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这个黄金周里,我又一次回到了故乡,踏上了去往茅山的路。这个素以苏南红色旅游文明为豪的景区,近来又是勇夺5A国家旅游景点,一时风头无两。小城人民欢天喜地,十一黄金周景区人数络绎不绝,场面很是热闹。
刚下大巴,映入眼帘,一片家乡崭新的好风光!新建的接待中心好不威风,好不神气!来往的行人真好像古书中所说,如车水马龙者也!心情激动溢于言表。这个原来素以革命老区,红色经典著称的茅山,正在焕发出新一轮的活力,做为家乡人的我也止不住自豪。
红色景区,当以红色为人著称。而今再次登上几十米高的石阶,再次向上仰视这雄伟磅礴的新四军抗战纪念碑,心镜竟全然不同于年少时游乐之情。想起了年少时浏览的碑后文字:一九三八年五月,奉中共中央之命,新四军东进苏南敌后,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在陈毅,张鼎丞,谭震林,粟裕等领导下,五万兄弟踊跃参军,浴血战斗五千余次,毙伤俘敌四万多名,七千将士壮烈捐躯,其勋劳业绩,彪炳史册。心之所想,我即步至碑后,从下而上,默默在心里重新咀嚼了这番文字。
“一九三八年五月,奉中共中央之命,新四军东进苏南敌后,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大举入侵中国腹地,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我江南一片大好河山很快惨遭鬼子铁骑践踏,往昔场景想必千钧一发,反抗侵略的征战号角吹响,实在已是刻不容缓!共产党人意识到了形式的危机,一九三八年六月,陈毅和粟裕率领新四军南下水乡腹地,开辟了茅山抗日根据地,苏南抗战的熊熊烈火自此点燃。
走下纪念碑,继续向山上进发。茅山之道,自古以来蜿蜒曲折,各峰耸立,曲洞回肠,地势险要的很,至抗战爆发,倒也成为我新四军伏击日寇,建立根据地的好场所。至于这山上道观,翻修之前亦有许多年代的历史。三八年新四军挺进苏南,茅山乾元观一度成为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所在地。但可惜的是,历史的炮火已经将这茅山“三宫五观”大数尽皆毁去。我时常在翻修的道院门口向内凝望,幻想着往昔道士诵经参禅的神游场景,心绪至处,也不禁唏嘘。抗战炮火中的道士们当然再无心思饱读经书,身陷历史的洪流,谁又可独善其身?抗战八年,茅山道士们为了保护道观,掩护新四军进行抗日活动,先后总共五十余名道士惨遭杀戮。元符万宁宫勉斋当家道士严光明在其余道士畏惧日寇四散逃跑时选择了留了下来,与剩下的五位道士围绕道观与敌斗争,最终人少被俘,被日军活活刺死,元符万宁宫被焚。西斋院道长黎红春,被日军抓住,日军逼迫其带路前往新四军驻地,黎道长先故意将陆带错,后推辞有眼疾,辨路不清不能带路,日寇残忍将其杀害在茅山华阳洞口。乾元观、玉景观、九霄宫等余皆诸宫诸观道士因不屈抵抗,奈何寡不敌众,惨遭杀害,道观一应用品皆被盗走,随即日寇防火焚山。此等诸多骇人听闻暴行,诸多茅山道士英勇就义之事,早已烂熟于心,我不免心胸悲愤。
一路下山,眼界比上山开阔了许多,心境也大底平缓了下来。来到新四军纪念馆门口,我深吸一口气,缓慢沉重地踏入。满墙的历史遗物向我诉说那个年代的不幸,每每踏入纪念馆一次,心中所积沉重便当更深一番。突然间,一声清脆的笑声打破了我的思绪,是一个小孩子的母亲再给他的孩子拍照,孩子站在一副照片底下,他的妈妈说:“茄子!”孩子开心的大声说:“茄子!”。那幅照片拍摄的是一位年轻的女人被脱光了衣服,慌乱惊恐,手足无措的看着身旁的恶贼。拍照的母亲与儿子拍完开心离去,去往了下一个景点。我有些不满与愤怒,也不愿意再多看。走出纪念馆,看着院子里展览的旧日的飞机大炮,竟爬满了游客,皆在拍照留念,他们的脸上挂满了微笑,轻笑,大笑,喧笑。我更有些愤怒,纪念馆前怎容得这般大笑?手机打来,是好友来问我国庆去了哪儿玩,我忙说在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好友调皮,说非得拍张照片证明一下,我便更加愤怒:这不是摆明不信任我吗?于是我与旁边雕像来了一张“茄子”的合照发了过去。
乘坐大巴返回家中时,一路驶来,车子上有不少被丢掉的国庆节出售的国旗。我的心中很不是滋味。从上山的沉重到下山的百味杂陈,甚是无趣。我一方面从内心里厌弃鄙视那对母女及其他游客种种行为,一方面自己又正在成为他们。回到家中,久久不能睡去。打开电脑一看,发现竟然都是这种问题,各地旅游景点在黄金周挤满了人,红色经典也不例外。各大纪念碑纪念馆都在被笑容弥漫,我认为,在抗战胜利纪念碑下大笑着呼喊“茄子”,将烟头随意丢弃在雕像旁,让孩子骑在革命烈士(雕像)的身上任意拍照,这不是一个单纯的中国游客素质理由就能让人信服的。这是对烈士们浴血拼杀的不尊重,深层次说,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国人对于战争的反思越来越淡了。
