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华琪大校
编者按: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所做报告,在北京西城区军休十一所军休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该所党总支书记、解放军原总政治部办公厅编研室主任邢华琪大校,结合其在总政机关工作时曾多次参与党代会文件起草或学习贯彻工作的体会,连日来孜孜学习研究十九大报告,认真撰写学习体会。他的7篇系列体会文章,对深入学习理解十九大报告精神很有帮助。为此,本网编发,以飨广大读者。
军休干部邢华琪大校学习十九大精神系列体会文章之一:点赞:“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崭新提法
习近平在刚刚作的十九大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高屋建瓴的、意义深远的重大论断和崭新提法,完全符合当今中国国情,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境界。
应当说,了解中国国情,特别是认清主要矛盾,是党在一个战略时期制定总路线、总方针的根本依据。
在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上,我们党经过了长时期的艰难探索。
新中国建立后,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对我国主要矛盾首次作出如下论断:“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党在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十二大通过的党章等文件中,都恢复了“八大”的提法,重新作出了“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论断。此后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直到“十八大”,都重复这个提法。
然而,主要矛盾历经半个多世纪不变,以后是否还将延续。
今天,建国68年了,在主要矛盾这一极为重要的国情上,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都为此进行过艰苦的探索,几次大的失误都同这个问题上的片面性认识有关,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时间拖的太长了。
当前,我国的国情同“八大”那时已有了重大的不同。“一穷二白”基本上改变,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四个现代化除了农业以外,其他三个也基本实现;国家富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进。
今天,习近平在十九大政治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让我们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这让我们领悟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让我们再强烈感受到,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军休干部邢华琪大校学习十九大精神系列体会文章之二:新纪元•新时期•新时代
新时代!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给出一个重大判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说,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回眸中国共产党成立96年、执政68年、领导改革开放39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96年,68年,39年,像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有激流险滩,有迂回曲折,有风平浪静,有顺风顺水,似长江滚滚,似黄河滔滔,日以继夜,呼啸向前,始终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
新纪元!68年前,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诚如作家刘白羽《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那时多少大革命的风暴一下旋上我的心头,一下又平息下去,我知道,中国人民的一个新纪元开始了!”
新时期!39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新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是党在思想理论上的觉醒,是党对强国之路的觉醒,是党对发展目标与航向的觉醒。
从此,中国人民从站起来走上富起来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
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新的奋斗里书写。
今天,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人民开创了“新纪元”,走过了“新时期”,又将迎来“新时代”。
目睹我们国家沧海桑田的巨变,亲历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航程,时代给予我们光荣与梦想,更赋予我们责任与使命。
这是人民的选择,这是时代的方位,这是历史的结论!
军休干部邢华琪大校学习十九大精神系列体会文章之三:新的行动指南:十九大最大亮点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确立新的行动指南,这是十九大的最大亮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耸立起的又一座新的里程碑。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行动指南就是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
96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
“一个大国要崛起,其指导思想,必须具有引领崛起之伟力。”
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着划时代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形成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部以“中国梦”为原点的治国理政方略,3年间已出版23个语种版本,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650万册,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正吸引全世界的关注。
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其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提升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内涵。
概言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
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符合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逻辑、现实逻辑和历史规律,具有雄厚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因而是水到渠成、应运而生,从而确保了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始终先进性,确保了党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进。
却顾所来径,豪情满胸怀。
伟大斗争仍在进行,伟大工程仍在建设,伟大事业仍需推进,伟大梦想仍未实现。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人民,将迎来一个新时代,创造一个新时代,让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中国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军休干部邢华琪大校学习十九大精神系列体会文章之四:“美丽中国”不是梦!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什么是美丽?美丽当然首先是一种视觉范畴。就是要还大地以绿水青山,还老百姓以绿色家园。
应当清醒看到,中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全国森林覆盖率百分之20.36,不及世界百分之30的平均水平,沙化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我们的目光所及,也感受于呼吸所至。
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不是中国发展的选项,但是强大富裕了却付出环境恶化的代价,也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
同样,美丽是美学,美丽也是哲学。美丽中国离不开秀丽山川、秀美风景,但美丽中国的内涵显然不仅止于生态、止于环保。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又一次庄严承诺。
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文明”;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日益完善。
建设美丽中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今天,美丽中国建设已走上快车道,中国风景可期可待。
五年来,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成为百姓热词,显现的成果也浸润于日常,真真切切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五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入耳入心,由此带来的发展方式转变,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中国的模样。
五年来,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横空出世,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升华到制度建设、再到实践检验,跃马扬鞭,从“大地披绿”到“身边增绿”和“心中播绿”,一个充满希望、信心满怀的美丽中国新画卷,正在全面铺设。
号角既已吹响,行动至关重要。
建设美丽中国,让蓝天常在、青山常驻、绿水常流,“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十九大报告),让我们携手同行,把美丽中国的心愿,梦想成真!
军休干部邢华琪大校学习十九大精神系列体会文章之五:脱贫攻坚:打响总攻令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十九大报告发出了脱贫攻坚战总攻令。中国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决战贫困,这是亘古未有的历史性跨越,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前赴后继的责任和担当。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新中国成立已68年,尚有数千万百姓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之下。
2015年6月20日,12岁的彝族小女孩木苦依伍木写的作文《泪》,描述了她的母亲离世前的场景。“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父亲4年前去世)短短300余字,悲伤渗透纸面,被称之为“最悲伤的小学作文”。这是泪水浸湿的真实。
穷,对于穷苦大众,对于贫弱民族,对于落后国度,不仅仅是个字眼,简直就是最现实、最残酷的法律。因为穷,可以毫无反抗地丧失主权;因为穷,可以毫无耻辱地丧失尊严;因为穷,可以毫无眷恋地丧失生命。
五年前,在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发出庄严的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19个字,字字千钧。从那时起,脱贫攻坚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
而今,习近平再次庄严提出,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目标、一份承诺,更是一片饮水思源的初心,一个矢志不渝的决心,一份舍我其谁的信心,一颗志在必得的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