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和给大家讲的第五个故事是:青衣江水下桥,这是最有创意的桥,那是1935年5月的往事。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以后,火速向北移动,击溃了川军杨森部队的堵截,经过天全,来到四川中部的青衣江边。敌人正准备炸毁江上的浮桥,阻止红军过江。红军前卫部队一个猛冲,吓得敌人全盘撤退,连船上安装好的炸药都没来得及点火,浮桥就被红军占领了。工兵连仍随前卫红一团行动。红一团团长杨得志、政委黎林向我父亲传达了刘伯承总参谋长的命令:一定要保证部队顺利过江。一方面江边聚集战友愈来愈多,另一方面敌机不时来骚扰轰炸把刚架好的桥破坏掉,群策群力、父亲灵机一动不妨在水中架设一座隐蔽的桥。于是在老桥处,依然放一些工兵佯装架桥,吸引敌机;但大部队找到合适的地方,也是用竹排、竹篓、篾绳快速修建隐藏在水下30公分的水中桥。当然,建水中桥也是困难重重,但难不倒红军指战员,再次如期完成任务,也是最有创意的桥梁!
最后,红军后代王太和对与会者说:这些小故事很多很多,鉴于时间关系,以后有机会在给大家分享。这些故事就是红军精神的体现,英勇的红军工兵在长征中做出了最大的牺牲,战胜了人类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任务。如今,红军长征的过程已经远离我们了,但是红军的精神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继承的。红军把人间的苦吃尽了,才让我们过上了太平的幸福日子。我们绝不能忘记他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讲红军长征的事迹,就是想说明:我们中华民族如果没有红军的牺牲精神,我们这个民族就是一个不完整的民族;如果我们年轻人忘记了曾经为中华民族崛起而牺牲的先烈们,我们这个名族就是可悲的民族。所以,希望中国年轻的一代人不忘初心,要学好科技知识,走好新的长征路。只要国家强大了、民族强大了,中国人民就不可能再受到列强的欺负!
链接:王耀南生平简介
王耀南,男,江西省萍乡人。1911年冬,王耀南出生在江西上栗一个手工业鞭炮世家,少时家贫,随父到安源煤矿做童工,1923年参加安源第一个儿童团,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秋收起义,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爆破队副队长、工农红军总部工兵连连长(1930年6月,朱总司令亲自批准组建的中央红军的第一支工兵部队)、红军大学工兵主任教员、军委作战科员兼工兵营营长。在抗战时期,先后担任八路军115师工兵主任兼工兵营营长、129师工兵主任并代理28团团长、晋察冀军区工兵主任兼第五团团长、晋察冀军区第一、第三、第四、第十七军分区的司令员。在解放战争时间,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工兵主任、华北军区独立第四旅旅长。解放后,担任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华北军区工程兵主任、中央军委工程兵副参谋长、副司令员、顾问。
王耀南同志于1933年荣获二等红星奖章、1934年荣获红旗奖章、1955年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并被授予少将军衔。
王耀南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身经百战,五次负伤,战功卓著。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兵之父、工程兵的创始人之一,有“工兵王”、“地雷王”、“爆破王”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