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保通讯畅通
1947年3月18日撤出延安
1947年3月末,毛泽东、刘少奇等转移到了清涧县的枣林沟。3月29日、30日,在此召开了中央会议。经过讨论,初步决定将中央机关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等组成,只带很少的机要、通信、参谋人员和很少的警卫部队,留在陕北与胡宗南周旋。这个班子就是前委,是党的核心部分,留在陕北既指挥全国的人民解放战争,又吸引着蒋介石的注意力及胡宗南的20余万部队。另一部分,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带领,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担负中央委托的工作。这部分人员将经由五台山前往晋察冀根据地寻找适当的工作地点,最后落脚在河北省的建屏县(平山县)。
由叶剑英和杨尚昆率领的中央机关的大队人马,此时已经进入晋绥根据地。 中央于4月11日发出指示:叶剑英、杨尚昆带领的队伍大部分留在晋绥根据地三交镇,并组成由叶剑英、杨尚昆为正、副书记的中央后委,叶剑英、杨尚昆、李维汉、李克农、邓颖超为后委常委;王诤同志是后委成員。
当时中央后委担当的任务有好几项:第一,架设电台,侦察敌情,当好中央耳目。在叶剑英、杨尚昆王诤的指挥调度下,军委一局、二局、三局合力采取应急措施,在三交镇建立起8部通讯电台,同全国各根据地、战区前后方和蒋管区有关秘密电台建立联络。为了让中央工委及随工委同行的队伍顺利通过同蒲铁路进入晋察冀根据地,后委电台加强了对傅作义、阎锡山部的监视,及时传递出相关信息。同时通过监听和联络,搜集掌握各路敌情变化,向各根据地指挥部提供情报。第二,建立晋绥转报电台,保障中央和全党全军的通讯联络通畅。前委是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但为了与敌军周旋,中央纵队”亜州部”,没有固定驻地,前委也不可能架设大功率电台,只能自带几部小电台,和少数地区直接联系。决定在晋绥建立中央后方大台,负责收转中央与地方各地来往电报,并通报各地。中央同所有各方面的联系,包括陆路递送和电波拍发,绝大多数通过后委大台。创建前轾后重的战時通信体制,保障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各战场指挥畅通,并保障了中央前委,中央工委,和中央后委之间的通信联络。
在转战陕北期间,通过后委转报大台与中央联系的达14家,通过转报,中央同全国各地、各战区之间构成一个电波网络。中央对此很满意王诤同志受到表揚。
为了缩小前委这个指挥机关的目标,使蒋介石、胡宗南难于搞清楚毛泽东带领的中央指挥机关到底在哪里,当时还做了许多迷惑敌人的动作。例如中国共产党的新华广播电台在太行山广播新闻,仍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呼号;陜北新华广播电台XNCR。胡宗南部曾侦测得知广播电台在太行山,一度误以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机关到了太行山。其实,毛泽东和中央核心一直转战在陕北直到1948年3月23日东渡。
(五)安全保密
1947年3月18日撤出延安以后,为了对敌人严密封锁消息,达到保密要求,规定了各个单位和各领导人的代号。当时中央前委的代号是“亚洲部”毛主席的代名是李得胜;周副主席的代名是胡必成;任弼时司令员的代名是史林;廖承志的代号“三0二”;警备团的代号是一大队;通信科的代号是二大队;我们新闻科的代号是四大队;西北野司电台规定番号Y073在报头上和口头称呼 Y073,绝不许叫成西北野司,通报中还规定了简明密语,例如:QGT代表“行军”;QBE代表“工作忙”;EBM代表“作战”。绝不许暴露真实情况。
二大队队長是黎东汉,共有四个台,台长是李仲严,他们主要联络是:中央后委,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各路野战军司令部。中央直接指挥的部队,各中央局及各地的地下电台。为了保密和防敌机轟炸,他们用的是小电台, 就是用敌人測不到的小W电台发给中央后委转报台, 再用大电台发出去。
亚洲部的领导,不但对保密制度以身作则严格执行,还非常重视各单位的执行情况。每离开一个驻地,临行前,每个大队抽出一名干部,任务是检查单位住房和驻地周围有无失密现象,要求检查做到深入、严格、细致,对厕所的大便纸都不能放过。听说三大队有一次不小心把一张电报底稿遗留在桌子和墙的夹缝中,被检查出来后,任弼时司令员还在直属单位的干部会上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要求各单位务必加强保密教育,认真重视保密检查。
(六)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一生功勋卓著——王诤同志创建语言广播电台
