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大将徐海东在金寨的战斗传奇
人物简介: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原名元清,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原黄陂县滠源乡会夏店里滚石岭会)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军卓越的军事家,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忠诚战士,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黄麻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独立第四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等职务,成功保卫了陕北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位。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届中央委员。
土地革命时期,徐海东率领红军队伍转战鄂豫皖边区,他用兵如神,作战勇猛,有“徐老虎”之威名,令敌人闻风丧胆。他在金寨县境内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战斗故事,至今仍在老区人民中广为传颂。
一、包家畈,击退追击重兵
1932年9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失利,皖西北道委书记郭述申、东路游击司令员刘士奇、第二十七师副师长徐海东完成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南下转移任务后,于9月底在金寨与英山交界的西界岭会合。后根据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的指示,建立了中共鄂皖工作委员会,并将聚集在英山金家铺地区的红军、党政机关人员和地方武装统一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军长刘士奇,政治委员郭述申。全军下辖两个师,共4500多人,徐海东任七十九师师长。
为钳制敌人,红二十七军在皖西地区转战。徐海东按照军首长的指示,率部先后在宿松趾凤河、潜山衙前镇、桐城大沙河、霍山磨子潭等地与敌人激战,重创围追之敌,于1932年11月14日到达金寨境内的吴家店地区,受到了老区群众的热烈欢迎。
11月15日,敌第三十二师、四十七师尾追而来。徐海东率领第七十九师的第一、三两团,沿包家畈河道北岸占据有利地形,阻击敌人。敌人出动飞机38架次,对我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掩护地面部队进攻。面对数倍于我、穷凶极恶的敌人,徐海东指挥部队,冒着敌人的轰炸扫射,坚守阵地,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激战中,第一团团长张四季英勇牺牲,徐海东立即命令黄绪南继任团长指挥战斗,顽强顶住敌人。
经过两昼夜的激战,红军夺取了这次阻击战的胜利。共毙伤俘敌近千人。敌人因伤亡惨重,停止了追击,红军指战员也都筋疲力尽。傍晚时,枪声一停,累极了的红军战士倒头就睡,喊吃饭都叫不醒。
看到这种情况,徐海东清醒地意识到,敌人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现在的情况对我们是不利的。要彻底摆脱敌人,必须趁此机会赶紧走。于是,他立即向刘士奇、郭述申紧急提议,连夜出发,得到了他俩的一致同意。
部队接到了连夜出发的命令后,干部战士中有不少人想不通,但最后还是执行了命令。经过快速转移,红二十七军安全顺利地进入了赤南革命根据地的腹地大埠口地区,与原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二二四团胜利会师,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二、大埠口,酣睡三天两夜
红二十七军于1932年11月18日早上到达大埠口(现金寨县关庙乡境内)后,部队驻营休息。
连续20多天昼夜不停地行军打仗,使大家都觉得疲劳不堪。徐海东把部队安顿住下后,对警卫员小李说:“我要睡一觉,敌人不上来,就不要叫醒我。”
徐海东将怀表上足劲,准备睡到下午两三点钟起床。他顾不上吃早饭,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由于过度疲劳,徐海东这一觉从上午睡到天黑,一动不动,连身都不翻。警卫员、通讯员轮流值班守护,见他睡得香甜,都不忍叫醒他。
过了一天一夜,徐海东仍在熟睡。又过一天,徐海东还是没醒。大家开始紧张起来,担心师长会不会睡死过去。小李不时地用手放在徐海东鼻子下面试探,感觉到他均匀的呼吸,才稍稍放心。
又是一夜过去,到了第三天黄昏,徐海东还没醒来。小李有些慌了,忍不住轻轻推着徐海东,并低声叫着:“师长!师长!”
徐海东从睡梦中惊醒,急问:“敌人来了?”
小李连忙回答:“不是,不是。”
徐海东看了看怀表,说:“该起床了,睡了一整天啦!”
