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义生于1892年,卒于1957年,享年65岁,他是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乌江镇平原村人。张克义的父亲张黉生有四个儿子。张克义排行老二,他大哥名叫张克猷,三弟张克举,四弟张克昌。张家是个大户族,父亲张黉在当地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
1937年,45岁的张克义已经是两个儿子的四口之家了,他不在平原堡子内住,而是常年住在离堡子两公里开外的大湖滩。这个大湖滩滩大水多,人烟稀少,到处溪流淙淙,蒿草遍地。一般情况下没有多少人驻足这里。张克义在大湖滩有一院简陋的民房,共六间屋子,全是用垡皮(草皮)垒建起来的。附近开有五、六亩荒地,每年种些小杂粮、蔬菜之类。他给当地大财主赵万年家当包油匠(榨油工),每月所得到的报酬也只不过是几斤清油,再把清油变卖或兑换成粮食,一年四季就这样靠种几亩薄田、给人打长工来养家糊口,维持生计,家庭生活十分贫困。
1937年8月的一天晚上,大约是十一点钟左右,张克义听到有人喊门,随即起床走出屋子去看个究竟,当他走出屋子时,看到一个蓬头垢面、穿着褴褛的小鬼站在街门外,经过询问,得知这个小鬼是被马家军打散的红军。就急忙让小鬼进了屋子,这个小红军名叫王安贤。
当时,张克义大哥张克猷是当地的保长。张克义收留红军的事,张克猷自然知道。平时,张克猷与张克义哥俩有些隔阂。但在收藏红军这件事情上,大哥张克猷却给张克义提了许多醒,操了许多心。
就在张克义收留红军王安贤没过几天,张克猷就听到县民团来人“清乡”,搜捕流落的西路红军。他即可给二弟张克义送去了口信,让他把收留下的王安贤藏好!民团“清乡”人员并没有放弃大湖滩这个不毛之地的搜索,直至折腾了半日,也一无所获。原来,张克义他是把王安贤藏在了离垡皮房子不远的一个叫柳墩湾的地方,柳墩湾是张克义家放干草柴禾的地方,他家在大湖滩割下的青草晾干后打捆都放在这里。他每次都把王安贤藏在草垛里,白天,王安贤在草垛里避难,夜间他又把王安贤领回自家后院的草房里御寒。在张克义的掩护下,王安贤一次又一次地躲过了马家队及民团的“清乡”劫难,幸存了下来。
张克义把王安贤收成了义子。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张克义把村子里别人家的牛羊寄养在自己家里,让王安贤在大湖滩上放牧,以此挣点零花钱家中度用。王安贤的四川人口音浓,为了他的安全,张克义让王安贤装作哑巴不说话,每次放牧碰到村子里的人,王安贤都是一阵“呜呜呀呀”、比比划划,村子里的人也就当真是个哑巴。当有人问及王安贤的来历时,张克义一家人都说是拾下的一个哑巴孩子,给家里干干活儿,消除了其他人的猜疑。就这样过了几年,“清乡”搜捕红军的风头也过去了。
为了一家五口人生活,张克义又把王安贤引荐给当地地主张积德打了几年长工。到1942年,张克义又为其做媒,王安贤与平原沙墙湾(现平原村十社)张富贵的姑娘结成眷属。
张克义生前有两个儿子,现在,他的四个孙子都是当地的富户,其孙张建魁原是乌江镇乃至全区有名的砖瓦建材企业老板。
(根据张克义82岁侄孙张仁魁口述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