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井冈山 一 南昌起义 |
2006-07-26 11:15:25 |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 |
作者:贾章旺 |
浏览次数: |
|
|
|
|
参加南昌起义的主力部队之一是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贺龙,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1896年生,出身贫苦,民国初年两把菜刀闹革命、缴获盐局税警枪支的英雄事迹,在他的家乡到处传扬。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在桑植、石门县做兵运工作。1916年领导湘西暴动,后在桑植县讨伐袁世凯的民军中任总指挥。北伐战争开始后,贺龙任国民革命军第9军的一师师长,率部由贵州铜仁进军到湖南常德,改为第15师,在中共党员周逸群的帮助下,开办政治讲习所,招收一大批进步青年,经过训练后,充实和改造部队。这支部队,在中共党的教育下,愈来愈倾向革命,北伐中进军河南,参加临颖大战,作战勇敢,与其他部队一起击败奉军,威名日著,1927年6月被扩编为第20军。另一支起义军的主力就是叶挺领导的第24师,这是起义军的骨干力量。叶挺,广东惠阳人,字希夷,1896年生,保定军校第6期毕业。1921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团营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去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北伐军占领武昌后,叶挺被提升为第11军第24师师长,后兼任武昌卫戍司令。原来叶挺独立团,编为第4军第25师第73团,该团及第25师大部是起义军的主力之一。叛变革命的武汉政府,为与蒋介石争地盘,盗用“东征讨蒋”的口号,以唐生智的第一方面军沿长江北岸向南京方面发展,以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辖第4、11、20军)沿长江南岸向南京方面发展。7月中旬,中国共产党遂利用“东征讨蒋”之名将属于第二方面军的第11军24师和第20军由武汉鄂东一带向南昌集中。从鄂东武穴出发的贺龙部队,沿途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支持。不少农民协会的骨干自动加入行军行列,这些人大部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政治上很强,有些人很快在第20军中当上的基层干部。有一次,警卫营的人奉命到一个地方,一下取回来几百条枪,这是当地工人拒不执行陈独秀的缴枪命令,在白色恐怖下,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
第20军和第24师这两支部队激烈的革命情绪,引起了反动派的注意。在九江,汪精卫和几个新军阀策划阴谋以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的名义,通知贺龙、叶挺去庐山开会,妄图借此机会解除他们的兵权。这时,叶剑英叶剑英,广东省梅县人,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叶宜伟。1916年去马来西亚谋生,1917年夏回国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2期学习,改名为叶剑英。1920年毕业,随即投入“援闽粤军”,任炮兵连连长。1921年入孙中山的广州军政府副官处,同年,由军政府副官长吴铁城介绍,加入国民党。1922年6月,当陈炯明叛变时,叶剑英和江防舰队司令陈策一起护卫孙中山登舰避难,守卫50余天。10月任第8旅参 谋长。1924年1月,任孙中山的建国粤军第2师参谋长。黄埔军校开课后,被任命为教授部副主任。1925年3月,兼任梅县县长。1926年7月北伐开始后,任第1军总预备队指挥部参谋长。蒋介石“四?一二”大屠杀后,叶剑英以新编第2师代师长于5月13日在江西吉安发动起义,投奔武汉政府。他想去苏联学习,找到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主任邓演达,想请邓给开一封介绍信,邓没给开。张发奎急于网罗人材,就欢迎叶剑英来第4军军部。不久,第4军扩充为第二方面军,张发奎升任总指挥,叶剑英被任命为第4军(黄琪翔为军长)参谋长兼军官教导团(前身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团长。1927年7月,经周恩来批准,秘密加入中国共
产党。1927年7月28日,南京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第17次常务会议,决定将叶剑英等“永远开除党籍”,经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8月5日讨论决定,除同意将叶剑英开除国民党籍外,并咨请南京国民政府予以通缉。以第4军参谋长的身份随军驻在九江。第4军司令部设在甘棠湖中的烟水亭。甘棠湖,原名景星湖,也叫南门湖,位于九江市中心。烟水亭据说是三国名将周瑜所建。叶挺接到通知后,便邀集叶剑英、贺龙在甘棠湖的一条小船上研究如何对付,决定:不执行张发奎关于去德安集结的命令,叶挺、贺龙率部开往南昌;叶剑英随第4军南下,后来参加了广州起义。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