小李告诉他:“你哪是睡了一整天,是睡了三天两夜。”
同志们见师长睡醒过来了,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这才感到踏实了。
徐海东连续睡了50多个小时,消除了满身疲劳,顿感轻松,恢复了精神。
干部战士与他嬉笑着说:“师长,你这一觉睡得真吓人啊!”“真担心你睡过去了不回来了!”
徐海东笑着说:“我以为睡了一天,哪想到一觉睡了50多个钟头,真他娘地睡了一次好觉!”
徐海东一觉睡了三天两夜的趣事至今仍在当地群众中流传。人们都说徐海东是个奇人,打仗奇,睡觉也奇。
三、吕氏祠,重建红二十八军
1933年9月上旬,中共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转战来到金寨县境内的南溪一带,与中共皖西北道委和红八十二师会合。正在发高烧、咯血的红二十五军副军长徐海东被送到葛藤山红军医院治疗。
9月10日,敌人调集7个师,以南溪为目标,合围红军。徐海东接到了军长吴焕先要他回军部的通知,便不顾病痛,冒雨骑马赶回军部,商讨对策。
面对突变的军情,9月26日,省委书记沈泽民在关庙大埠口附近主持召开省委会议,决定省委率红二十五军立即返回鄂东北。
10月2日黎明前,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由黄土岗向南至四道河之间强行通过潢(川)麻(城)公路时,遭敌三十一师九十三旅猛烈火力的阻击。沈泽民、吴焕先率2000多人向南突破了敌封锁线。徐海东及后续部队被截断在路东。面对敌人猛烈的火力,红军部队被迫在野地里东奔西跑,一时陷入混乱。
在此危急时刻,徐海东拖着病体,由两个人架上了附近的猴子山。他拿望远镜四下看了看,又听了听枪声,果断地命令号官吹集合号收拢部队。接着,徐海东通知连以上干部开会,分析敌情,确定了转移的行动路线。
随后,徐海东指挥部队扼守山口,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傍晚时带领部队向东折回,顺利回到了南溪。
徐海东返回南溪后,在吕家大院找到了皖西北道委。皖西北道委鉴于红军和根据地遭受严重损失,于1933年10月11日,在南溪吕家大院的吕氏祠召开会议,分析当前严峻形势,讨论武装建设和斗争方针等问题。决定重建红二十八军(红二十八军于1933年1月初建,4月并入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郭述申,下辖八十二、八十四两个师。原皖西北的红八十二师建制不动,第八十四师由未过潢麻公路的部队组成,共2300多人。会议还根据徐海东的提议,制定了不打消耗仗、不与敌人硬拼,积极向外线游击,寻机歼灭敌人,夺取武器,补充红军的方针。
四、熊家河,发动自做冬装
1933年10月下旬,徐海东率领红八十四师来到熊家河地区(今金寨县全军乡境内),当时条件十分艰苦。11月初,在二路游击师的配合下,红八十四师在熊家河附近的石门口歼灭敌独立四十旅一个团,俘虏1000多人(教育后释放),缴获长短枪800多支、迫击炮3门、大衣700多件,部队装备才有所改善。
11月下旬,红八十二师与八十四师在熊家河会合。时值冬季,大部分红军战士仍然只穿着一身破烂不堪的单衣。而部队全部家当只有13块大洋,部队如何过冬这个急迫的问题摆在了徐海东的面前。
这时,侦察员前来报告:驻段集的敌人刚刚运到了一大批布。徐海东大喜,立即率领一个团,于12月14、15两日长途奔袭吴桥、段集。紧接着,又根据赤城县委送来的情报,率部攻进黎家集。这三仗歼敌500多人,缴获棉布600多匹、棉花1000多公斤;接着占领了叶集,又获得大批物资。
虽然有了布匹和棉花,但仍存在两大难题:一是棉花不够,人均仅0.5公斤左右;二是裁缝太少,全军女同志只有30多个,还有部分不会针线活的。
为解决这两大难题,徐海东发动大家提建议、想办法。供给处长综合大家的意见,提出了做棉裤时,只在裤子膝盖以上薄薄地絮一层以解决棉花不足的建议,得到了徐海东的赞许。针对会裁缝的人太少的实际,徐海东决定从各班抽几个手巧的战士,办缝纫培训班,大家动手自己做冬装。
第二天,徐海东和郭述申专门召开干部会,动员大家做冬装。徐海东针对部分同志怕做不好针线活浪费布的想法,动容地说:“我就不信,他娘的,男人只会穿衣,不会做衣。我看男子汉除了不能生娃娃,什么事情都会做!那城里的好裁缝是男人,饭馆里的好厨子也是男人。你们听着,明天就办训练班,选些心灵手巧的战士来,干部也要参加。谁要做不成棉衣棉裤,叫他娘的光屁股!”
