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书记刘维汉应邀出席阿大使馆国庆招待宴会 幸福见到毛主席周总理
毛泽东在北京会见霍查(1956.9)
帕里夫蒂大使和夫人等回京不久,便发出请柬,邀请我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为庆祝阿尔巴尼亚国庆节招待会。同时,河南省外事办、中共洛阳地委都给卢氏县委打来电报,要求我务必于1960年11月28日前(阿尔巴尼亚国庆节为11月29日)赶到郑州。因当时我正在县里开会,那几天卢氏地区雪下得特别大,路上积雪一尺多厚,汽车不通,我走了两天路才赶到灵宝县火车站,11月27日夜12时才乘火车到达郑州,省外事办在车站接待了我,我稍微休息后,便坐上北去的火车,11月28日晚11时到北京。我刚从车厢走出来,阿尔巴尼亚诗人恰奇和翻译小凡便迈步迎上前来,恰奇和阿尔巴尼亚驻华使馆参赞分别与我拥抱、亲吻。互相问好后,即乘阿尔巴尼亚使馆轿车,到新侨饭店住下。 到京后,对外文委史林峰司长、小王和翻译寸步不离地陪同着我,使人有一种不大自由的感觉。史司长察觉到我的这种心情,便开玩笑地说:“必须限制你的自由,把你软禁起来!”没等我说话,他就和蔼可亲地说:“你是阿尔巴尼亚大使请来的贵客,今晚(11月29日)7点要参加阿尔尼亚的国庆招待会,万一有什么情况,我如何向大使交代?”这样,我只好老老实实地在饭店呆着。大约到了下午5点左右,我接到通知:“今晚阿国庆招待会属规格最高的鸡尾酒会,吃的东西很多很好,你下午不必吃饭,6点半有车来接你!”我等到下午6点半刚出房间门,史司长已带车来到楼下。我和史司长同车到北京饭
店门前下车,帕里夫蒂和夫人早已站在饭店门口迎候。见到我非常高兴,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并连连用中国话讲:“请,请,请!”北京饭店宴会大厅很宽敞,当晚参加宴会的约有千把人。紧靠主席台前面一排只设置了6张桌子,我被安排在靠西的第二桌,这张桌只安排了6个人,除我之外,都是外国人。广播刚报响19点,从大厅后传来掌声,随即全场掌声雷动。大使和夫人陪着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陈毅副总理兼外长来到宴会厅。出席招待会的中方人员还有李富春、李先念、陈伯达、郭沫若、黄炎培、林枫、罗瑞卿、习仲勋、李四光、包尔汉、张治中、傅作义、张鼎丞、章汉夫、罗贵波、姬鹏飞、曾涌泉、蒋南翔、梅兰芳等人;国家机关各部门、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负责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和首都各方面的人士;各国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员及其夫人也应邀出席了这个特别盛大的阿尔巴尼亚国庆招待宴会。
据史林峰司长讲,毛主席一般不参加这种宴会,这次是因中阿深厚友谊而特意到会的,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出席一场宴会的。这种机会特别少,我有幸坐在前排,仅与毛主席座位距离一丈远,看得十分清楚。史司长专门又从后边前来对我说:“你真幸福!”宴会由陈毅副总理兼外长致祝酒词,帕里夫蒂大使和周恩来总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散会之前,史司长特意走到我所在的桌前说:“散了会,你不要离开桌子,大使和夫人要专门接见你。”大约10分钟后,大使和夫人将客人送走后,拉着我坐在原来他和毛主席所坐的主席台的沙发上。同坐的有阿尔巴尼亚驻华使馆商务参赞、诗人恰奇、使馆秘书等人,此外还有史司长、小凡等共数十人。大使拉住我的手特别问道:“为什么你到北京这么晚?为何不早点来?”我讲到卢氏下大雪道路不通,步行了两天才乘火车赶来的,大使、夫人及使馆人员听小凡翻译后非常高兴,大使连连地说:“噢,大雪封山,还按时赶到,友谊、友谊长存!”并拍着我的肩膀,伸出大拇指夸奖。大使夫妇对我问长问短,交谈了20多分钟,最后大使夫妇一再嘱咐说,一定要在北京多住几天。他还问我以前来过北京没有?我说第一次。大使说,请司长考虑,让我参观一下北京的十大建筑。又问我今年多大岁数?我说24岁了。
