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上乡,地处千佛山深处,是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过北川河谷的最后一个乡。这里位于北川河上游,小寨子沟、土门河在此交汇,形成了天然的两河口。
红军进入北川后,川四十军军长孙震唯恐红军从北川南下成都,急令安县县长殷鉴、北川县长李国详、旅长李炜如率四个团分别在邓家渡、曲山、漩坪、治城对岸的东岳宫和墩上乡布防。
那时,川西北“剿匪”前线总司令、川二十八军军长邓锡侯为了阻止红军进入他的茂汶防区,急令第五师副师长陶凯率龚渭清、牛锡光两个旅以及被土司、头人控制的羌藏马队共1200人,在墩上、桃坪、土门设防,以封锁北川峡谷通往成都、茂汶的要塞。红军从北川县城经禹里、马槽、坝地堡,沿途击溃了陶凯部、李国详团各一个营。1935年5月1日,红军击溃了驻墩上的陶凯部一个团和李国详的黄金欧营残部。
千佛山战役纪念碑,就建在敦上乡敞口的一个拐弯处。由此出发上山,有一条简易的便道,直通千佛山的大垭口、伏泉山、观音梁。当年,千佛山战役的红军总指挥就设在敦上境内的高山上。
雪后高山上大雪封山,半山腰的简易公路也有结冰,致使车辆无法无法通行。这样,我们不得不继续往前赶路,寻找红军从北川到茂县的足迹。
出了敦上集镇不到一公里,就进入茂县境内。从沿途村庄墙壁上的宣传标语看,这一带属于茂县土门镇管辖。十年前,我来这里时全是泥土路,没有里程碑,一路泥泞,步行也很困难。如今,北川到茂县的崎岖公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
要到土门时,一个高高的石拱桥吸引住我们的目光,走近一打听,当地人说叫三元桥,红军在这里打过仗,在桥上还刻有很多标语,所以又叫“红军桥”。
三元桥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是旧时茂县通往北川、安县、绵竹的必经之地。石桥全长29.4米,宽6.25米,跨度23米,拱高13.7米。遥望之,凌空而起,宛如雨后彩虹,蔚为壮观。
三元桥位于茂县土门乡境内,由横跨于太安、土门、石槽三条河上的三座单孔石拱桥组成。三桥位置呈等腰三角形,是通往绵竹、安县、北川古道必经之桥。2006年,这座历经百年风雨和战火的古桥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实行挂牌保护。
土门是四川茂县和北川县交界的地方,被称为成都平原的“北边城墙”。这里就是红军长征时期著名的千佛山战役最关键一仗——“土门攻坚战”的发生地。
据介绍,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口向西挺进时,在土门一带进行了土门激战,一举粉碎了国民党“封锁土门,全面守备北川河谷”的计划,胜利向茂县进军,迎接北上的中央红军。当时,红军在三元桥附近与敌展开激烈战斗,其后各过路部队又在桥身、桥栏、桥柱等处刻了大量标语,计11条400余字。这些标语直指当年反动军阀出卖领土和权益的卖国行径,这里是四川阿坝州保存完好、数量最多的红军石刻标语群。
5月15日晚,红四方面军南路部队占领茂县县城,次日北路和中路部队突破土地岭封锁线进入县城和渭门一带,随即分兵三路追歼残敌,继续开拓红四方面军西进、北上的通道。土门攻坚战中,茂县羌、藏、回、汉各族人民每天出动民工千余人次,为前沿红军运送了大量的弹药、粮食,为红军砍柴、送水、护理伤员等,为红军战士英勇作战、成功地阻击敌人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支援。
2008年,受“5.12”汶川地震影响,三元桥桥墩出现局部裂隙。桥面台阶断裂错位,但是整体结构完整。地震后,当地有关部门投入逾80万元资金对三元桥进行了维修保护,对古桥基础进行加固,对桥身条石进行勾缝,同时还对桥面进行了重新铺装。百年老桥已经恢复其原貌,成为茂县一道亮丽的风景。
83岁老人熊绍祥是土门乡人,家就住在三元桥的附近,他6岁时曾亲历了红军在这里发生的一些故事。
熊绍祥曾陪同重走长征路的记者回忆说,红军从这里路过的时候,他家正在种玉米,忽然间,村里所有人都因此前听到国民党的错误宣传而逃到山上去了,当时熊绍祥正在出麻疹,家里就剩下他一个人。
“之后,有一个女兵照顾了我很多天,还给我喂药、喂饭吃、用毛巾帕敷脸,最后麻疹就好了。几天后,山里的村民陆续返回到村里,村民还积极为红军筹粮,红军走的时候还给村民给了很多铜圆。” 熊绍祥说。
