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红军长征纪念馆』的说明:红军四渡赤水期间,活跃着30名女红军,她们在血与火的生死考验中进行文化宣传、照顾伤员、筹粮筹款等工作。这些女红军包括邓颖超、康克清,及刚生下孩子不久的贺子珍等。为纪念这些女中豪杰、巾帼英雄,特修建女红军长征纪念馆。
红军总司令部驻地旧址,是一个坐落于半山腰的吊脚楼(原是一座地主的老宅)。『总司令部旧址』的说明:红军进驻太平渡时,该处是朱德(时任军委主席、红军总司令)、周恩来、刘伯承、叶剑英等领导人的住处。院内可遥望整个古镇全貌,错落有致的青瓦房,依山傍水而建,别有一番风味。
我们在红军街上继续寻访。
“总政治部旧址”的牌匾依然醒目,张闻天、王稼祥曾在这里住宿工作过。
红军街上的中央红军机要室旧址,当年红军重要情报工作机构的所在地,其中的杰出人物有:钱壮飞、李克农、胡底、曾希圣。不过,屋里陈列的电台和电话机绝对不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
太平古镇红军街上还有毛泽东四渡赤水纪念馆。
毛泽东驻地旧址原是荣盛通盐号,清末年间的建筑。
我们在红军街上继续寻访。到了当年红军给劳苦大众“分果实现场旧址”。红军打倒了当地的恶霸朱蜚声,把朱家的粮食、盐在这里分给了大家。当年红军将朱家3个盐仓中的40万担盐巴分给了劳苦大众。当年,地主老财垄断盐务,盐巴是比粮食还金贵的东西,劳苦大众分到盐巴的兴奋可想而知!
红军街上还有炊事房旧址。
我们穿过红军街,走到太平古镇小广场,这里有一群红军塑像。
我特别和群像里的老红军对话、合影。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太平渡纪念地”还在建设中,准备迎接长征胜利80周年。
我们全体队友一致称赞太平古镇将古镇文化和长征文化结合的好!
临行前,我们和太平洋酒店的店家合影留念,感谢他们的接待和老爷子的导游。
结束了太平渡的参观,我们往下一个四渡赤水的渡口——二郎滩渡口。
附:毛泽东、贺子珍路经古蔺县双沙镇(白沙场)
镇里有“红军桥”。一渡赤水河后,红军进入古蔺、来到了双沙,毛泽东带着警卫员信步来到了这座石桥上,构思着下一步作战计划。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博古等领导人住进了鱼塘湾、崔家祠堂。夜晚,四周一片寂静,马灯光下,伟人们正在运筹帷幄:白天红军桥上的思索,此时变成了具体方案。在这里,发布了《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在这里,形成了二渡赤水的周密方案。
中央军委纵队进驻古蔺白沙场(今双沙镇)的晚间,贺子珍临产了。经过一番寻找,贺子珍被抬到一间低矮简陋的草屋里生产。李治医生负责接生,毛泽民妻子钱希均当助手,钟月林当下手,其他女红军也在一旁帮忙准备东西。稚嫩的女婴诞生了,摇动着小手,不停地哭闹着,可连一件给孩子遮身的小衣服都找不到,大家只好用白土布把她包裹起来。长征期间红军曾作出过规定,行军途中不准带婴儿,一是怕带着孩子行军,哭声大,不好隐蔽行军,二是怕行军条件艰苦养不活孩子。贺子珍当然明白这一点。董必武找出了30块银元,然后让侯政扣了两大碗烟土,加上自己写好的条子一起放在孩子包里。董老写的条子大意是,现在我们要出发去打王家烈,为干人报仇,行军不能带孩子,这个刚生下来的孩子就寄养在你家里,送给你做孙女吧,她长大了还能帮你干点活。贺子珍带着一丝苦涩的微笑,向董老点了点头。贺子珍被重新抬上担架,随着急行的队伍出发了。另外的一个传说版本是:当年贺子珍在古蔺的长榜上产下的女婴,孩子刚生下来就送给了当地的孤寡老人张二婆,当时张二婆问了一下孩子的父亲姓什么,贺子珍随口答道姓王,于是张二婆就给这个孩子取名叫做王秀英,上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毛泽东非常想念这个未曾谋面的孩子,因此曾两次派他的贴身警卫员陈昌奉到古蔺寻找,但是由于时隔多年、线索太少了,至今仍然是下落不明。
我们自驾已经重走了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路,敬请关注微信公共号《重走长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