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胡遵远:大将徐海东的战斗传奇和夫人周东屏的红色故事(组图)
2016-07-06 16:26:45
作者:金寨县党史局 胡遵远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下篇:大将徐海东夫人——周东屏的红色故事

    人物简介:周东屏(1917—1997),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狮子岗乡人,徐海东大将夫人。1931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25军护士,红15军团医院护士长、党支部书记。参加了鄂豫皖、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和红25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在八路军、新四军医院、皖东和东北解放区机关工作。建国后,任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1955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78年当选为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7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一、哭声感动徐海东

    周东屏原名周少兰,1917年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由于家境贫穷,10岁就被送到一家姓沈的大户人家做童养媳。12岁时,她逃离了当时的家庭,投奔到徐海东任军长的红二十五军,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由河南罗山县出发,开始艰苦卓绝的长征。长征出发时,部队实行精简编制,不允许女同志随军远征。本来准备将部队中的七个红军女护士都安排留在地方,但她们坚决要求跟部队长征,又哭又闹的,一片哭声终于惊动了徐海东。徐海东关切地询问:“为什么哭鼻子?为什么不服从组织决定?”年纪最小的周少兰说:“我们都是逃跑出来参加红军的,我不能再回去当童养媳。部队就是我们的家,我不能没有家。再说,行军打仗,难免会有战士受伤,前线也用得着我们这些护士呀!”徐海东被说服了,他对负责这项工作的参谋长说:“既然她们决心这么大,就给她们一个锻炼的机会吧!”于是,这七名女红军便成为长征中的红二十五军仅有的女性,后来被称为“七仙女”。

    二、危难之中结伉俪

    进入陕南后,徐海东在战斗中负了重伤,子弹从左眼打进、后颈飞出。医生除了用盐水洗伤口、用绷带包扎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办法,部队派周少兰护理徐海东。她日夜守在昏迷的徐海东身边,将炭火烧旺,换绷带,擦伤口,用嘴吸出他嗓子里的痰。

    一天、两天……就在人们失望的时候,徐海东睁开了双眼。看到徐海东醒来,周少兰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她说:“首长五天五夜不省人事,把人都急死了!”

    徐海东却扬扬嘴角,笑道:“我倒是睡了个好觉。”

    由于身体虚弱,加上队伍经常转移,徐海东的伤口愈合得很慢,他的心情很不好,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吓得医生与警卫员只好远远地躲开。周少兰却不慌不忙地来劝慰他。徐海东“虎脾气”逐渐平息了下来。

    在许多人眼里,徐海东是个“天真可爱的小伙子”,圆脸上总挂着笑容。“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就是这个人,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将他与彭德怀开出同一个价 —— 十万银洋。
 渐渐的,徐海东感到离不开周少兰了。

    当周少兰听到军长的表白后,意外了。徐海东于是追问:“你是不是嫌我比你大?”

    周少兰急了。她从来没嫌过军长,她嫌的是自已——出身卑微、没文化、身无所长.....

    周少兰的担心让徐海东释怀了。他的出身比周少兰好不了多少。徐海东告诉她,从前,他是个不值一文的窑工。

    到了陕北,他们结婚了。在他的要求下,周少兰改名为周东屏,意为“徐海东的屏障”。一个驰骋沙场、叱咤风云、出生入死的大将,却要求娇小柔弱的妻子做自已的屏障!多么意味深长,又多么情深意长!

    既是诺言,也是誓言,周东屏忠实地做着“徐东海的屏障”。徐东海也始终依偎着他的屏障。他能从她一个眼神里读到安慰,也能从她毫不特别、甚至毫无疗效的草药里喝出生的希望......

    三、患难与共一辈子

    周东屏和徐海东结婚的第二天起,就去瓦窑堡红军医院工作。徐海东患有肺病,由于长年不分昼夜地转战,他的病情不断加重。1938年初,徐海东又犯病咯血,党中央命他返回延安治病。病情好转后,他被暂时安排在马列学院学习。当时从大后方来了许多有文化的青年学生。一次有个同志和徐海东半开玩笑地说:“要‘改组’吗?我帮你介绍一个漂亮的大学生。”徐海东一听这话很生气,说:“胡扯,东屏是受苦人,我们既是夫妻,又是战友,我怎能干那种事?!”

