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巾帼英雄•永垂青史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从来没有哪一支军队像红四方面军那样拥有众多的女兵,最多时达10000人。这些出身贫苦农家的女孩子大都是在1933年11月到1934年9月间,红四方面军取得反“六路围攻”战役胜利后,随着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走进红军行列的。这些原来分散在川陕各县的妇女干部组成“妇女运输队”,每个人要背4支步枪、一箱迫击炮弹,穿荆棘、攀陡崖,为部队抢运物资弹药。久而久之,就组建了妇女独立团,从团长到号兵,全部是清一色的女战士。此外,总供给部下属的妇女工兵营、粮食局、被服厂、军医院、运输队,总政治部下属的新剧团和各军、师的宣传队,都有许许多多英勇能干的红军女战士。宣达战役胜利后,达州有5000多妇女组成浩浩荡荡的运输队伍,将战利品从达州运送至通江苦草坝。万源保卫战中,一大批妇女冒着枪林弹雨,为战士送饭送水,抬伤员,奔波于后方与前线,涌现出了龚发秀这样的支前模范。红四方面军长征时,其中的女红军达1万人,大部分牺牲于长征途中。会宁会师后,1800多位女红军随军渡过黄河,编入西路军,1300多人组成妇女抗日先锋团,其余分布在供给部、医院和剧团。西路军在河西走廊战败后,1800多名女红军几乎全军覆没,悲惨至极,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留下最为悲壮的一页。
王定国(1913—),四川省营山县人,中国社会活动家,革命家谢觉哉的夫人。十几岁当妇女独立营营长,女扮男装上战场。长征中担任文艺战士,三次爬雪山过草地。西路军战斗中,任前进剧团演员,右腿两次中枪,天冷流血冻成冰也不啃一声。西路军战败后被俘,历经生死磨难才逃出。1937年后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管理科科长。1946年后,任延安市妇联主任、中央法制委员会党支部书记。建国后,任最高人民法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是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9月,被评为双百人物之一。
何莲芝(1905--1980年),万源丝罗乡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赤卫队分队长、万源县游击队长、中共万源县委妇女部长,长征中担任过红军连连长。1937年夏,与董必武在延安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即国务院)法治委员会办公厅秘书,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代主席董必武秘书。
王新兰(1924---), 原名心兰,四川宣汉县人,系王维舟侄女,肖华将军夫人。6岁送过情报,9岁参加红军,11岁随红四方面军长征。长征中,她身背一条线毯,腰别一把横笛,手拄一根木棍,一路歌唱、吹奏,为大家加油鼓劲,成为长征路上年龄最小、最可爱的女红军。曾任红四方面军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员、八路军115师政治部新闻电台台长、115师政治部秘书处机要秘书、总政治部机要科副科长、总政治部专家工作室主任、总政治部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军委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兰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兰州军区后勤部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85年12月离休。
赵明珍(-2005年),四川达县人,1932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湖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顾问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0月3日在武昌逝世,享年89岁。
马奎萱(1912—2000年),原名苏光明,开江广福人,王维舟夫人兼机要秘书。1931年参加川东游击军,任妇女协会组织、宣传员。1933年11月参加红军,在红三十三军经理处做宣传工作,后调医院任文书,在“反六路围攻”和“川陕会剿”等战役中,忘我工作,救治了大量红军伤员。后参加长征,历经三过雪山草地的磨难才到达延安。随王维舟驻守陇东,为抗战做了大量工作。