会场上响起了一片笑声,在笑声中大家统一了认识。
接着,徐海东又提出要求:“做就要做得好看,穿上整齐像个兵样。”他对供给处长说:“把布染好搭配好,灰布发给一个团,蓝布发给一个团,那样做出来的衣服穿起来才会整齐一致呢!”
就这样,从师长到战士,拿枪的手都飞针走线,村子里的妇女也组织起来帮着做棉衣。不几天工夫,整个部队全部换上了新装。
五、打伏击,一天连胜两仗
红二十八军在熊家河地区以深山为家,十分艰苦。每个人除了背一支枪外,还“肩膀上扛粮袋,屁股后挂镰刀(徐海东语)”。粮食弹药物资补给,主要靠从敌人手中缴获。打完仗,部队宿营,靠镰刀砍树砍草搭棚。粮袋空了,靠挖野菜、采野果充饥。
为了打击敌人,多缴获补给物资,红二十八军多次袭击敌人交通运输队。因此,敌人运送粮食、弹药等物资时常出动整连、整营甚至整团的部队护送。在这种情况下,徐海东和郭述申决定出其不意、伏击护送之敌。
1934年1月10日上午,敌第四十五师一个连,押着200多民夫运送物资,由离熊家河不远的苏仙石向皂靴河前进。徐海东命令红二十八军在黄土岭和水口岭之间的险要地段设伏。结果全歼该敌,截获大批物资。
下午,敌人出动两个团从皂靴河方向赶来,企图夺回被截物资。徐海东又命令红八十四师和二路游击师分别在高家畈和铁冲附近设伏。一举将敌人击溃,缴获长短枪200多支及一批弹药。
一天连打两个胜仗,全军指战员十分振奋,晚上专门召开了庆功大会。有人做了顺口溜称颂:一天两胜,连战连胜,英勇红军,百战百胜。
六、古碑冲,伤敌旅长县长
在1934年1月10日连胜两仗后,徐海东乘胜挥师于11日又深入到河南固始县境内打击敌人。到22日,奔袭了梓柏岭、段集、王家岭、顺河店、陈集、黎家集等地,先后歼敌第四十五师一部和民团3个中队,袭扰了敌第四十五师后方。敌第四十五师追过来时,徐海东又率领红军突然跳出,南下六安县大、小马店一带,歼灭敌保安团4个连,毙敌50余名,俘敌300多人,缴枪300多支、大米100余石。
2月初,红二十八军返回赤南根据地葛藤山地区。敌鄂豫皖“剿匪”总指挥刘镇华急调在光山、潢川等地的第六十四师、六十五师到皖西北,同第四十七师、七十五师等部合围红军。2月6日,徐海东指挥红二十八军在南溪火炮岭以南阴阳山一带与敌人激战。
为避免与敌人硬拼,徐海东率红军跳到外线,在六安、固始一带开展游击,于3月初返回熊家河一带。敌人又集中第六十四师、第六十五师及第四十五师一个旅、独立第四十旅分4路合击红军。红二十八军占据有利地形与敌激战一天,黄昏后突围,南下金家寨东南的古碑冲一带,开展群众工作,发动分粮斗争。
3月10日,敌独立五旅旅长郑廷珍率一个团,由立煌县县长易智周率县民团带路,向古碑冲一带进攻。徐海东看准战机,指挥红二十八军给予敌人狠狠一击,将敌人彻底打垮。敌旅长郑廷珍负伤后率部掉头就跑,县长易智周也身负重伤被团丁救走。此战毙敌50多人,俘敌62人,还缴获大量的枪支弹药。
一仗打伤敌一个旅长和一个县长,大挫了敌人的锐气。群众笑称,这好比是一棍子敲破了两个狗头,都夹着尾巴逃跑了。
