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到处留下了革命领袖和老革命家战斗的足迹。1947年,当国民党23万大军围困陕北,进犯延安之际,习仲勋根据毛泽东、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率部进驻吕梁,出色地完成了统筹后方、支援前线的任务,为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在吕梁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他伟大的老革命家风范让老区人民永远难以忘怀。
战略转移
1947年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前委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召开扩大会议,研究讨论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战略反攻问题。习仲勋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一致同意毛泽东提出的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部署。为加强陕甘宁边区的统一领导,会议决定晋绥军区重新并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贺龙任司令员,习仲勋任政治委员。7月31日,中央军委批准以彭德怀、习仲勋、张宗逊、王震、刘景范5人组成西北野战军前委,彭德怀为书记。同时任命彭德怀为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习仲勋为副政委。
习仲勋回忆说:会议开始当天,毛泽东首先讲话。他开宗明义地告诉大家,原来计划把陈赓纵队调到陕北来,同西北部队集中作战,前天中央几个同志同彭总、仲勋、贺龙、陈赓在一起又作了研究,考虑到西北的粮食困难,又考虑到陈赓率部南进豫西、陕南更有利于从外线钳制胡宗南军和配合刘邓军出中原,因此决定陈赓率部南渡黄河作战。这样一来,陕北战场只能依靠彭总独立作战,今年只能削弱胡宗南,到明年七月可以造成消灭他的条件。边区在军事上和财政上主要依靠晋绥,今后更加如此。因为战争使陕甘宁边区的地方和人口缩小了,所以决定晋绥、陕甘宁两区合并,由贺龙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的资格统一指挥,解决统一后方、精简节约、地方工作三个问题。毛泽东还首次提出了对蒋介石的战争用五年来解决的设想。
7月22日,习仲勋、彭德怀、贺龙及西北局副书记马明方、西北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贾拓夫等,围绕陕甘宁、晋绥两解放区的地方工作和西北局工作及土地改革、财政经济、后勤供应分别作了发言。习仲勋特别对边区土改中出现的问题谈了自已的看法,提出对土改中损害中农和民族工商业利益、乱斗乱打、抓“化形地主”等偏向应该纠正,否则对战争和发展经济都不利。习仲勋对把晋绥和陕甘宁边区合在一起,统一后方,表示坚决拥护。以至后来谈起此事时还说:“不合,仗难打胜。没有这个会议,前方后方不能一体化。会后就一体化了。前方打仗,俘虏带回来也有了地方。兵员补充、粮食弹药都靠晋绥。没有两区统一,就不可能取得只经一年又一个月就收复延安的胜利。”
8月中旬,中共中央军委为迷惑敌人,掩护西北野战军在榆林以东集结待机,指示贺龙、习仲勋立即部署在陕北的机关迅速移往黄河以东,制造主力东渡的假象。于是贺龙、习仲勋率中央西北局、边区政府和联防军机关,冒着风雨,开始东行。果然,胡宗南以为中共首脑机关正在“逃窜”,下令各部“迅速东进,勿失此千载良机。”8月18日,贺龙、习仲勋率部刚渡过黄河,胡宗南的部队就追到西岸,隔河打炮,激起阵阵浪花。彭德怀抓住这一机会,在沙家店地区指挥西北野战军歼灭了胡宗南集团主力之一的三十六师,成为西北战场转入战略反攻的转折点。
贺龙、习仲勋率部渡过黄河后,西北局、联防军和边区政府机关就近驻在临县沙垣、南圪垛村一带。当时,以叶剑英、杨尚昆为领导的中央后委机关也住在临县。临县有良好的革命基础,是晋绥边区的中心地带,又与陕北隔河相望,住在这里既便于与中央后委机关相配合,又便于与陕北相呼应。
习仲勋在长期艰苦的战争年代,烙下了关节炎。渡河时,冒着狂风大雨,致使关节炎发作 ,刚下马就倒在地上站不起来,工作人员将他扶回了房间。当时,贺龙住在沙垣村,习仲勋住在南圪垛村。习仲勋同志不顾病痛,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支援前线
贺龙、习仲勋刚到临县,毛泽东便发来电报:请你们迅速分赴各县大力动员粮食,只要有7千至1万石粮食,即可保障作战计划之完成。8月27日,中央军委又发来急电:野战军南下,已无粮携带,着从速令绥(德)延(安)两地区沿途筹粮。9月20日,中央军委又指示贺龙、习仲勋在20天内动员两万石粮食及棉衣、鞋袜送达陕北。同时要求一个半月内,为西北野战军南下准备所需军费。粮食、物资成为西北战场能否胜利的关键。
当时,西北野战军约6万人,中央机关和陕甘宁边区各机关、部队学校约2万人。这8万人每月至少需粮1.6万石。这一年,又遇晋绥地区遭灾,粮食不能自足,晋绥军区部队和中央后委机关都很困难。在此情况下,筹粮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他们首先着手解决财经工作问题。在小河会议上,由于当时部队的军服和口粮都很紧缺,人们对原来陕甘宁边区的财经工作提出了尖锐批评。为了全力支援前线,贺龙、习仲勋、林伯渠、王维舟、贾拓夫等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边区政府领导共同研究,迅速实行了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财政经济的统一。成立了统一的西北农民银行和西北贸易公司。在军队供给上实行统筹统支。财务部门和供给部门合并,做到财供统一。9月下旬,西北局在临县沙垣村召开了财经会议,认真总结了半年来边区财经工作的经验教训,为解决边区的财政经济困难提出了新的对策。10月中旬,在回河西之前,习仲勋同贺龙、林伯渠来到晋绥边区的首府蔡家崖,举行了陕甘宁、晋绥两区领导人联席会议,具体研究了两边区的财政经济问题。边区卓有成效的财经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前线,为全国各解放区作出了表率。
习仲勋与贺龙领导各级人民政府动员、组织了由部队、农民、学生组成了庞大的支前队伍,从晋西北、晋中、晋西南以及其他解放区调运了大批粮食到陕北。1948年5月31日,贺龙在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上报告说:“河东的抗勤任务,超过了抗日战争的总和。在榆林战斗中,第一、二、六、九、十分区都动员群众背粮。仅临县3个乡就动员了69万人次,其中妇女32万人次。”当时的筹粮、送粮,确实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
为了及时筹集到部队所需的物资和经费,贺龙、林伯渠、习仲勋商定,将陕甘宁、晋绥的土特产运到边界地区,让商人们贩往国民党统治区出售,换回所需的钱和物资。由于战火连天,长途贩运的困难可想而知。他们安排两个骑兵团,分赴关中和晋南。同时配置两部电台,直接同联防军司令部联系。两个骑兵团,整整一个月艰辛奔波,一直到1948年2月才结束了这项特殊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