昔日红军激战地,今朝阿坝工业园。80年以后,经历过“5.12”汶川地震的土门镇一带发生了巨变。茂县抓住地震灾后重建和阿坝州“工业北上”的战略机遇,在山西省的对口支援下,建成了茂县工业园区,使土门周边农民结束了外地打工生涯,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一路上,我们看到,公路上行驶的车辆80%以上是重卡、货车,这些车辆几乎都是满载工业原料而来,又满载工业产品而去。茂县工业园区总投资达7.4亿元,已入驻企业13户,其中四川岷江雪盐化有限公司15万吨氯酸钠生产线建设项目、茂县新纪元电冶有限公司一期20万吨电石生产项目等已经投入试生产。
土地岭, 是土门到茂县城必经的一道山岭。土地岭处于龙门山中段,是岷江水系与涪江水系的分水岭,最高峰老君山海拔3 468 m,最低处县城边静州村一带,海拔仅约1 600 m,地形起伏巨大,属深切割的高中山地貌土地岭。
过去,这里道路十分崎岖,汽车翻山也要三四十分钟。2009年4月15日正式开工修建土地岭隧道,隧道投资9千多万元,总长1548米、高9米、宽15米。2010年1月土地岭隧道的贯通,不仅缩短了茂北公路的行驶里程,也避开了行车难的土地岭高山地区,有力地推动了茂县基础设施建设的灾后恢复重建进程,加快了亚坪、槽木、团结等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建设速度。同时,也为茂县至北川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平安快捷的重要通道。
当天,我们仅花几分钟时间,就穿越了隧道,避开了山高路陡的结冰路滑的路段。翻过土地岭,我们看到成兰铁路到处摆开阵势,上规模上项目热火朝天。据说,工地里有修宜万铁路的人,他们说这条铁路难度要比宜万路要大得多,就他负责的标段里就有三个连续20公里超长隧道都是桥隧相连 。
翻过土地岭,行车10多分钟,就是九顶山麓、岷江之滨的茂县县城。与其说茂县是一座古羌城,不如说是一座红军城。1935年5月18日,张国焘在茂县宣布成立“西北特委”,30日宣布成立“西北联邦政府”。 5月30日红四方面军在县城召开茂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选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陕省茂县苏维埃政府”,址设凤议镇陕西街宋家烟铺(县财政局附近)。同时成立了“茂县回民苏维埃政府”,地址设凤议镇清真寺内。红军在茂县境内建有三个县级或相当于县级政权〔即:茂县苏维埃、黑水(沙坝)特一区番羌民人民革命政府、茂县回民苏维埃〕,12个区级或相当于区级政权,30个乡级政权,61个村级政权。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为策应中央红军渡江北上,向川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挺进。红军在徐向前指挥下,4月下旬发起土门攻坚战,血战近20天,突破川军“土门封锁线”,彻底打开了红四方面军主力向西进入岷江流域的通道。
红军的革命活动遍布全县,到处有红军的遗址。第二天一早,我们参观考察了茂县城南门城门洞红军标语。我们发现,这里錾刻有“打倒军阀解放番夷人民”、“消灭蒋介石救活全川全西北穷人”等数条标语。为了开发古城红色旅游和民俗旅游,茂县正在对南门城门洞、城墙进行维修、加固,也在恢复仿古商业街。
随后,我带领大家找到了县城东门口的“无影塔”红军标语。无影塔建于明代,为一石质经幡建筑,由塔座、塔身、塔顶组成。这是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居民都知道叫“无影塔”。据说,这个塔子很神奇,不管太阳光照射到哪个方向,人们都在地面上看不到塔子的影子。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占领茂县县城后,在塔主体面錾刻有“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是麻醉中国青年的毒酒”等6幅标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