大使对史司长说:听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青年访华代表团要到中国访问,可否让他也参加一下?史司长说:“我们已安排了此项活动,请大使放心。”从北京饭店出来,大使和夫人乘车回使馆,史司长、小凡和我回新侨饭店。在会客室史司长对我说:“你在北京还需再住五六天,由国家对外文委派人陪同你参观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农业展览馆、民族文化宫、工人体育馆、故宫、颐和园等十大建筑和名胜古迹。同时,还特意安排你参加中朝友好协会会长李德全主持的欢迎朝鲜青年访华代表团欢迎宴会。”此后几天,我便在小王、小凡等同志陪同下,参观了北京的十大建筑以及故宫等名胜古迹,然后又在史司长带领下出席了欢迎朝鲜青年代表团的酒会。
刘维汉在阿尔巴尼亚驻华使馆作客
1960年12月6日,我向史司长提出想回卢氏。史司长转告帕里夫蒂大使后,对我说:“大使同意了,但要在今日下午5时,在阿使馆专门为你举行宴会招待。”大约下午4时40分左右,史司长和翻译小凡驱车到新侨饭店将我接走。到阿使馆门口,使馆参赞、武官在门口接待;下车后走到大楼门口时,大使和夫人已在等待迎接。这个使馆宴会参加人员除我、史司长和小凡外,还有大使和夫人以及使馆的一秘、二秘、恰奇、参赞、武官等,整个宴会轻松、欢快、隆重。饭菜也很讲究,采用中西餐具结合与中阿名菜兼备的谱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阿尔巴尼亚的一个千层饼(译音),其似桃型,薄如纸,形、味、色俱佳。就餐中我很拘谨,一讲话,就站起来,大使开玩笑地说:“这不是外交谈判,你好像是个外交官!”说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大使夫人说:“你有小孩吗?几岁了?怎么在卢氏不叫我们见见?”我说:“还没有哩!”大使说:“那就是你不努力啦!”惹得全场人员哈哈大笑。宴会结束了,我对大使和夫人说要准备回卢氏了。大使说:“回去后代问王书记、赵县长和侯社长好!”夫人说:“代问你夫人好!”
12月7日早晨8时,史司长把我送到北京车站,帕里夫蒂大使和夫人、恰奇、参赞等使馆人员都赶到车站送行……
自从帕里夫蒂大使访问卢氏后,我们之间每年均有书信往来(原件保存在河南省卢氏县横涧乡政府陈列室),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不久,帕里夫蒂大使被阿尔巴尼亚政府召回,此后再无音讯,双方来往就此中断。20世纪80年代,我国取消人民公社体制,改公社为乡镇,人员变动了,双方的交往也就彻底终止了。
李长新同志简历
李长新,汉族,生于1963年9月10日(农历7月23日),河南省卢氏县木桐乡河口街村四明山人。2003年7月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新闻资质考核。2015年下半年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
1980年参加工作,木桐乡拐峪总机话务员。1984年9月在卢氏县地名办公室任编辑,参与采编《卢氏县地名志》、《中国地名大词典卢氏词条》。1989年9月到卢氏县烟叶生产指挥部办公室任秘书。1992年发起创办卢氏县《豫西药城信息报》,任副主编。1999年1月,到河南省三门峡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当记者、编辑。2001年后,先后在《人民日报》山西记者站、《工人日报》河南记者站、河南省文联《时代报告》杂志社工作从事采编工作。李长新从1980年开始,先后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散文、报告文学、长篇通讯和新闻作品350余篇,200多万字。其中2001年8月10日在《工人日报》刊发的头版头条涉及形象工程的长篇通讯引起热议,被清华大学博导刘建明收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清华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当代新闻原理学》第九章“新闻与社会责任”中,成为本世纪前十年重大新闻事件(第403至406页)。从1988年以来,先后获得省市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刊物新闻奖10余次。2012年3月,中国金版出版社(香港)出版散文集《豫西风情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