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位于伏牛山和桐柏山余脉交会处,抗战时期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所在地,是新四军二、四、五师发源地,刘少奇、李先念等六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上百位将军在此工作和战斗过,素有“小延安”之美誉。省道S334路、商桐路呈“十”字型交汇通过,新(蔡)(泌)阳高速横贯全境,高速下路口距镇区不足1公里。与京港澳、阿深、上荣高速及G107、G312国道互通互连,城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红色竹沟名扬四方
近年来,确山县竹沟镇坚持传承红色文化、唱响红色精神、挖掘红色内涵、打造红色名镇,红色竹沟曾先后迎来胡锦涛、朱镕基、李克强、汪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视察并指导工作。
今日的竹沟,早已走出了“老区即是穷区”的窘境。在大力实施脱贫攻坚的进程中,竹沟镇坚持不懈地实施城镇化带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经济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之路。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河南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特色乡镇”、“河南省双十佳乡镇”、“河南省旅游景观名镇”、“ ‘金铜山’国家高香气优质烟叶种植基地”、“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河南省卫生乡镇”等荣誉称号。
近三年来,竹沟集镇进行高质量整体设计规划,不断拉大集镇框架。投入1600多万元对镇区10条道路进了硬化改造,配套了排污设施;建成占地20亩湿地污水处理设施两处;安装路灯191盏,栽植绿化树936棵,绿化带560平方米,铺设沿街花砖1.7万平方米;投入500余万元实施安全饮水工程53处,铺设自来水管网15万米,解决8500多人安全饮水问题;投资180多万元购置了城乡环卫设施,完善了服务网络等;投资200多万元高规格建成了新区人民文化体育广场;对411公路集镇段2500米护栏更换安装,仿古街区改造、老区街道升级改造等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竹沟镇确立了“旅游强镇”的发展战略,借助红色旅游的引力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红色旅游的补充,做活红色游、生态游、乡村游。打造“提琴之乡”,成立了提琴协会,目前竹沟人生产的提琴占国内提琴产量百分之六十,纯手工制作的“提琴产品”受到广泛青睐。做活特色种养业,连续七年被市政府授予“烟叶生产先进单位”,是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之一,形成了一个集山羊养殖、育肥、梳绒、中转为一体的产业链,原生态饲养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确山黑猪”肉质鲜美,广受欢迎。
生态良好和谐宜居
竹沟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把生态理念贯穿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打造和谐宜居的美丽竹沟。立足红色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主导产业培育,制定了《确山县竹沟镇总体规划(2014—2030)》,合理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等空间布局。
针对总体规划提出的“保护一个老区、改造一个旧区、建设一个新区”发展目标,竹沟镇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传统的“老区”进行保护性开发,使街道、建筑、景点的布局与红色旅游相吻合,体现了历史风貌和人文价值,实现了景城融合;对商贸为主的旧区,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重点改造脏乱差的面貌,打造了环境优美的经营环境;对规划新区,以打造美丽宜居为主线,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拉大框架,规范道路,强化街区管控,切实提升城镇品位。
实行严格的天然林保护措施,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完成了村庄布点规划,科学确定了中心村和需要保留的特色、传统村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实施以改路、改房、改水、改圈、改厕、改灶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坚持保护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体现农村特色,保留乡村风貌,着力打造了一批富有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竹沟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黄石头庄列入“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鲍棚村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美丽乡村”。
传承文明提升品位
竹沟镇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记录,对境内的12处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省级各有1处),划定了保护区域,实行严格管控,确保了文物得到较好的保护。发源于竹沟的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山铁花”得到了活态传承,近年来多次应邀在祖国大江南北演出,央视《远方的家》栏目进行过专题报道。
为弘扬红色文化、打造红色产业,竹沟镇实施了竹沟革命纪念馆扩建工程,修复了延安街的历史风貌,深挖红色旅游的内在底蕴和个性特色,红色革命传统文化得到了弘扬。竹沟革命纪念馆成为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至目前,全镇旅游从业人员 4000多人,建有农家乐宾馆147家,观光农业、采摘农业方兴未艾。竹沟镇生产的提琴不仅享誉国内,而且打入欧美、西亚市场,年出口创汇1000余万美元。全镇每年种植烟叶8000亩、中药材1.5万亩。竹沟作为中原地区最大的生态羊保养、繁育基地,已达到了每年外销山羊150万只的规模,全镇山羊产业每年收入在2亿元左右,解决了6000余当地农民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