959年6月,惠阳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因为洪水来得太突然,胡继成奉命指挥部队抗击洪水,中间遇到部队一位产妇马上发生,他立即安排战士给产妇送到卫生所,产妇顺利产下一个男婴。此时,因为抢救产妇等其他人,胡继成连家都没有回,更不知道自己家也出现险情。当时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在外地上中学,妻子张鸣燕一人在家带着四个孩子,四个孩子最大的才10岁,最小的也才3岁。洪水漫进家门,地上的鞋都浮起来时,张鸣燕抱起正在床上玩耍的小女儿胡凯,牵着5岁的大女儿玲玲,对另外两个儿子——进军和晓军大呼:“孩子们,快跟妈妈跑啊!洪水来了!”当她把四个孩子带到营区的高地时,还不到10分钟,家的那座平房已被洪水淹得只剩下房顶了,家里所有的物品一件也没有抢出来。
刚脱离危险、身为惠阳县组织部部长的张鸣燕,将孩子全交给保姆带着,自己也立即投入抗击洪水之中。胡继成白天在齐腰深的水中组织救灾,一共救出了3000多名老百姓,晚上才抽空回家看看。孩子们住在山顶军部的招待所里,吃的是军里将士们节省下来的干粮。
妻子:退休还是副处级
唠起家事,胡继成将军最愧疚的就是妻子张鸣燕。
胡继成舍小家保国家,一直都很忙,带兵行军打仗无心照顾妻儿。所有的家事,包括儿女们的前途问题, 他从不过问。家里所有的事,都需要妻子去打理。聚少离多是胡建军对家庭最多的感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胡继成都带领着部队在前线打仗。胡继成带领42军前往朝鲜以后,三年时间里,家里和胡继成没有任何联系。张鸣燕早在抗战时期就参加革命,是一名有文化的“老八路”。1943年深秋的一个夜晚,经黄克诚师长的撮合,在团里几位领导、警卫员见证下,胡继成就是以一盘大葱爆肉加大饼的一顿饭,和张鸣燕结婚了。由于胡继成工作频繁调动,她职务迁升都受到严重影响。解放战争就担任副团级职务的她,解放后转业到地方工作,先任广东省惠阳县组织部部长,后调入广州在广州中山医学院大内科任总支书记。胡继成调任成都军区后,她又跟调到四川。当部队领导要为张鸣燕调整到机关好岗位时,胡继成说:“我要是带头为家里人谋职位,那我在部队和地方上还有什么威信?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就是部队作风的风向标,我们不能带坏风气啊。”
就这样,张鸣燕被安排在成都市机关招待所工作,直到退休还是个副处级。对此,妻子偶尔也有点想不通,“跟着东西南北到处跑,身体越跑越遭,职务越跑越小!”
他耐心地对她说:“思想正,作风正,心正行正;私欲多,杂念多,贪多失多。我们共勉吧!”胡继成将军族弟胡继忠也说:“继成不顾家,其兄弟侄孙皆务农,没带走一个。”显然,从胡继忠不满情绪里,我们或许将军“两袖清风,为官清廉”的最好的人生写照。
2000年后,胡继成妻子身体每况愈下。病重时,胡继成总是整夜整夜守在妻子身旁,紧紧握住她的手,四目相对。2002年,妻子张鸣燕辞世,胡继成这位文武兼备的钢铁将军真正变成柔情丈夫,失控得号啕大哭,眼眼瞬间失明。此后,胡继成视线不清。女儿胡玲玲深有感触地说,“父亲的眼睛陪着母亲去看天堂的美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