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景年的妻子王素云很快给王晓兵来信说:“晓兵同志:您好!昨天我听到黑龙江省党史办给三叔的牺牲证明已经发过来了。我的心情真的太激动了!我马上去叔(里佐栋)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老人家。当时老人家,老泪纵横。他老人家说的一句话,让我非常心酸。他说:“我知道三哥(里佐吉)找到了,我就很知足了!知道他是为抗日救国牺牲的,这就够了!我的两个哥哥(指大哥里佐君、二哥里佐贵),他们到死也不知道啊!”他让我去父亲(里佐贵)和大伯父(里佐君)的墓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并且回忆了三叔活着的时候的样子。他语重心长地说:‘三叔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人,活泼、开朗,热心肠,爱讲话,爱帮助人。’ 晓兵同志,谢谢您!王素云 2013年5月29日”。
然而王晓兵心理却很不是个滋味。仅此事竟然办理了8个月才完成,他想,如果没有熟人还能不能办下去呢?!
按理,有了牺牲证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办理烈士证吧?!。可事情还是一波三折,远不像王晓兵想象的那么简单。
2013年6月初,在村党支部领导陪同下,王素云代表里佐吉的弟弟里佐栋老人向辽宁省海城市民政局提交了“申请里佐吉为烈士和为烈士立碑的报告”。
但是海城市民政局受理之后,一直等到2014年9月仍未明确答复。期间,里佐吉的亲属,每三个月去海城民政局询问一次。其中,还求见过一次民政局副局长。均答复正在办理中,让耐心等待。王晓兵认为,一年零三个月没有明确消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于是,他从网上给该市市长邮箱写信,要求市长过问和催办此事。结果很快有了督办的消息。海城市民政局优抚科黄科长说明,此事耽搁的原因有二:一是海城市民政局原来由一位同志负责此事的督办,但是他退休了,没有交代督办事宜,所以没有人接着督办。此事就耽搁了。 二是黄科长(2014年9月)向辽宁省民政厅询问此事办理情况,答复是“其中有一份历史文献资料不合格,所以拖延至今。”
王晓兵气愤地质问:“如果省厅认为资料不全或不合格,为什么早不说,要拖至一年零三个月的今日?”黄科长答复:“我们作为县级办事人员,不便质问上级部门。上级部门要求我们怎么做,我们只能照办。”
于是,2014年9月底,根据辽宁省民政部门的要求,王晓兵将“证明里佐吉抗联身份的文献”的复印件,再由辽宁省党史研究室出具该文献的复印件,并盖公章证明是原始文件的复印件,送交辽宁省民政厅。
随后,王晓兵于2014年12月和2015年1月,又询问2次。黄科长答复依然是要“耐心等待”……。
王晓兵尽其所能、竭尽全力为烈士寻找亲人和协助办理烈士证烈属证完全是志愿和义务的,不图任何报酬和个人利益。相反他不仅为此耗费很多精力和人力,而且还经常花去不少个人的钱。他图的只是给烈士的亲属和后代以宽慰,能让他们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得到政府应当给予的待遇和帮助。
相比之下,辽宁省民政系统的官员们为烈士办证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可为什么在长达2年多的时间里却迟迟不给办理烈士证呢?原因究竟何在?是对烈士的态度问题?还是官僚主义?辽宁民政系统必须给社会以明确的说法。
2013年9月、12月和2014年3月、6月,里佐吉烈士的侄媳王素云多次去海城市民政局询问,答复仍然是让家属等待。由于无休止的拖延,家属们对此事几乎丧失信心!王素云在电话中求王晓兵说:“我们都是普通农民,又没有多少文化,里佐栋的儿子更是没有什么能耐,一家的生活更是困难。我们无力走越级上访的道路!只有靠你了!”王晓兵心理一阵阵酸楚。但他只好一直劝他们要耐心等待,相信此事一定会有结果的,相信党中央和国家不会忘记先烈的!
2014年9月,已经上报1年零三个月了,依然无消息。王素云再次表示心灰意冷,她说:“我们别无他求,只希望上级领导能派人看望一下里佐栋老人,给他一点安慰就心满意足了!”
可是这个小小的要求也未能得到满足。王晓兵向黄科长转告里佐栋家属希望政府能派人看望老人。但答复是:在上级批复文件下来后,一同办理。
2014年12月20日,94岁高龄的里佐栋老人再也无力等待,带着终生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王晓兵从王素云打来的电话里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心里咯噔一下,心情无比沉重!对辽宁省民政系统的不作为,他气愤到了极点!为什么连最后一个小小的愿望都得不到满足呢?!他甚至第一次感受到极度的无奈!
