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瑞金 二 “九月来信” |
2006-07-26 11:49:47 |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 |
作者:贾章旺 |
浏览次数: |
|
|
|
|
毛泽东同志是被称之为朱毛红军的政治领袖。他在其领导的范围内完全执行了共产国际六大和中共六大的决议。他还帮助揭露和清除了在城市贫民、农民和工人阶级中的某些人那里存在的改良主义。这些改良主义思想是国民党‘左派’、第三党以及陈独秀造成的。
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名布尔什维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战士,毛泽东同志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工农群众将永远铭记他的业绩,并将完成他未竟的事业”。载1992年《党史博采》(河北)。红四军党的第7次代表大会以后,毛泽东同贺子珍一起来到上杭。几天后,陈毅到上杭看望毛泽东,同时也想说服毛泽东同意部队去打广东,并希望毛泽东能一起去。毛泽东则想说服战友不要去冒险。两人爆发了一场争论。毛泽东认为,广东的敌人比较强大,红四军比较弱,目前应该作艰苦的工作建立根据地。陈毅认为,红四军的力量不算弱了,红军应该多打一些地方,扩大影响,同时可以筹些款。从井冈山会师起,毛泽东同陈毅并肩战斗,他们之间虽有过意见分歧,也争吵过,但从来没有象这次吵得这么厉害。陈毅最后发火说:“这不是我们哪个人的意见,这是中央的决议,我们执行中央的决议!”毛泽东极力控制自己,不再说话。过了一会儿,他冷静而又坚决地说:“你们要打,你们走吧,我不去。”陈毅说:“那好吧,我打算去上海去,把这些情况直接向中央报告,请示中央如何解决。”7月底,陈毅由闽西取道厦门赴上海。陈毅走后,朱德兼任前委代理书记。
1929年7月底,毛泽东因为疟疾病重,先后到上杭县苏家坡、大洋坝和永定县牛牯扑、合溪等地农村养病,同时指导闽西的反“会剿”和指导当地开展土地革命。8、9月间,毛泽东达到闽西永定金丰大山,住在只有10来户人家的牛牯扑一个竹竂里。毛泽东在这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里除了服药治病,大量时间是读书看报,批阅战场上送来的情报、查看军事地图、拟制作战方案等。毛泽东在一块木板上写了“饶丰书房”挂在门口。《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 人民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285页。
7月20日,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杭县蛟洋村召开。毛泽东出席了会议。大会听取了邓子恢代表特委作的工作报告,毛泽东作重要讲话。讨论通过了由邓子恢起草、经毛泽东修订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政治决议案》及《土地问题决议案》等十几个文件。选举产生了新的特委,委员15人,常委5人。邓子恢为特委书记,蔡协民为组织科长,蓝鸿翔为宣传科长,江华为特委秘书长,张鼎丞为军委书记(谭震林、卢肇西为军委委员)。这次会议所提出和制定的关于土地革命政策的一系列规定,对巩固和发展闽西革命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毛泽东从龙岩到上杭,从上杭到永定,他一路走,一路把自己看到、想到的问题和意见告诉前来看望他的干部,提出各种建议:“现在的稻子快熟了,你们赶快把田分完,农民拿到了一季稻子,情绪就稳定了,我们的队伍就站住了。”“分田地一定要注意发动好群众,群众没有起来,分田是假的,农民还会把打到的粮食送到地主家去。”后来,毛泽东住在苏家坡,这是一个大村,座落在一个山沟里,很偏僻。朱德带部队出发前惦记毛泽东的安全,专门调了一个连的士兵担任警戒。县委书记张鼎丞又抽调了一个连的地方武装配合警卫,同时封锁毛泽东住在这一带的消息。县委的同志还非常关心毛泽东的健康,他们送来了银圆、大米和蔬菜,还专门派来一位老中医跟着毛泽东的行动,为他治病。同志们的友谊,群众的深情,温暖着毛泽东,他的病慢慢地好起来了。他在病中的最好消遣,就是同群众聊天,从天时、地时、风土人情到年成的好坏,他都想听而且听的津津有味。他详细地了解这里土地革命的情况、群众对分田政策的意见。同这里的群众一聊就是大半天。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