    身体恢复后,徐海东就一再要求上前线。为照顾徐海东,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周东屏随行陪伴他。队伍经西安、洛阳,向皖东江北指挥部进发,一路上紧张、劳累,加之天气又冷,徐海东肺病复发,咳嗽不止,大口吐血,接连十几天没有好转。刘少奇将他扶上担架让人抬着走。到指挥部休息一会儿后,徐海东就率领新四军第四支队与日寇激战,指挥部队接连打了三昼夜,取得了皖东反扫荡中的一次重大胜利。而徐海东却因连日疲劳,大口吐血,高烧不退,昏迷不醒,病倒在皖东战场上。由于病情严重,毛泽东主席电令徐海东“静心养病,天塌不管”。周东屏为使丈夫早日康复,冒着生命危险上山采药。她只知道野菊花能明目,首乌藤能养颜,大青叶能消肿,猫公刺能清热……在山中采药时,巧遇了正在躲避战乱的老中医,便把老中医请来为徐海东治病,使他转危为安。

    周东屏除了照顾徐海东身体外,还刻苦学习,服从大局,在党内从事思想政治工作。1937年8月她到中央党校学习。1939年9月,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机关党委总支书记。1940年2月,奉党的指示专职照顾重病的徐海东同志。

    徐海东说:“枪声一响,什么病也没有了,打仗能治百病。”他不顾自己的病痛,经常亲自指挥作战。1939年年末,徐海东抱病指挥部队在皖西周家岗击溃日军一个大队。战后,在向干部作报告时,他突然口吐鲜血倒地。此后7年多时间里,他就只能一直在病榻和担架上度过了。

    徐海东每天24小时躺在一副担架上,吃饭、翻身、大小便,都得妻子帮助。有时他病痛难忍,他就吼叫:“给我枪,给我枪!不能上战场,不如死了好!”他又用拳头敲着担架喊叫:“快抬我走,我要到前线去!”

    周东屏无时无刻不在丈夫身边悉心照顾他。徐海东常对她说:“东屏,我们结婚太早,使你受累,这几年来,你又当战士,又做妈妈,还要日夜照顾我,实在太难为你了!”

    此后几年,徐海东就是这样在担架上,由妻子守护在身边。他参与指挥了多次战斗,并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但他从不在妻子面前呻吟一声。

    1943年冬,徐海东突然大口吐血,高烧昏迷,再次倒在战场上,同志们已在悄悄地为他准备后事了。但周东屏没有放弃,她知道徐海东在长征途中负伤、患病,都是吃中药好转的,因此断然决定让中医开了药方。当大家还在忧虑这垂危之际中药有没有效时,徐海东却苏醒过来了!周东屏把自己独断开中药一事说给他听,徐海东不等她说完就伸出手来说道:“东屏,快端药来,又是你救我了!”接连服了三剂中药,病情大为缓解,徐海东又可在担架上随队出征了。

    1947年9月,毛泽东和党中央强令徐海东到苏军控制的大连市休养。夫妻二人住在临海的一座房子里。在这里,徐海东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他第一次接受X光透视,苏联军医发现他的肺部大部分功能都早已失效,又听到徐海东多年来是靠中草药维持生命,都对他的毅力钦佩不已,认为这简直是医学上的奇迹,而他们也由衷的赞扬了徐夫人的伟大。的确,正如徐海东这位勇冠三军的猛将所说,如果没有妻子无微不至的看护,他绝对活不到今天,他生命的一半是周东屏给予的!