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王诤加强了对新闻抄收工作的组织领导,委派罗若遐为新闻台台长,昼夜抄收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新闻电讯和外国通信社的英文电讯,翻译、编辑定名为“参考消息”,延续至今。同时,王诤充分发挥100瓦电台的作用,除通信联络外,定时兼发文字新闻广播,随时播发会议的盛况、文件和反“围剿”战斗的胜利消息。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文字新闻广播由此诞生,定名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广播电台,呼号为CSR。从此,正式成立了红色中华通讯社,直属中央政府。1937年1月红中社改名为新华社。
江西瑞金的新闻台旧址
延安军民建设广播电台
新华广播电台使用的500瓦发信机
延安王皮湾新华广播电台旧址
1946年11月19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从南京回到延安。11月18日,鉴于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势头不时显现,中共中央向各个战略区发出通报,告知在陕北的大规模战争爆发之时,中央可能暂时放弃延安。
11月下旬,周恩来主持战备工作会议,他指出,国民党军将向延安进攻,为此要求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即使在战争条件下也不要中断广播。鉴于口语播音需要的成套设备不易搬动,会议决定在瓦窑堡建立“第一线电台”(即第一后备电台),延安广播电台XNCR停止播音时,瓦窑堡的电台立即接替广播。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致电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解放区,要求选择建立“第二线电台”的地址,设立后备电台,一旦“一线”不能广播,即由“二线电台”接替。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犯我党中央所在地延安。3月14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迁到了子长县瓦窑堡好坪沟村。20日晚,呼号不变,宣布自即日起改成陕北新华广播电台XNCR。在这里的播音坚持到了3月28日。由于敌人逼迫和敌机轰炸,播完了青化砭大捷的消息即停机转移。
有先行准备好的太行新台址。自3月29日起,陕北新华广播电台XNCR的播音,开始在河北省的涉县沙河村。
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成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接替台
红色电波从太行山传向全国全世界
涉县沙河村是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的所在地,因为陕北战局日紧,受中央指示,邯郸新华广播电台随时准备接替陕北新华广播电台XNCR的广播。1947年3月29日晚,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忽然听不到来自陕北的声音。为了不中断人民的声音,同志们立即决定以陕北延安的波长播出《兄妹开荒》唱片,然后反复呼叫“陕北新华广播电台,XNCR……”并且重播了青化砭大捷的消息。次日,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接替了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就这样,“来自陕北”的红色电波没有中断,从太行山麓传向中国大地, 世界各国。
当时新华总社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重要新闻和评论,初稿写出后经常用密电发往陕北,经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审定后再发回邯郸,然后广播出去。
“亜州部”(中央前委新闻队)四大队我们新闻通报台的任务就是把党中央、解放军总部、毛主席向各解放区、全国人民、全世界告知的宣言、评论、社论、新闻和 新华总社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发來经审定的重要新闻和评论,全发往邯郸新华总社,再通过陕北新华广播电台XNCR播出.例如:
1947年11月,中央前委住到米指县杨家沟村時,召开中央会议。毛主席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向全国人民发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这是激励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的震天号角,这是埋葬蒋家王朝的战斗檄文。