七、葛藤山,活捉敌代师长
1934年3月11日,也就是古碑冲战斗结束之后第二天,徐海东率红二十八军向西转移,拟取道葛藤山到大埠口休整。
12日,徐海东在南溪马头山附近指挥部队歼敌一个连,顺利通过了金家寨至南溪、南溪至汤家汇的公路,进抵葛藤山。考虑部队已很疲劳,徐海东决定就地休息。为防备南溪驻敌第五十四师一六一旅、汤家汇驻敌第七十五师一个旅的袭击,他派第八十四师一营占领葛藤山东南山脊,第八十二师三营占领火炮岭以北公路两侧高地,分别向南溪、汤家汇方向警戒。
部队休息不久,南溪驻敌一六一旅在第五十四师代师长兼一六一旅旅长刘书春的带领下向葛藤山发动了进攻。
徐海东判断,南溪之敌倾巢而来,已无后续力量;汤家汇驻敌距我较近,可能增援。因此,他决定占据有利地形,争取在最短时间击退进攻之敌,并歼其一部。随后,徐海东对部队进行了周密部署。
战斗打响后,敌人在迫击炮和重机枪火力掩护下,向葛藤山东南红军阵地猛攻。徐海东胸有成竹,沉着指挥第八十四师一营坚守阵地,顽强阻击敌人;同时派出第八十二师的一、二两营由葛藤山沿山脊跑步向西南佯动,到达簸石沟附近留一个排扼守阵地,以猛烈火力吸引敌人,主力隐蔽撤回葛藤山。敌人误以为簸石沟是红军的主阵地,便集中主力向其猛攻。徐海东见敌人已上钩,立即率第八十二、八十四师共4个营,连同军部机枪连、特务连,隐蔽迂回敌军主力侧后,突然发起冲锋。敌人顿时阵脚大乱,红军部队趁势全线出击。激战一个小时,将敌一六一旅彻底打垮,毙伤敌1000余人,俘敌代师长刘书春以下官兵130多人,缴获长短枪172支、子弹5万余发、手榴弹和迫击炮弹200多枚。
战斗结束后,刘书春这个“保定”出来的正牌军官俘虏,问徐海东是“黄埔”还是“保定”军校毕业的,想攀个同学套近乎。
徐海东幽默地说:“我既没听过‘保定’的课,也没有进过‘黄埔’的门,我是青山大学毕业的。”
刘书春困惑地问道:“敝人学识浅薄,不知青山大学在何处?”
徐海东手指远山近岭说:“诺,就在这里!”
刘书春迷茫四顾,仍百思不得其解。
1934年4月16日,在汤家汇豹迹岩,红二十八军再次与红二十五军合编为红二十五军,徐海东任军长,吴焕先任政治委员。同年11月6日,红二十五军离开金寨葛藤山,于11月16日从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于1935年9月16日在陕北永坪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军会师,成为长征中最先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被誉为“长征先锋”。
至今,徐海东和他的“青山大学”的故事在大别山仍传为美谈。大别山人民以徐海东这位从“青山大学”走出来的大将引以为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