李开芬(1917-1999年),达州市通川区蒲家乡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方面军火线宣传队队长,中共达县县委少共、妇女部干事。1934年,调川陕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总医院万源分院工作。1936年,转为中共党员,调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0月,任西路红军妇女先锋团秘书,兼保卫营总支书记。西路军失败后被俘,九死一生逃出魔窟。积极参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国后,历任华北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国务院第四机械工业部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委。1983年,退居二线,享受副兵团职待遇。
六、文化记忆•独放异彩
在革命根据地建立、巩固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革命文化工作始终是革命斗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旗帜鲜明,规模宏大,广泛持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根据地各项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先导作用。特别是石刻标语、红色歌谣乃是两大创举。川陕苏区红军文化,是全国土地革命时期乃至现代少有的文化现象。它既是历史的见证,珍贵的文物,革命的瑰宝,又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难得的教材。当年的“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及其丰富的革命文化遗产必将为我们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楹联标语。红军石刻标语,楹联在市境内保存完好的有300余幅,占川陕苏区石刻标语、楹联的三分之一,分布于各地岩壁、渡口、要隘道口之旧石碑、石碑坊、石柱、屋基石、墙壁、古建筑等物体上。其中红三十军政治部旧址(达县梓潼乡)石刻门牌对联“斧头辟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征集;“赤化全川”岩刻标语每字高5.5米、宽4.7米,数十里外清晰可见,众称“世界石刻标语王”。这些标语、楹联不仅对青少年进行革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教材,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有的被列为国家、省和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歌谣。不仅数量多,而且是过去时代从未有过的崭新的歌谣,深刻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革命斗争生活,表现了根据在军民的战斗豪情和高度的思想觉悟,生动地记录了那一段难忘的光辉史册和巨大的社会变革,也真实地抒写了人民大众的情感倾向和政治态度。如《妇女运输歌谣》:“大巴山高白云飘,山高坡陡行路难。妇女组成支前队,人人有付铁脚板。背炸药,背子弹,背粮食,背伤员。来来去去象条龙,枪林弹雨打不断。军民齐心打白匪,前方后方一线连。背上一背拥军情,背回捷报处处传。”这些史诗般的红色歌谣,人民不会忘记,它成了我们研究那一段革命斗争史和革命文艺创作的珍品。
演出活动。红四方面军入川不久即成立“兰衣剧团”(“兰衣”即为穷人服装)。以自编自演新剧为主,群众称“新剧团”。1933年5月,剧团发展到50人。同年8月,“兰衣”剧团与省苏维埃政府社会文化科新创的剧团合为“川陕省工农剧团”,简称工农剧团。宣达战役后,剧团从达县等地挑选10余名中小学生,人员增到180人。分设音乐、演出、布景等股。红军各师、团都成立宣传队,每次外出宣传5天或10天。县以上设经常宣传队,10余人一队,每县3至5队。区以下设临时宣传队。
新闻宣传。川陕省委、苏维埃和红四方面军为使每个战士、干部成为能宣传、会打仗的能手,提出“在做一切工作的时候,宣传工作要打先锋”,出版发行各种报刊杂志、学习材料、抓新闻宣传。红军入川刚满40天,川陕省委创办《川北穷人》报,后改为《共产党》为省委机关报,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报《苏维埃》,西北军区政治部机关报《战场日报》,1933年9月改为《红军》报,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机关报《赤化全川》,川陕省少共省委主办《少年先锋》,川陕省总工会主办有《斧头》,红四军政治部主办《红旗》,红三十军政治部的《红星》,红九军政治部办的《不战不休》,各军、师部办有《捷报》、《胜利》、《红军画报》等都具有各自的风格,特色。报刊版面美观大方,内容丰富。影响较大的《川北穷人》虽是土纸,手刻、油印、八开、单面两版、从形式到内容都很有特色。
