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宾台戏院,在建国后的1959年重新翻建,县称:“人民礼堂”。
矗立在霍宾台村西岭上的烈士纪念碑。
霍宾台村牌楼。
在河北省平山县岗南镇,有一个传奇的村庄,她的名字叫霍宾台。据平山县志记载:“霍宾台,旧称侠门台。隋朝时立村。明朝时,一霍姓文人隐居此地,村人待其若宾客。翌年,文人谢别,为感赞乡民,称侠门台为霍宾台。村民崇拜文人,并感霍宾台确比侠门台高雅,相沿成习”。
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美丽富饶的村庄,温塘河水似玉带环绕村南、村东流过。从驴山深处发源的一条小溪,在村西流入,绕村南并入温塘河。常峪河在村东与温塘河汇流汩汩北去。西柏坡高速辅线在村东穿村而过。村南、村西、村北突兀的山岗似城墙护卫着她的儿女们。
这是一个有神话传说的村庄。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就出自该村”。张家胡同的今人,与张果老系左邻右舍为骄。村西的“驴山”,原名“庐山”。因张果老幼年放驴在此,得名驴山。
这是一个红色的村庄。上世纪的193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平山县农村的第一个党支部在此诞生。李怀珠,(于光汉)平山县霍宾台村人。平山县党组织创建者。1929年考入省立邢台第四师范学校,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校党支部书记、冀南地区尧山、内丘工委书记、直南特委宣传部长。1931年7月,受河北省直南特委的派遣,回到家乡平山县发展党的组织,首先介绍了王雨时、李法庄等十几名小学教师和青年农民入党,在平山土地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创建了平山县第一个党支部--霍宾台村党支部。
这里曾经举办过“中央机关文化补习班”。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在西柏坡时期,毛主席的警卫班战士和众多的机关工作人员一起,曾分批在霍宾台戏院举办的“中央机关文化补习班”学习。警卫战士发现戏院前的温塘河里有鱼,出于对毛主席的崇敬,要抓鱼给毛主席改善生活。在一个星期天,四名警卫战士将抓到的鱼送到了西柏坡,交给了饮事员老李。要让炊事班给毛主席做鱼吃。
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村庄。于光汉,建国后,先后担任政务院人事部二局局长,劳动部部长助理、副部长,国家劳动总局副总局长、党组副书记。全国老年协会主任。中国老年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老年基金会会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法庄(1907-1996) 平山县霍宾台村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县中心支部组织委员、县委书记、县游击队长。1937年10月带头参加平山团。后任冀中军区特务团宣教股长、晋察冀军区第二干部招待所所长、边区荣军管理处副处长兼荣校校长、华北荣军训练队队长、华北人民政府民政部第三处副处长。建国后,任国家内务部科长、优抚局副局长、国务院参事。
离休老干部侠增昌,自费为霍宾台先烈修建“烈士碑”。
侠增昌老人,青年时期从霍宾台村走出去参加革命。曾跟随部队转战晋、察、冀、京、津、云、贵,解放后在贵州转业到地方工作。1983年,从贵州省物资局离休后,叶落归根回到家乡霍宾台。霍宾台村儿女走向革命道路的多,流血牺牲在战场的也多。老干部侠增昌回乡后看到,与自己一同走向战场的伙伴们有好多没有回来。从2005年8月份,老人开始搜集烈士资料。凭借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老人走访乡亲,到县有关部门查阅资料,历时一年多,终于将霍宾台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32位烈士资料整理了出来。
要给先烈们刻碑修陵园。侠增昌老人找资金,跑场地。为了寻找合适的石料,老人专门远赴灵寿县挑选。资金无着落,老人自己付费3000多元。2006年底,镌刻着32位烈士生平简介的纪念碑终于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