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安徽定远2016年10月9日电(常成)2016年10月3日早晨7:30从定远县城出发,沿着040县道一路向南行进了约30公里,于上午8:30到达定远县大桥镇三官村湾杨组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暨刘少奇旧居。进入三官村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门楼,进入门楼约500米,一座跨大桥连接这方红色土地,这处重要的革命遗址位于风景秀美的小村庄,一条河流环绕,三面临水,树木掩荫,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战略优势非常明显,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刘源上将为旧址题名。
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为三进院落,共有35间房屋,曾被新四军征用作江北指挥部过渡用房。院落每进10间排列,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有厢房2间,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有厢房3间。刘少奇当年居住在第三进,房内设屏帐遮挡后门,院内设置机要室,配备电台和发报设备。第三次中原局委员会议在第二进院内大厅召开,为会议服务的工作人员和警卫人员100余人。会址所在地东、北、西三面环河,北侧的池河河道上架设吊桥一座联通对面河岸,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可靠的安全性。
2011年6月30日,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暨刘少奇旧居正式修复对外开放。旧址在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前提下,保存有刘少奇当年睡过的床和其他工作和生活用品十余件,被滁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定远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决策,并且撤销了王明为书记的长江局,组建以刘少奇同志为书记的中原局,发展华中的历史重任落到了刘少奇同志的肩上。
刘少奇同志主政中原局之后,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建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案和大力发展抗日武装力量的重大决策,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纵横捭阖,充分体现了刘少奇同志卓越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军事指挥才能。
刘少奇在皖东,深入基层,倾听部队士兵和工农群众的呼声;他连续召开三次中原局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向东、发展苏北”的战略方针;主张华中地区各级党的组织必须独立发展自己的抗日武装力量,独立自主的组织抗日游击队和自卫军,迎头疼击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只有放手发动群众针锋相对的开展反“摩擦”斗争,敢于争取反“摩擦”的胜利,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也才能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刘少奇确立的这一系列的战略战术,为华中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刘少奇故里管理局局长、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馆长罗雄向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纪念馆赠送了《党风楷模刘少奇》党课课件、《花明楼诗抄》、《中华正气歌》等红色文化研究成果,并真诚邀请杨维林馆长前往花明楼参观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刘少奇同志故居;长沙大红陶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业务经理郭戌君受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长沙市政协委员、中国红瓷器发明人尹彦征先生委托,向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捐赠了中国红刘少奇主席红瓷肖像摆件和系列组合纪念章套装。
刘少奇旧居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