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是福建闽西北崇山峻岭一个小县城,在中国的版图上并不显眼,鲜为人知。但只要一提起毛泽东的《如梦令•元旦》的光辉的词章:“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人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宁化是中国红色历史上响当当的地方啊 。正是毛泽东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让红色宁化这个偏远县城被大家所认识。因为在革命斗争中,这里曾是构建当年红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区的21个县之一,享有富庶的“中央苏区乌克兰”美誉。宁化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留下了许多红色文化的足迹,红色,成为每个宁化儿女的“底色”,也是宁化这块红土地的“魂”。
“湘江战役”,印证了中国革命的不易;岁月流逝,永远也改变不了留在宁化人心中的记忆。宁化先烈为中国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有责任、有信心、有决心把宁化特色红色文化保护好,把宁化苏区的红色基因传承好。基于这种认识,宁化县实验小学抓住这些光辉的红色文化,对少先队员进行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教育,弘扬长征精神,做到讲好宁化红色故事,丰富红色文化内涵,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一、共建红色教育阵地
走在宁化这片土地上,庄严肃穆的革命旧址、星罗棋布的红色遗迹,是历史馈赠宁化儿女最好的精神营养剂。宁化革命纪念馆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陈列和展示了许多红军用过的枪支弹药、学习读本、生活用品、宣传标语、革命事迹等,留下了珍贵的红色经典,是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就处在革命纪念馆的脚下,因此,让革命纪念馆作为全校师生的红色德育阵地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学校与革命纪念馆共建红色德育基地。每周的少先队活课,学校都会组织一个中队参观革命纪念馆。这样,每个队员从小学一年级入学到六年级毕业,可以参观体验六次的“红色”教育,每次都有新的发现,每次都有新的感想,从而让“红色文化”深深扎根在每个队员心中。
宁化县实验小学利用革命纪念馆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与纪念馆共建德育教育基地,使同学们对宁化的昨天有了清晰地了解,对宁化的今天有了真切地认识,对宁化的明天有了美好的憧憬。
二、成立“红色小导游”队
为进一步推进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成立了一支红色小导游,每年从五年级的学生中推选二十人到革命纪念馆参加“导游”培训,由革命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为我校学生做实地演示和培训。培训合格者,由纪念馆颁发“红色小导游”证书。每逢周末或节假日,“红色小导游”身披授带分批到革命纪念馆当小小志愿者,为参观者讲解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广为流传,也让志愿服务精神深入学生心田。为促进小导游的成长,学校还评选口齿清晰、姿态大方、表达流利、交往自然的优秀小导游,在队员中树立榜样。如红色小导游刘羽佳同学说:要用生动的语言、良好的仪态去传播红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红军战士英勇奋战、吃苦耐劳、积极乐观等优良的传统革命精神。
通过红色小导游的宣传,使队员们对宁化的红色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弘扬革命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学习,当好红色接班人。
三、创新红色教育形式
宁化不仅是长征出发地之一,也是长征路途最远的一个出发地,著名的党史研究专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亲临宁化考察论证后认定宁化是红军长征出发地,宁化革命纪念园堪称 “长征第一园”。革命纪念园具有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为了传承和激活红色基因,学校创新红色教育形式,让队员们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革命纪念园:有的来到革命纪念碑,驻足于烈士墓前,缅怀革命先烈的在丰功伟绩;有的来到革命纪念园的宣誓广场中,观看毛泽东《如梦令•元旦》铜雕,感悟毛泽东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伟大形象,从而了解毛泽东同志曾三次进入宁化,进行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在宁化境内写下了著名的词篇《如梦令•元旦》的光辉历程;有的观看《军号嘹亮》主题雕塑,感悟军号奏响时红军勇往直前,前仆后继,排山倒海冲锋陷阵时的英雄画面;有的来到纪念馆,了解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叱咤风云的故事;有的观看视频,了解到1929年3月至1934年10月,有13700多名宁化籍优秀青年参加红军,是中央苏区福建省扩红重点县,上演了“兄弟同参军、父子齐上阵、夫妻一条心”的感人场面;有的翻阅书籍,查找到1931年夏至1934年秋,宁化苏区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开展支援前线、保障战争物资需求的号召,广泛开展支前突击运动,共筹集粮食950多万元、钱款近54万元和大量被装支援前线,组织了2万多人次的担架队、运输队担任支前后勤保障任务,是中央苏区福建省筹集粮食最多的苏区县和支前重点县。
队员们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调查,了解到了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感受到了宁化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定的理想信念,真正让“热爱党,热爱家乡”的思想落到实处。
四、感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宁化县实验小学从1906年建校至今110年了,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是许多革命先烈的母校。为此,学校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是树立校友先烈榜样。学校把校友先烈徐赤生、范祥云、巫希权、黄鸿湘等的先烈们的生平事迹张贴在教学楼一楼的醒目处,让队员时刻以校友先烈为榜样。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传承红色基因”故事演讲赛。通过比赛,校友先烈英勇无畏,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使队员的心灵受到洗礼,给同学们树立了励志爱国的榜样。二是滋养红色纯洁心灵。学校定期组织队员观看《我的军号》、《绝战》等家乡红色电影。如队员观看《我的军号》后,更加明白了:存放在我县纪念馆的镇馆之宝《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是我县一位失散老红军名叫罗广茂的人亲自使用、保管和捐献的;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本保存最为完整的,里面有340多首用五线谱记录的我红军部队用于战斗、学习、生活的曲子。围绕这本《号谱》的传奇、引发的许多革命故事,更是让队员感到做为宁化人的骄傲。队员通过观看《绝战》后,了解到:80年前,驻宁化中央主力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3000多宁化籍红军在“湘江战役”中为掩护中央主力红军突围,担当后卫与敌人展开生死搏斗,血染湘江,换来中央主力红军的一线生机。正是他们成就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悲壮伟大故事,用血肉之躯铸就了长征胜利的伟大丰碑。
通过红色文化的洗礼和红色基因的浸润,让队员们更深刻感受到给队员们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那就是通过重温红军长征的光辉历史和英雄壮举,进一步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提高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