1947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召集会议。毛主席在会上作了题为《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极其重要的报告:是整个打倒蒋介石反动派统治集团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时期内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带纲领性的文件。
1948年3月7日,毛主席发表《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的重要评论。这些报告都是通过我们新闻通报台发出的。其中我记的最清楚的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的报告《目前形式和我们的任务》这是我们新闻通报台三个榔头兵和十二个摇机员花了12个小时才发出去的。毛主席这篇报告是我遇到的最长的稿子,从晚上9点开始,我们每人发两小时一换手,摇机员两人一班,轮流干,大家紧张有序,聚精会神地工作着,到第二天上午9点才发完。
陕北新华广播电台——XNCR红色电波跨越崇山峻岭、茫茫大海,把胜利的捷报传向解放区,传向全中国、全世界,在那些火热的日子里,红色电台成为我党宣传方针政策最直接的渠道,成为连接解放区与国统区的一个纽带,成为瓦解敌人军心的利器,成为向往光明的人们心中一盏明亮的灯。给人民极大的鼓励,也给敌人极大的恐慌。
“陕北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这让人振奋的电波在党中央撤离延安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从来没有消逝过。它一路从延安到瓦窑堡,再到太行山麓的涉县,平山, 井徑,一直保证了中央声音的传播。
1949年3月25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XNCR迁往北平, 改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当晚就播出了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城的盛况。
陕北新华广播电台,XNCR,胜利的完成了历史史命. 在战乱中, 通信安全通暢,广播一日没停,毛主席对此十分嵩满意。他说:解放战争胜利后要给王诤項頒发一个枝枚最大奖章。
我们这些榔头兵,都深刻地认识到在中央前委身边,担负电讯传递任务是无尚光荣的,我们能够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履行党的通信战士职责,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我们深知中央前委和毛主席的战略思想、战役部署、英明决策、重要讲话等,都是通过我们的无线电波传递给各野战军、各联络对象,甚至全国人民的;各地的胜利捷报频频传来,同样离不开电台的工作。我们日夜埋头工作,当好科學的千里眼顺风耳,用巧手发出将帅的令箭和新闻;細心的抄回部队军情, 各地民情, 敌情还有地下党的密报.从来没有一个同志叫过苦,因为我们知道,通信兵肩负的使命神圣而光荣, 我们有一个好的带头人王诤将军!
王诤、王子纲、刘寅
(七)通信兵颂
王校长、王局长、王部长、王诤将军:
你是我们通信兵的带头人。 我们无线电报务员, 人称榔头兵! 乘风破云随着电波, 穿梭在宇宙太空。 毛主席在题词中称: “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党,政,军,都离不了, 我没电台就会失业休息。 当蒋胡匪帮侵入延安,、 陕北只有两万多解放军的困境时, 毛主席心明眼亮胸兵百万! 发誓:电台加毛泽东决不离开陕北。 周恩来付主席接见来访者说: 我们这个司令部, 一不发钱,二不发粮,只发电报! 陕北一孔土窑洞, 西柏坡30平方米一处平房, 人称是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 指挥着各大战役, 打败了日本鬼子, 消灭了蒋匪帮, 解放了全中国。 推翻了蒋家王朝, 贺龙 司令员47年3月18日晚, 在中央前委撤离延安两小时後, 和电台人员坐上汽车一块上路。 彭德怀司令员在西北战场最艰苦的日子。 缺粮吃糠还有定量, 搞到一些小米煮饭送给他, 不肯吃让送给电台值班员, 并对供给科人员说; 可不能把电台人员饿倒, 没有他们我会变成聋子瞎子, 怎么去指挥部队了解战情? 刘伯承、聶荣臻元帅说: 没有通信联络就谈不上军队指挥, 通信联络是军队指挥的根本保证。 某支队司令员、政委在部队断粮时, 杀了自已的坐骑却下令: 不能动电台的驮骡, 为什么电台人员受到元帅,司令指挥员, 这样的重视和关爱?! 不言而语: 通信联络是指挥部队的神经枢纽, 时刻不能中断! 我们无线电报务员, 用榔头发出了首长的令箭, 用巧手抄回敌我双方的情报, 发出新闻全国全世界知道, 我们是光荣的通信兵! 虽然手中无真抢真刀上阵拼博,
我们日夜的工作着, 驾驶电波帮调动千军万马! 集精会神不知劳苦, 毛主席的教导牢记心中, 做一名真正的无名英雄! 我们做到了! 值得歌颁。
(2006.05.30王诤校長銅像落成典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