究其原因我觉得,是我们中国人不够真正敬畏历史,不敢真正正视现在,不能真正憧憬未来。
当前的大多数中国人从深层来说是不了解历史的,无论对于哪个时代对于哪段历史,大家都是模棱两可的应付。我们是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我们有唐宋元明清,我们有郑和下西洋,我们有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我们有……可是没人知道,我们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死了多少人,经济损失有多大,烈士们的鲜血洒向了什么地方,甚至不知道谁在哪一天签定了日本对中国战区的投降书……继续来看,即使是知道,中国人对于那段惨痛的历史也早已没有了敬畏。有太多的人站在纪念碑下感叹着新四军抗战不易,将士杀敌艰辛,可他们却不知道新四军是哪支部队(不要觉得好奇,这是真实事件),随后把烟头和饮料瓶扔在了纪念雕像—我们先烈的脚下。这是扔烟头和饮料瓶的地方吗?退一万步来说,你扔在其他类型的景区尚且可以原谅,大可以说素质不高。但是,这成片成群的烟头丢在战场浴血杀敌的将士们脚下,敬畏和在?嘴上说的爱国何在?古语说将士征战在外尸骨未寒,不可行大盛之事,而今方距抗日战争胜利刚70周年,我看人们却都大抵忘记了惨痛岁月。我暑假中在做家教,问过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样的问题(我带五六年级与初三年级)。我问他们你们知道抗日战争吗?知不知道什么是日本鬼子?五六年级的同学迷茫的跟我说不太清楚,我记忆犹为清晰地是一个孩子的这番话:“日本鬼子应该在日本吗?”请读者不要笑,这是真实的事例。同样的问题抛给初三的同学,这回他们是知道的了,但只是淡淡的跟我说:“老师,今天不是应该学习三角形全等了吗?”我上完课后渐渐思索,我们今日之媒体,今日之社会,宁愿将大多数的精力集中于沉浸过去,忽略了国家最重要的未来—孩子们。当前的孩子和很大一部分人对历史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即使是了解,也无法真真正正发自内心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也无法对历史做到怀有敬畏。很大一部分人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对于抗战最深的记忆便是书本上:“抗日战争中烈士抛头颅撒热血,抗日战争持续八年,下面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一、……二、……”长大到现在我才了解,这样的历史教导是多么的苍白!短短一句抗日战争持续八年学生们是断然无法体会的到!说者容易,但是领悟实属难上加难,这样教育下出来的人你让他们如何不觉得将烟头丢在纪念碑下是理所当然的?这样教育下出来的学生你让他如何还能堂而皇之的写出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这一类的文字?去看一看,你会发现,百分之八十以上哪篇文章不是原文复制粘贴的?哪篇文章不是千篇一律阐述抗战胜利的意义?哪篇文章不是在大谈特谈我们该如何如何发扬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哪一篇文章真正反思过,沉痛过,大哭过?我认为抗战胜利的最大意义首要是让后人知道抗战究竟是怎么样的一段历史,弄清我们的先烈到底做了怎样不可磨灭的贡献,先搞清历史,再去敬畏历史,再去对我们的烈士雕像如见其真人肃穆仰望之!最后由自己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得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历史观,意义观。真正正确的意义都是自己的所得,而非前人为你一二三四点列举出来,让你硬记。孩子才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而现在的孩子,从广度到深度,都越来越远离了那个峥嵘岁月,越来越靠近了书本上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