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宕昌县城海军文化广场
沿212国道北行,经过脚力铺就进入哈达铺境内。
哈达铺,甘肃宕昌县西北部一个普通乡镇,因被喻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定向点”、“加油站”,多年来一直倍受外界关注。78年过去了,这片红色土地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蛇年春节,踏着皑皑的白雪,我长途跋涉,经康县、武都赶往哈达铺,探寻革命先烈足迹,感受红色重镇新姿。
从藏羌方言看哈达铺的渊源历史
红军越岷山,哈达大整编。 万里云和月,精兵存六千。 导师指陕北,军行道花妍。 革命靠路线,红星飞满天。——肖华将军
历史上,哈达铺隶属泯洲、泯县、岷县,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在宕昌置县,哈达铺才划归今甘肃宕昌县建制。
在去宕昌的路上,一位在陕西略阳县政府办工作的朋友告诉我说:“你要去的宕昌,当地人叫炭厂,哈达铺当地人叫卡塔铺。”
到了宕昌,我才知道哈达铺原为哈塔川的转音。因“塔”与“达”在当地方言中发间十分相似,故又称哈达川。宕昌原味古宕昌羌国的古城,羌藏语将“哈”读为“kā”,将“塔”读为“dá”,故哈塔川又称“卡达川”。明代在哈达川设铺,以固守边防,故称“哈达铺”。
红军长征的“加油站”
今天的哈达铺镇,地处国道212线的交通要道上,南距宕昌县城35公里,北距岷县县城35公里,西距迭部腊子口70里,是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长征中都经过的地方。
哈达铺,位于岷山脚下。1935年9月18日,党中央率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占领哈达铺。20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到达这里,从当地邮政代办所哪里获得陕北有红军活动的消息。于是,党中央做出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
哈达铺素有“药乡”之称,是当归、大黄、党参、红芪的主产地,曾是供奉皇室的“贡品”,亦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产业。所以,岷州城里的陕西药号纷纷在哈达铺设“驻坐分庄”。由于以陕西商人为主的客商云集哈达铺,就逐渐形成了一条由380家店铺临街毗连,长约980米的药材商业街。街上“大的字号就有10余家,每年经销当归70万斤。
哈达铺有甘肃省长征革命文物陈列最多、原貌保存最完整的故址,占地面积4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另外,还有由382家店铺组成的约1200多米长的“长征第一街”。哈达铺是万里长征即将胜利完成的转折点,被杨成武将军称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
不久,哈达铺这座岷山脚下的小镇,就给出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紧后一个谜底。
一张改变红军命运的报纸
在哈达铺,保存着一张记录着改变当年红军命运的报纸,那就是1935年9月12日出版的《大公报》。
这是一张四开大报,竖版,其要闻版的大标题是《徐海东窜甘·陕匪势猖獗》、《陕北军事形势转变·刘志丹徐海东有合股趋势》......全版通篇高喊“剿匪”口号,却为毛泽东提供了陕北红军“十分活跃”的消息。
当年发现《大公报》的邮政代办所的旧址还保存着,距离毛主席住宿过的旧址只有10米远,里面陈列着1935年8月1日、8月28日、9月2日、9月13日等天的报纸的复印件。
我了解到,报纸的头版都登有陕北苏区的消息,比如标题为《陕北形势转变:刘子(我称“志”)丹徐海东有合股势》、《关中匪事》、《徐海东窜甘》等。据介绍,就是这些报纸,使中央红军最后作出决定,长征的目标就是去陕北与刘志丹会合。由于这些报纸具有非常重要的纪念意义,直到1992年甘肃省总工会到哈达铺扶贫,才帮助哈达铺纪念馆从香港找到这些报纸的复印件。
当年的邮政代办所,房间面积不过10多个平方米。当地老人告诉我说:“这里并不是邮局,”,“当年一个姓王的商人在这里做生意,顺便卖卖报纸,其中就有大公报、民国日报、中央日报等。哈达铺商人多,他们需要信息。却没料想,毛泽东进镇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邮政代办所,从此改变了红军的走向。” 。
“到陕北去!陕北的革命运动大发展,创造了十几县广大的红区,成立了十几万红色的军队。到陕北去!到陕北红区建立根据地!”
