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美丽的临高大地上,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符英华。他长得身体魁梧,声音洪亮,目光炯炯,办事历练果断,雷雳风行。他早参加革命入党,开始革命斗争,特别在抗战时期,他从区长、书记、总队长、主任、县长……就像一个擂起战鼓的战王,鼓声波响大地,把外来侵略的日寇震惊未安,对临高民众展开抗日革命斗争的攻势,不可大意,提心吊胆,最终战败而归。
虽然符英华老县长已逝世多年,但他的名字和他的革命战斗精神,一直被临高人民传颂与赞美着……
1906年符英华出生在临高高山岭下的东定高定村,是一个贫苦农家的孩子,只在村里读过几年私塾,但他成熟快,悟性高,抱负强,什么事也难不住他。1927年他正好21岁就参加了临高县农民军事政治训练班学习,接受马列思想的薰陶,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要翻身做主,追求自由革命的真理,推翻黑暗社会的反动势力,不久便参加临高早期地方党组织和军事组织,并组织农民自卫军攻打临高县城的战斗,成为一名年轻坚强的指挥员,由于反动势力强大,给刚起步的革命进行压制。1930年他又辗转到广州、香港等地组织革命力量。当闻听到海南琼崖特委已派人到临高开展革命活动,寻找失散的革命党员,恢复党组织的消息后,高兴地从广州乘船过海回到临高,继续举起革命的火把,擂起那革命的战鼓。1936年被任命为临三区区委书记,成为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他身担重任,为了把革命斗争的战鼓擂得震响,带着革命党员,分别到新盈、东英、昌拱等地区进行革命活动。1939年2月日寇进犯海南岛,为了抗日救国保家乡,不当亡国奴,他又回到生他养他的东英进行宣传动员群众支持抗日,捐粮捐资,参加革命队伍。东英历来是个贫困的地区,土地贫瘠,水源枯竭,荒野大,林子密,村子疏散,为了抗日革命斗争的需要,他带着一批革命党员一一深入到各村子,不怕日晒雨打,靠这一双脚,这一张嘴,这一颗心说服打动了贫苦的百姓,纷纷支持响应革命斗争,成为他忠诚的革命追随者,其中就有符运丰、符亚国、符运明等等,东英成为抗日战争参加队伍人数最多的革命老区,后来也有无类的东英儿女为革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海南是一个我国最南端的一个岛,琼州海峡长长地把大陆隔开,四面都是海,自古以来海上交通运输尤为重要。像狐狸般狡猾的侵华日寇,为了抵御从大陆支援抗日的军事干部人才和战略物资的海上运输,很快在海口、文昌、三亚、新英、新盈、昌拱港湾设防驻兵放哨和海上巡逻,日夜盘查从海上过来的人群和货物,昌拱港就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运输的一个。接到中共琼崖特委领导冯白驹的指示,符英华和区委干部的同志进行商议对策,决定在昌拱村秘密设立海上运输站,任命昌拱村的革命党员王锡珠当站长。为了掩秘搜集情报开展革命斗争,并支持王锡珠、王命珍、王必成三个人组成“三友庄”公司。
5月的一天清晨,随着一串“劈劈啪啪”长长的竹炮声响中,“三友庄”公司正式开张营运,在举行会上有各乡绅和商客,还请来驻地的日寇和伪军,符英华带着区委干部陈勇等多名同志也化装成商人参加了招待宴会,并接触摸清日寇和伪军的兵力部署情况,给下一步的配合运输接应工作做好了准备。“三友庄”公司名不虚实,以做生意为名,越做越大,筹集银元1100元,购买3只帆船,发展船员15名,辅助船6艘,船员30人,还成立了一个60多人的陆运队,当时成为全县庞大的海陆运队伍。3年间“三友庄”公司的革命党员机智勇敢,不让日寇伪军汉奸识破计谋,并多次在海上运输冲破敌人军舰的拦截和搜查,把中央延安和广东省委派来的军事干部人才和电台通讯设备等战略物资,顺利安全运到琼崖特委和革命根据地。当时,符英华就肯定高兴地说:“昌拱“三友庄”和海上运输站的同志,都是为抗日革命斗争立下大力的。”
1941年7月,日寇纠集兵力大举进攻革命根据地和革命老区,进行“烧、杀、抢”三光政策,欲想尽快消灭琼崖抗日斗争有生力量,那时也是抗战进入艰难严峻的时候。中共琼崖特委决定撤销澄临行政办事处,符英华为临高县办事处主任。同年10月,中共临高县委和临高县办事处迁到大南区的木排,建立以木排为中心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此时,他更加坚定信心,率领大家与日寇展开激烈的较量与战斗。
在木排根据地民主政府工作那段日子,符英华认识了骁勇善战的大队长符志行,因为都是讲临高话,当时也是老乡,俩人性格刚直开爽,很快成为了好兄弟好战友,一块并肩作战。一天符志行到政府驻地找到他,并一块商量,建议由他带领县特务中队到和民地区活动,“引蛇出洞”,待敌人出兵围攻县特务中队时,由县特务中队和乡抗日自卫队牵制敌人,符志行带领大南区特务中队袭击敌人据点的指挥部。他果断按计划带领县特务中队到私民进行征粮活动,敌人发觉后立刻派出一支队伍追击,不料中路上反被包围突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时,敌人赶忙又从据点调出兵力,等待已久的符志行出其不意地带领一个突击大队攻打已兵力薄弱的据点指挥部,由于首尾不能相顾,敌人不敢再恋战,抵抗一会赶忙撤离,扔下十几具尸体和一些枪支弹药,放弃据点指挥部逃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