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领导重视,规划先行,引领红色旅游发展。一是我县领导高度重视红色旅游发展,为加强红色旅游开发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了长汀县红色旅游领导小组;二是为科学有序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我县高起点、高要求制定了《2005~2010年长汀县红色旅游建设方案》、《2005~2006年度长汀县红色旅游项目建设计划》以及《长汀县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维修方案》和《长汀县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和保护规划》;国务院正式印发的《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中也提到“以长汀为核心,高起点建设一批精品景区和经典线路,福建省苏旧址和店头街列入重点旅游区。”三是2004年至今,我县多次召开了县委常委会和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红色旅游工作,县人大、政协对我县红色旅游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和视察;由于长汀红色旅游资源独特,加上县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各单位的通力协作,共同规划,使我县系列红色景区(点)列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景区(点)行列。
(二)加强区域协作,实现资源共享。长汀红色旅游的发展,推动了旅游区域合作,与江西瑞金、上杭古田、广东梅州等周边地区缔结了旅游联合体,签订了旅游区域合作协议,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共联、市场共建、利益共谋的良好发展局面,共同开发了“中央苏区之旅”、“重走长征路”、“古田会议丰碑,万里长征起点”、“蓝海洋红土地之旅”等多条红色精品线路,深受广大游客好评和青睐。长汀县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推出与“红色之旅”相配套的“名城之旅”、“客家之旅”、“生态之旅”和“美食之旅”,充分展现了汀州古城风采,促进了长汀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此外,主动与中青旅合作,共同推出了“北京——井冈山——长汀红色旧址群4A景区——红军长征第一村钟屋村——古田会议旧址——厦门”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三)加强营销宣传,扩展客源市场。一是对长汀旅游资源进行了整合包装,建立了“历炼千年的唐宋古城、魅力无穷的客家首府、光耀神州的革命圣地、流连忘返的生态家园、名扬天下的美食之乡”品牌形象体系;制作印发了城区导览图、海报、折页、画册等系列宣传资料。并在县内外新闻媒体刊登旅游广告,播放旅游宣传片;在“海西号”列车上开展有奖互动宣传活动,并在该列车上悬挂长汀红色旅游景点宣传图片。二是通过海峡旅游欢乐节、世界客属公祭母亲河大典、海峡客家三洲杨梅节、乡村美食节、澳门专场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制造旅游热点;通过策划摄制《永不褪色的家园》、《红色摇篮》、《代号:汀州行动》等影视剧、微电影、专题片和旅游歌曲,扩大品牌影响力。2005年11月我县成功承办了龙岩市第三届旅游节•长汀红土地文化节,邀请了中央部委、省市领导、各地旅游界人士、旅行商和新闻记者,以及成功采用市场化手段组织了数千名游客参加,有效地提升了长汀红色旅游品牌知名度;此外,利用中央电视台策划的《我的长征》出征仪式在我县举行的契机,派员和新长征队员随队出征,加强了旅游宣传造势,此外还抓住开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以及其他媒体组织的有关的长征的纪念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长汀红色旅游特色品牌;三是全面参与了省、市组织参加的海峡旅游博览会等省内外旅游会展,在北京、上海、广西、四川、浙江等十几个省市积极开展旅游促销活动,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客源市场,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客源市场,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客源市场;四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不断完善“长汀旅游网”、长汀旅游微博、微信平台等建设,提升网站营销水平,取得了显著的宣传营销成效。
(四)改善要素条件,提升接待水平。一是改善旅游交通条件。我县高度重视旅游标识牌对游客的指向作用,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全县主要交通枢纽旅游标识牌进行整改完善;加大投入提升改造沿线景区道路,对卧龙路、西外街进行路面改造,进行了省道洋万线长汀段改造工程、205省道濯田段工程、北新线童坊隧道工程、梅林大道扩容工程等,极大改善通往红色景区的交通条件。二是完善住宿接待设施。积极鼓励星级旅游饭店发展,全县共有2家三星级酒店、2家四星级酒店。此外积极发展农家乐、森林人家等接待设施,目前共有7户海峡客家示范户和2家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三是开发旅游商品。创建了一批旅游商品企业,从事汀州酒娘、豆腐干、长汀米粉等旅游商品开发,带动了一大批从业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