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延安上山下乡运动主体——北京知青,进行更为准确的认知和分析,2015年七月底,陕科大“织青”团队不远千里赴首都与曾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期间有幸得到周总理之侄周秉和的接见,并听其讲述当年的知青经历。
眼前周秉和伯伯,平头短发,国字脸,肤色略黑,笑起来时有两个明显的酒窝,和中学课本上出现的周恩来总理的确有些相像。起初,我们比较忐忑,略显羞涩,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说错话,手中的采访稿被攥成一卷长条。周秉和伯伯似乎察觉出我们的紧张,起身坐到了我们旁边。“看得出来你们此次采访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不用紧张,就当平日聊天一样,有啥说啥。”。于是乎,我们放下心里负担,整理思路,与周伯伯交谈起来。
1969年1月9日,年仅17岁的周秉和踏上了前往延安的火车,此番离家,不知何时能归。远行的途中,他心中回荡的不仅是毛主席“知青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更有伯父周恩来,伯母邓颖超的反复叮嘱“要和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时刻记住你就是普通人,不要向外界讲自己是总理的亲属。”
“一下子身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而且是最艰苦的西北农村。一开始,大多数人是没有多高的觉悟,但是有共通的一条准则,那就是要生存。要生存,我就要劳动,才能挣工分,靠家里寄钱来养活自己根本不可能。”周伯伯说到。回忆起在延安县冯庄公社新庄科大队插队时,看到当地村民每日把各种杂粮,还有碾压剩出的麸子、糠煮在一块儿当主食,丝毫不见一点儿油花或是荤菜的影子,感觉辛酸的同时,最初的伙食都难以下咽。
“我不能辜负伯父伯母对我的期望!”。在多次自我鼓励下,周伯伯开始跟随村里的农民一块儿下地干活,由于虚心向村民请教,每天起早贪黑做活,周秉和很快就掌握了农活的基本耕种技巧。年纪轻轻,远道而来的周伯伯在连日来的劳作中逐渐消瘦,住在他隔壁的大婶于心不忍,把自己做的为数不多的馍馍送到他手中,望着热气腾腾的馍馍,当时的周伯伯就坚定只要呆在农村一天,就会尽全力帮助老乡。
尽管辛劳一直伴随着周秉和伯伯的插队生活,但也抵挡不住机遇的悄悄来临。由于在农村的良好表现,插队的第二年底,一直立志当解放军的周秉和伯伯通过一系列的考验,获得前去新疆军区当兵的机会。当他第一时间把自己当兵的消息分享给伯父伯母时,却被告知父亲在接受审查,自己现在已经违反了征兵政策,必须马上回到插队地。面对巨大的晴天霹雳,周秉和伯伯只能打道回府。就是在这段黑暗期里,亲人的鼓励发挥了巨大力量,伯父周恩来伯母邓颖超在百忙之中时时来书信,哪怕是在周总理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时还不忘寄些许钱来给侄儿。拥有了亲人的全力支持,周秉和伯伯从失望的阴影里走出,在第二个插队的地方河庄坪公社枣园村大队,一如既往的恪守本分,务农做工,直到1972年返回北京,进入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