尽管如此,王晓兵认为为烈士寻找亲人的决心不能动摇!为他们的帮忙决不能半途而废!如今,王晓兵仍在为里佐吉亲属办理烈士证而奔波之中。
附【王晓兵简历】王晓兵,男,汉族,1948年4月生于齐齐哈尔市。1970年参加工作,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半导体专业和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专业本科毕业,辽宁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研究生肄业。曾任黑龙江省电子技术研究所技术员,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信息处、办公自动化处处长,政务信息中心副主任,2008年退休。现任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抗日战争研究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抗联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关于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的考证》、《东北抗日联军在对日最后决战——‘东北战役’中的特殊贡献》、《赵尚志将军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军事家》、《东北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战场》、《东北抗联牺牲将领知多少?》,电视音乐片《战火中的旋律》等。参与东北抗联名将王明贵回忆录《忠骨》的整理工作。博客名“踏破兴安”。
【崔光烨 简介】 崔光烨,笔名崔艺缤、崔圣等,朝鲜族,男,大学本科。曾任地方电视台编导、记者28年,2014年6月退休。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朝鲜族分会常务副主席,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006年1月1日入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2001年12月入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2013年12月入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2002年6月18日入会),中国翻译协会会员(2006年4月15日入会,全省唯一韩语会员),中央和地方多家新闻媒体的兼职记者,特约、特邀记者。
毕业于牡丹江师范中文系和东北师大政治系,后又进修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和攻读黑龙江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在《CCTV》、《新华社》、《人民日报》、《传记文学》、《北大荒文学》、香港《文汇报》及《韩国KBS广播电台》等国内外200多家媒体,播发电视纪录片、专题片和报告文学,散文,诗歌,歌词及新闻、论文、摄影等各种体裁作品近4千篇(条、幅)。其中朝鲜文作品500多篇,摄影作品260多幅。
坚持业余研究东北抗联史20余年,经过10多年的搜集整理和创作,撰写出12集大型电视文献记录片《东北抗日联军》脚本(解说词)。这部片子将填补党史军史和抗争史的重大空白。发表“白山黑水驱日寇 抗联英灵照千秋---记抗联优秀政治干部韩光”(原载《世纪桥》杂志2010年9月下半月;第18期;总第209期);“她从硝烟中走来-----抗联女战士李在德老人的传奇经历”(原载《传记文学》杂志2007 年第3期);“崔庸健在三江的十四年 ”(原载《人民政协报》2002年7月26日B2版“春秋副刊”;“金策,中国抗日战场的朝鲜名将” (原载《世纪风采》2004年第12期);“穿越枪林弹雨踏平千难万险---中共北满省委秘密交通员梁在文的传奇经历”(原载《活力》杂志2006年第9期);"誓扫倭寇不顾身 烈士英魂耀千秋——记中共吉东局组织部长、共产国际特派员潘庆由"(原载《中国民族报》2013年09月13日第七版头条)等多篇抗联题材作品并获奖。
创作电视专题片、纪录片方面略有成果。以专家型记者的视角,站在时代的高度,用广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高层次上把握宏观大局,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并以此策划、编导和摄制电视片,仅在中央电视台的《旅行家》、《神州风采》、《中国投资指南》、《人民子弟兵》、《部队生活》等重点节目,播发《迷人的三江》、《明珠璀璨》、《北国纸城》、《抗洪战歌》、《抗洪中的爱民劲旅》、《雪上飞虎连展雄姿》、《佳木斯——北方投资新执点》等专题片和纪录片10部;在《新闻联播》、《军事报道》等播发新闻片10条,总长度达70多分钟,节省经费数十万元,在电视对外宣传上取得突破性成果,产生较大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坚持文学创作 。在全国各级报刊上先后发表报告文学“她从硝烟中走来” (原载《传记文学》杂志2007 年第3期)、《穿越枪林弹雨 踏平千难万险-----中共北满省委秘密交通员梁在文的传奇经历》(原载《活力》杂志2006年第9期)、“新星闪耀在蒲鸭河畔”(原载《北大荒文学》杂志2000年第4期)、“跨越国界创奇迹”(原载1994年11月2日 《中国食品报》4版副刊头题)、 “北方骄子”(原载《历史的使命》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编的丛书,作家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抒情散文“百年奥运畅想 ” (原载《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7月14日 四版“清风文苑”副刊头题)、“江畔晨光”(原载《中国文艺》杂志2005年第3期);游记散文“人造奇观-----朝鲜西海水闸”(原载《当代世界》杂志2002年第8期)、“初访万景台”(原载《民主》杂志2000年第11期)、“话说北大荒”(原载2010年4月21日《生活报•三江版》第九版;小小说《女大学生求职秘密》(原载《华文月刊》2014年6月刊“小说百花园”栏目、“拍卖场上的较量”(原载2001年12月 21日《黑龙江经济报》文苑版)、“砍价大师”(原载2002年2月5日 《黑龙江经济报》文苑版);诗歌8首“杏花八景”(原载2013年5月13日《佳木斯日报》第三版“三色水/文学”头条)、“杏花盛开的城市”(原载2009年5月14日《三江晚报》第14版 副刊)、“咏杏花”(原载2011年6月3日《生活报•三江版》第16版 副刊原创)、歌词“在荒凉中托起辉煌”(原载《民族音乐》杂志2009年第六期)、“三江水啊,永远奔腾”(原载《民族音乐》双月刊2010年第二期)、“知青岁月怎能遗忘”(原载2010年10月8日《生活报•三江版》第16版 副刊原创)、“贺神舟十号飞天成功”(原载天津《歌词》月报2013年第8期)等数百篇文学作品。其中报告文学“腾飞的千里马”获中华世纪大采风征文(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等主办)一等奖,“勇博潮头 创新图强”获中华大地之光征文(中国改革报等主办)一等奖,“打造地下长城”获新世纪之声征文(中国作家杂志等主办)一等奖。
发表文艺评论《试论民族工作与民间文艺》(《民族团结》杂志1992年第3期)、“抢救朝鲜族民间文化遗产乃当务之急”(《中国民族报》2003年9月9日)等多篇论文和数十篇时评并获奖。
策划和组织指导文艺创作、新闻采访、学术交流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组织领导能力。多年来一直担任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朝鲜族分会副秘书长、常务副主席等领导职务。为了抢救濒临失传的朝鲜族文化艺术遗产,多次组织开展了全国朝鲜族文坛上首创性和开拓性的文化遗产抢救活动,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
创优评奖成果突出。获国际国内各级奖项150多次。其中国际优秀论文奖2项,全国金奖和一等奖15余项。还多次被授予"全国百佳新闻文化工作者","金奖作家"、“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和被市委、市广播电视局和局党组授予“广播电视对上报道先进个人”。
入编《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人才辞典》、《中国当代创业英才》、《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化名人》、《中国摄影家全集》等10多部辞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