    在大连,徐海东夫妇一住就是八年。1955年,徐海东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1959年周东屏被邀请参加了国庆10周年的庆典,她被安排和徐海东一起坐在第一排大将的位置上。对她来说,这是一份殊荣!1960年,周东屏被授予上校军衔。

    1966年6月初,徐海东夫妇一同去看望了贺龙元帅,林彪、“四人帮”借此造谣,说徐与贺密谋“二月兵变”,说徐是“彭罗的黑干将”。1967年,他们停发徐海东的文件,禁止他与外界往来,撤走所有直接照顾徐海东的工作人员。后来,又下令解放军总医院不再供给徐海东一切药品和氧气。1969年10月,徐海东夫妇和他们的小儿子又被强行疏散到河南郑州干休所。

    由于战争年代留下的严重伤病,徐海东早就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他的左腿是二等残废,要坐在轮椅上。严重的肺病使他多年来不能离开吸氧,甚至睡觉时连被子都不能贴身盖,只好用铁丝做一个支架,把几床棉被严严实实地捂在支架上。长期以来,徐海东吃饭、穿衣、洗澡、大小便样样都要靠周东屏亲自护理。林彪、四人帮如此迫害徐海东,分明是要置他于死地。徐海东在他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一直由周东屏守护在身边。直至他1970年3月25日含恨离开人世,他始终没有因难以忍受的病痛呻吟过一声。就像战争年代躺在担架上的时候一样,他绝不会让最亲爱的人为自己再多增添一分痛苦和难过。

    周东屏于1997年走完了她的生命旅程,追随丈夫而去。她与徐海东将军患难与共的革命情缘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追思。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谷志斌:甘肃、江西两省文化红色交流寻访活动启动(组图)
·下一篇:朱文佳、沈柳燕、丁马军:追忆垦荒足迹,弘扬垦荒精神(组图)
·特稿:大将徐海东的战斗传奇和夫人周东屏的红色故事(组图)
·杨佳星:在聆听红色故事中激荡青春正能量暨洛阳师范学院永信班参观河南第一党组织(组
·特稿:在聆听红色故事中激荡青春正能量暨洛阳师范学院永信班参观河南第一党组织(组图
·胡遵远:金寨籍“三让两好”将军——徐立清的红色故事(组图)
·特稿:金寨籍“三让两好”将军——徐立清的红色故事(组图)
·朱广华:苏区人民跟党走 观音山上战旗红——丰顺县黄金镇望楼村輋米坑的红色故事(组图
·特稿:苏区人民跟党走 观音山上战旗红——丰顺县黄金镇望楼村輋米坑的红色故事(组图)
·胡遵远:金寨籍老红军、游击专家、民兵专家林维先的红色故事(组图)
·特稿:金寨籍老红军、游击专家、民兵专家林维先的红色故事(组图)
·张琼、石琳:甘肃高台少儿红色故事演说决赛华丽谢幕(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打倒列强,除军阀”——纪念北伐战争90周年
叶松、黄坚:“打倒列强,除军阀”——纪念北伐战争
特稿:“打倒列强,除军阀”——纪念北伐战争90周年
陕西三秦红色文化传播中心:陕西三秦红色文化传播中
特稿:陕西三秦红色文化传播中心红色宣讲进军营(组
中共延安五老研究中心筹建人民大学延安五老纪念馆(
《西路军鏖战永昌》连载(一一八)(图)
袁永涛:《西路军鏖战永昌》连载(一一八)(图)
特稿:《西路军鏖战永昌》连载(一一八)(图)
李梦飞:青音嘹亮,红歌飘飘——记洛阳师范学院永信
习仲勋漫步在深圳滨海大道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东北七旬土匪座山雕有多厉害?(组图)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开国上将李达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组
特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暨慰问新四
特稿:祝贺女红军王定国103岁寿辰活动在京举行(组
特稿:猴场会议:伟大转折的前夜——朱德外孙刘建
特稿:山西昔阳大寨举行纪念陈永贵诞辰百年活动(
特稿:旷伏兆中将百年诞辰纪念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2014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
特稿:“人民情•公仆颂”首都各界集会隆重纪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