在哈达铺纪念馆大门口,一群老年人不禁为我唱起了当年这首《到陕北去》。据了解,《到陕北去》这首歌是红1军团1师宣传科长彭加伦作的词曲。当年这首歌,其实就是向全军将士发出的最新号令。在这首歌曲的感染下,当年宕昌境内共有3000人参加红军。
空军参谋长王宝烈将军回忆那样:
雪山草地苦刚完, 哈达锅盖香中甜; 乡亲齐呼子弟兵, 红军笑颜昂首前。
哈达镇不仅是红军长征的定向点,又是红军长征的加油站,还是陕西商人的发财地、幸福源。
昔日“加油站” 今日“桥头堡”
今天的哈达铺,到处是繁忙的工地。沿途,我看到,这里,正在加紧修建兰渝铁路和成兰铁路。
据介绍,兰渝铁路不仅从哈达铺镇通过,还在镇子南面的金布川村规划了火车站。开工不久的兰成(兰州至成都)铁路在哈达铺与兰渝铁路交汇。加上兰海高速公路的修建,哈达铺的对外交通网络正在发生历史性巨变。昔日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要不了三五年,将成为甘肃南部的交通枢纽和商品交易的桥头堡。
哈达铺镇有一条有名的街道,当地人叫红军街,街道长约1500米,街上有382家店铺,红军长征旧址就坐落在这里。
街道两旁房屋的墙面都粉刷成了褚红色,走进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住过的小院“同善社”,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住过的“张家大院”,原哈达铺“邮政代办所”,还有“哈达铺苏维埃政府”“苏维埃哈达铺游击队司令部”等旧址,听着不远处,一间保留了80多年的铁匠铺里传来的叮当叮当的打铁声,历史的回音仿佛在耳畔响起。 漫步红军街,不少房屋外墙上还特意刷上了当年红军路过此地的标语等。正值新春佳节,尽管街上很多铺面内开门,但是,“红军锅盔”、“红军鞋”、“红军凉粉”等与红军文化元素有关的商品和小吃,在这里随处可见。
街道两旁充满古意的房屋,纵横交错的小巷,服装店、小百货店、移动话吧等现代服务设施,让今天的哈达铺,也多了一分现代与繁华的气息。
在红军街的一家经营民间工艺品商店里,主人李土花正在忙着招呼顾客,商店的工艺品全都是手工制作,有红军鞋、狗头帽、香包等。
在临街的一家铺面门前,一家打着“红军凉粉”招牌的小吃摊生意很红火,主人名叫周成才,周成才告诉记者,镇上的人、外来的游客、歇脚的司机都爱吃哈达铺的红军凉粉,原来是他大伯周尚仁卖,10年前,他接了大伯的班。
“大伯给我讲过,当年红军来到镇上,乡亲们端上凉粉送给红军吃。解放后镇上的凉粉取名‘红军凉粉’,为的是让后人不忘那段艰苦的岁月和军民雨水之情。”周成才讲起“红军凉粉”的来历头头是道。
哈达铺是一个传统的山区农业镇,人多地少,土地瘠薄,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1978年,哈达铺镇下罗村三队队长付生,偷偷地把土地划分给农户,改变集体耕作为自己耕种,这是全省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开创了我省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先河。
如今,这个红色古镇处处涌动着新的开发热潮,在镇南面的拆迁户安置区,一栋栋新居拔地而起;穿镇而过的212公路上车水马龙,热闹无比;公路两侧的人行道整修铺砖,街道两旁不少破旧房屋被拆除,推墙、转移瓦片的场面随处可见……去年10月开始,宕昌县以哈达铺建设为冲锋号,掀起了新一轮小城镇建设高潮,完成了滨河路的建设。
哈达铺,这片战争岁月里留下红色记忆的热土,在西部大开发和国家交通建设的又一轮热潮中,被建设者吹响的号角唤醒,又一次推到了历史变革的前台,受到世人注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