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旖旎、川黔边区物资集散地的付家大院四合院。
暗藏在“福、禄、寿、喜”中的窗棂字符“抗战”。
暗藏在“福、禄、寿、喜”中的窗棂字符“建国”。
付家大院破旧吊脚楼外,土坯围墙早被风雨剥蚀。
一组由苗岭山寨能工巧匠、巧妙制作于70多年前的抗战窗棂字符,今年3月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悄然发现。
这组抗战窗棂字符,是座落于秀山清溪场镇龙凤村付家大院的吊脚楼上,在厢房窗花中,“福、禄、寿、喜”四个大字镶嵌在窗花主体上,更巧妙的是,还暗藏“抗、战、建、国”四个字,堪称一绝。
70多年前的抗战窗棂字符,显示当年全民抗战、同仇敌忾的决心。
激情岁月:能工巧匠表抗日决心
3月18日,春光明媚、油菜花香,我们慕名前往。沿着国道326线,往隘口方向行走,到达龙凤村。
古宅“付家大院”呈现眼前,付家大院这个破旧的吊脚楼外,土坯围墙早被风雨剥蚀,垮塌了,而木格窗花保存完好。在厢房窗花中“福、禄、寿、喜”四个大字被能工巧匠镶嵌在窗花主体上。更巧妙的是,“福、禄、寿、喜”四字正中央还暗藏“抗、战、建、国”四个字,在当地堪称一绝。若不仔细看,不易发现。
在院落的一角有一棵比四合院年代更久的枫香树,直径需要四个成年人手牵手才能合抱。
“我还在小的时候,只有这个‘四合院’,还没有旁边的吊脚楼。后来,付原松的生意越做越大,为招待远道而来的贵宾才新建吊脚楼。”年己八旬的杨健生老人说。
当年付原松在修建吊脚楼厢房时,专门到孝溪乡请一个叫陈志荣的文化人设计图纸。又寻找能工巧匠,按照图纸修建。由寨踵村石老满和大寨村老杨头2位木艺高超的大师负责修建,经过半年多时间,这些字就被两位木匠巧妙拼上去。
如今,“抗、战、建、国”4字,暗藏在“福、禄、寿、喜”中的窗棂字符依然健在,而房主人和匠人早已仙逝。她们在向人们讲述,当年抗日烽火燃烧在边城苗寨的激情岁月。
付家大院:早年川黔边区物资集散地
付家大院,是一座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古屋,由二十余间木房组合而成。从龙门进入,多间木房组成一个正方形院子,老辈们称为“四合院”。在大院里有一棵比四合院年代更久的枫香古树,直径4个成年人合围。这棵参天古树茂盛时期近百米高,它见证着付家的兴衰。
付家祖先原来在贵州经商,为扩大经商范围,从贵州小井搬至清溪镇龙凤村,在这里定居。付家大院在两百多年前为野生竹林。付家祖先决定搬迁到这里后,准备在此处修建房屋。砍伐竹子时看见一棵枫香树笔直生长,树叶通红似火,不忍砍掉,就把枫香树移栽到院角。
随着年代推移,付家生意越做越大,上至贵州沿河、下到湖南常德等地。主要经营:棉花、油、盐、包谷酒……那时正值古树茂盛时期,许多村民都说是古树保佑付家发财的,络绎不绝来给枫香树上香、烧纸、挂红布,希望也能发财。
1949年解放后,经商带来的效益越来越小,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家族的发展,付家大院逐渐破败。付家大院的木房全部以卯榫加固 ,每扇窗都有窗花,堪称一绝。
据当地老人介绍,付原松一直做生意,走南闯北,消息来源广,见过市面,看到、听到日本鬼子残暴行径,才悄悄在窗花中暗藏“抗战建国”的字样,以此方式表达抗日决心。
现偌大的四合院只有两位花甲老人居住。“木房子住起来舒适,大半辈子都住过来了,现在我想一直住下去,虽然这房子很破旧了,但自己住起舒适就好。”其中一位老人说。
付原松后辈亲人付吉全说:“原先这房子还要大些,是个大院子,很有名,当地人都晓得。解放后,解放军的柳支队剿匪时还住在他家一年多,说明付原松是一个开明士绅。”
“在文革时期,像‘福、禄、寿、喜’这些字属于文化大革命时的‘破四旧’,是不允许存在的,必须要铲掉。”杨健生老人说,就是因为窗花中还藏有抗战建国四个字,当时民兵连长不准人们乱来,才得以保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