兴办教育。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维埃政府重视教育,号召群众学科学、学文化、讲民主,保障青年劳动群众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兴办各种学校。川陕苏区的学校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识字班,识字班是实行免费普及的义务教育,当时普及的是列宁学校,分初级、高级、中级班。初高级属初级小学,中级班相当于中学。红军解放万源后都即行开办列宁小学。列宁小学规模大小不一,小则几人,多则几十人。招收6至14岁男女儿童。川陕苏区还广泛开展义务教育,办识字班、读报组,工厂、矿区和乡镇,纷纷办起业余工余学校,识字、写字和唱歌,提高广大工农干部群众的文化知识和政治理论水平。二是革命干校,旨在培养各种革命干部的学校。当时有党校、苏维埃学校、红军大学、彭杨军事学校、团校、妇女学校、红色卫生学校等,培养专门人才,提高干部水平。
兴办医院。红军人川后,提出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方针。1932年12月下旬,红四方面军在通江泥溪场将总指挥部医院改建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野战总医院。1933年8月11日在万源新场坝召开红四方面军医务工作会。营渠战役后总医院迁王坪,设5个分医院。10月底,总医院抽调医务人员新成立一个军医院、3个师医院、9个团的医务所。政治部主管院内一切行政事务,主任张琴秋(后余立清接任)。1934年夏,红四方面军在反“六路围攻”中,在万源的丝罗乡白果坝和梨树乡学堂溪分设红军医院。红三十三军医院为配合坚守花萼山阵地部队设立。设有中西药房、手术室等,占用的民房约400平方米。
红色景点。在达州,川东游击军和红军战斗工作的遗址遍布各地,大小共有500多处,现保留下来的石刻标语300多处,分布于各地岩壁、渡口、要隘道口之旧石碑、石碑坊、石柱、屋基石、墙壁、古建筑等物体上。革命文物极为丰富,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刘伯承、徐向前、李先念、张爱萍、王维舟等老一辈革命家血与火的光辉历程。现有传播革命火种的圣地蒲家英烈园,四川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诞生地宏文校“工”字楼,固军坝起义旧址李家俊故居,川东游击军指挥部,渠县苏维埃纪念馆,“中国红色第一街”石桥列宁街,“中国红色第一联”梓潼石刻标语,峨城山战斗旧址、宝塔坝战斗旧址、大面山阻击战旧址,红33军成立纪念碑,“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王维舟纪念馆,张爱萍故居,等。这些遗址,印记着革命的光辉足迹,寓意了一种灿烂的文化和伟大的精神,值得保护、修缮,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景区。
七、红军精神•光芒永放
1934年11月1日至9日,红四方面军在赤江县委驻地,即今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毛浴镇召开了规模空前的党政工作会,到会代表800余人。这次会议,将全军各部队军训时的训词进行了规范,统一为“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并庄严地举行了以“训词”为基本内容的军训宣誓。为便于广大指战员对这一训词的深入理解,红四方面军印发了一个《说明》,其全文如下:“智”是学习,有阶级自觉有深刻的政治认识,深湛的军事知识和战斗经验,学习无产阶级的一切聪明;“勇”是勇敢,敢于牺牲,勇于吃苦耐劳,有百折不回的精神;“坚定”,有克服一切困难艰苦环境的决心,在任何困苦之下绝不动摇,钢一样的坚,泰山一样的定,为革命斗争到底;“排难”,排除一切困难,有克服任何困难的决心,决不在困难面前投降;“创新”,有创造性,有创造新局面、新苏区,挽回战局,创造新的战术战略等;“团结”,在共产党正确的领导之下,千万人团结如同一人的奋斗协同一致的努力;“奋斗”,就是坚决向前冲,努力猛进百折不回;“不胜不休”,即是不消灭刘湘,不赤化全川,不实现苏维埃新中国,不打倒帝国主义,就誓不停止的意思。这个“训词”被后人称为伟大的红军精神。
80多年过去了,重温这一“训词”,它仍然散发着强烈的现代气息。它是昨天的也是今天的,它是陈旧的也是新颖的,它属于川陕更属于全中国,它已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创造幸福、实现理想而奋力拼搏的精神源泉!
结束语——
固军风暴天地惊,川东游击军阀震。 向前大军越巴山,苏区人民热血腾。 营渠宣达扩红军,保卫万源出忠魂。 八万儿女疆场去,五十将帅青史存。 血染巴山哭苍生,英雄壮歌河西闻。 石刻歌谣今尚在,犹听当年训词声。
(本文作者系根据作者在“巴渠大讲坛”的讲座整理而成,有关史实和数据以党史部门为准,本文只作参考。)
(作者:龙克,本名龚兢业,2016年4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土地革命时期全国主要革命根据地研究专家研修班学员,系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四川省秦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达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理事。现任职四川省达州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