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六日,东方刚呈鱼肚白,左支队八百余人行军九十里,来到安西县城西北方、由甘入新的要隘白墩子。部队抓紧生火做饭结果水还未烧开,后面戈壁上烟尘滚滚,马步芳的步骑兵又接踵而来。然而来势凶猛、气焰嚣张的敌人并没有吓倒刚突围不久的红军战士,程世才军长和李先念政委命令全军撤到白墩子外围,依托自然形成的灰褐色沙岭,构筑简易工事,对敌骑兵展开猛烈射击,敌人发现正面攻不动,便从两翼包抄过来,程世才跨上黄马,握起“快慢机”指挥战斗。他的六名警卫员也将驳壳枪上了膛投入战斗,敌人潮水般的涌了上来,但遇到一阵猛烈射击后,又潮水般地退了下去,这时,左边又有二百多骑兵冲了上来,头前的一支黑马队已奔到三十公尺之内,程世才指挥六支快慢机照着迎面扑来的敌骑兵又是一阵狂扫,趁敌骑自相践踏,队形紊乱,惊惶失措时,战士们仍过去的手榴弹又在敌群中爆炸了,随着战士们的喊杀声,这二百多敌人丢下几十具人马尸首,拨转马头狼狈逃去。利用两路敌人被击退的空隙,程世才与李先念率领的掩护部队二六八团三营合在一起,迅速向西北方向转移。
以保存实力,西进新疆为目的得左支队,在处于敌强我弱、濒于险境的危急中,节节阻击,且战且退,天快黑时转移到距白墩子五十华里得红柳园子。
红柳园子虽小,却是西进新疆得必经之地,这里只有几家小泥房、客栈,供过往旅客休息打尖,甘新公路从中而过,周围全是青沙石戈壁和历经多年风雨剥蚀,裸露着风化岩石得沙丘,路边干涸得河床上生长着一丛丛红柳。
一场恶战便在这里开始,眼看着尾追之敌节节进逼,形势异常严峻,如不给敌人以重创,便很难甩脱敌人,为此,左支队首长毅然决定,利用沙丘作掩体阻击敌人,坚持到天黑以后,向戈壁深处转移。
顿时,沙丘上下烟尘滚滚,喊杀声、手榴弹爆炸声、战刀撞击声震撼大漠上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红军战士的子弹快打光了,仅有的一些手榴弹也投进了敌群,火力渐渐减弱,马部骑兵冲破红军防线,把一、二支队分割开来,程世才看到情况危急,立即组织还有子弹的战士向敌人反冲击,并命令饶子健同志带领一个连在测沙包上组织排子枪射击,这时的子弹比黄金还贵重,同志们弹无虚发地向敌人射去复仇的子弹,二六八团三营副营长带着九连在前面拼杀时,机枪被敌人夺去,他们用大刀砍死了十多个敌人后,又把机枪夺了回来,就这样,红军指战员击退了敌骑多次冲锋,大漠起伏地上躺下了断头缺臂的敌尸,击毙了马部骑兵一百多名,敌五九五团二营营长马如良等数名军官被击毙在沙山。这时,敌人又改变了进攻方式,纠集大批骑兵和步兵向红军阵地上反复冲杀,红军后围部队在饶子健的率领下,掩护总部首长和其他同志向西北方向转移,后围部队被马部骑兵冲散,按照总部指定的方向进入戈壁,沿着甘新公路边的电杆,加快步伐向西北方向转移。
西路军西征中的最后一战结束了,在这次战斗中,左支队一百余名指战员长眠戈壁滩上,其中主要有:团长刘雄武、总部译电组长陈茂生等。
李建设夫妇离开白墩子后,就向柳园镇政府走去,打听红军战斗遗址具体位置。此时,已是下午-点多了,叫开了镇值班室,值班的乡干部热情地给李建设夫妇介绍了红军在柳园打过一仗的具体位置。原来,他叫张建国是该镇副镇长。问清地点后,李建设夫妇就向红军战斗遗址挺进。来到这里-看,这里已是该镇的工业区了。红柳也因水的干涸,柳也己不存在了,面貌也全非。原来的土碉堡仅存一个土堆子,这里就是甘肃通往新疆路上的一个驿站。红三十军从白墩子撤退到这柳园与被追赶来的马匪在这里又战了一仗,这也就是红西路军西征中最后-战在这里结束了。在这次战斗中,红九军政治部主任曾日三和100多名左支队指战员长眠于戈壁沙漠。记录完这里,李建设夫妇又返回柳园镇政府,让镇党政办给盖了章。见到了张建国副镇长向他表示了谢意。他祝愿李建设夫妇重走红西路军征战路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