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开始,各墓区不再土葬,但留下的空地很多,墓区周边也有不少空地。八十年代以后革命公墓就把这些地面,作为革命先辈的骨灰安放或撒放处。这样,更便于瞻仰,更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到目前,除三墓区外,其它各墓区,特别是东一区、东二区、安放和撒放的墓地和树标,已超过原墓穴的数量。
谨将革命公墓安葬的名人墓略举如下:
任弼时、瞿秋白、张澜、谭平山、蓝公武、柳亚子、安娜•路易斯特朗、马海德、宋之的、金绍山、程砚秋、龙云、欧阳予倩;王荷波十八烈士墓、郑振铎等十六烈士墓、亚非会议遇难烈士墓(十一烈士)、访南美遇难十烈士墓、登贡嘎山四烈士墓;史东山、徐悲鸿、陈波儿、史沫特莱、范鸿劼、闻一多、夏娘娘等。
革命公墓内安放了许多原中央领导同志以及各界名人的骨灰。
三、革命公墓骨灰堂
1956年,革命公墓利用原有护国寺古建庙房建立骨灰堂。
原护国寺建筑,三进院,坐北朝南。山门石额“敕赐护国寺”,东西旁门各一,砖砌仿木结构。前殿三间,前后拱券门,各有红木门三扇。正殿三间,旋子彩画,井口天花,中有描金蟠龙藻井,前后带廊。东西配殿各三间,配殿之间有一座影壁,砖砌、须弥座,筒瓦、清水脊,影壁阴面镶有“九莲菩萨”石刻,系明代万历年制品。后殿五间,统面宽18.4米,进深8.8米。东西耳房各二间(后盖)。东西配殿各三间。配殿之南,各有厢房。在正院东,有一东跨院,还有一东跨院旁院,有一东小院。
革命公墓将护国寺的后殿、正殿、配殿内部装修后,建立骨灰堂,1957年投入使用。1974年以前,革命公墓骨灰寄存性质和范围主要依据公墓安葬规则执行。1966年停止土葬后,骨灰存放量大增。1977年,市革命委员会指示可存放级别不够而职务已够县、团级以上干部的骨灰。1978年,由于政治上落实政策,骨灰存放又趋紧张。至1986年,共有19个骨灰寄存室,存放骨灰盒9154个。同年,开始将东院、东跨院、小院办公用房翻建为骨灰堂,并在骨灰堂外东、北、西三面建起骨灰墙,1988年建成,墙共长2538米,有8380个骨灰格子。近几年,在骨灰堂之后,又建成一大型骨灰堂。缓解了骨灰寄存位置紧的局面。
革命公墓利用原“刚公祠”,建立了“革命公墓烈士骨灰堂”,安放着烈士们的骨灰。
褒忠祠位于护国寺西北方向,俗称刚炳墓(刚铁墓)或刚公祠。规模与形制:南向;大门三间;棂星门花岗石制;享殿、砖砌仿木结构,石门、石窗、大式硬山、调上脊、筒瓦,面宽15米,进深9米;东西配殿各五间;大门前有石兽;享殿后有刚炳墓堆。1991年至1993年重修、改建为“烈士骨灰堂”。现骨灰堂大门,是在原棂星门原址改建,享殿是利用原墙原砖瓦,在原址重修,石门石窗、石门两侧原镶嵌的碑刻,都保留下来。东西配殿都是重建,在东西两配殿的南北,又各建耳房三间。烈士们的骨灰安放在享殿、配殿。
四、八宝山革命公墓基础设施
据有关史料记载,元代至元年间,僧人海云在八宝山南麓建灵福寺。明永乐年间,在延寿寺遗址建护国寺。清代,后山坡柿树成林,据传慈禧太后曾尝吃护国寺柿子,并誉为柿中之上品。目前,革命公墓有挂牌登记的古树,300—500年的古松柏72株,百年松柏300株。
从1985年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基础设施,迁建1600平米花房,修建大门及院内环行路,植成形树1200株,建绿篱2000米,种草坪8000平米,植花灌木5000株。现有数十种花木,有杨、柳、兰、竹、松、柏等多种树木,达到三季有花,四季长青。
1970年经周恩来总理同意,将“北京市革命公墓”更名为“八宝山革命公墓”。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新中国建立之后规格最高的公墓,它安葬或安放着逝世的县团级以上干部、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老红军、革命烈士、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国际友人的遗骨,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