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红色收藏,毛主席像章是迄今人类普及面最广、数量最大、佩戴率最高的徽章,它凝聚了一个民族和时代的共同记忆。
三面鲜艳党旗的辉映下,一代伟人毛主席颔首微笑。但这枚徽章并不是毛主席纪念章,而是1948年解放区发行的工作模范奖章。徽章虽小却包容无限,它表达了解放区人民对领袖的热爱和崇敬。
毛章并非诞生于“文革”
这枚工作模范奖章,为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何云强所藏。何云强是一位红色收藏迷,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知青上山下乡时起,他就开始收藏《毛选》、语录、语录章、纪念章、袖章等红色题材藏品。现在,仅不同时期的劳模奖章他已收有十多枚,但刻有毛像的工作模范奖章却只见过这一枚。1997年,何云强用三枚解放纪念章与广东一位藏友交换了这枚奖章。
省收藏家协会专业委员会认为,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这枚徽章极有可能是解放区首枚带有毛主席头像的模范奖章,它的发行量应该不超过千枚。这也反映了伟人的远见卓识,在当时可谓“一手抓战争,一手抓建设”。
何云强收藏的另一枚洪湖苏区工农兵劳模大会纪念章,也刻有毛像。虽未标明年份,但可以肯定是大革命时期的产物。何云强认为,它的年份应该比1948年版的工作模范奖章要早。
这两枚奖章的发现也再次证实,毛章并非诞生于文革。事实上,毛章最早出自1937年东北抗日联军颁发的银质毛主席奖章;1942年延安制作出第一枚延安毛泽东像章;1945年,电影艺术家凌子风设计了最早的毛泽东金属像章。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在制作军功章、功勋章或重大事件纪念章时,偶或也将毛泽东像镶嵌在内。“文革”时期制作毛章达到高峰,只要有毛主席“最高指示”、“最新指示”发表或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等,都要制作毛章。
1969年6月12日,中共中央下达文件,指出“不经中央批准,不能再制作毛章”,此后各地的“敬制毛主席像章办公室”被取消,毛章热开始降温。
毛章收藏分三个时期
对于社会学家,毛主席像章是一个永恒的、难以读懂的课题。它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流行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盛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人民敬颂伟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从1982年开始,毛章就被中国全国人大列为“现代文物”,也被列为中国十大收藏品之一。
“毛章收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何云强介绍,第一个时期是解放前,这一时期的毛章发行量很少,主要集中在解放战争这一阶段。抗美援朝至“文革”前,为毛章收藏的第二个时期。当时,除了抗美援朝外,毛章已几乎不涉及战争题材,而涌现了很多有关“反特”、“加强防卫”等内容的毛章。
毛章制作在“文革”时期达到鼎盛。此时,毛章已逐步转变为政治地位和荣誉的标志,各地只要有“革命委员会”的机构或单位都可以制作毛章。不仅正规的证章厂、工艺品厂制作毛泽东像章,连小城镇的五金厂、白铁社也制作毛章。无论是像章制作的数量、品种,还是工艺水平和质量,都达到了我国徽章艺术的巅峰。
当时各地都就地取材,用生产原材料生产出各种各样的毛章。按照材质分,有金、银、铜、橡胶、胶木、不锈钢、木、铅、竹、瓷、塑料、夜光、镀铬、铁皮、生铝浇铸、有机玻璃等;按种类分,有套章、对章、系列章、专题章、独立章;按造型分,有葵花章、灯笼章、忠字章、红心章等;按功能分,有佩戴章、挂章、摆章、摆像等。何云强记得,当时的海南也是如此,五金厂用铜制门栓生产出毛章有的重达一斤;工艺厂用椰壳和贝材雕刻出独具海南特色的毛章;塑料厂也生产塑料钮扣大小的毛章。
徽章艺术的集大成者
“毛泽东像章的品种之多、数量之大、流行范围之广,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何云强认为,毛章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徽章艺术的集大成者。它不仅为当代人及后来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纪念品、工艺品,还是研究中国现代史的丰富资料和实物佐证。更重要的,毛章沉淀了一个民族和时代的红色精神、红色力量,它的精神价值远远大于金钱价值。
有藏家认为,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的大背景之下,预计红色收藏会再次掀起一股热潮。据调查,毛章收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开始了,至“文革”期间形成了最高潮。那时的人们,收藏目的是出于对领袖的尊敬和崇拜,而非为了投资、保值增值。
由于“文革”时期无限制地制作毛章,当时绝大多数家庭或多或少地拥有毛章。据收藏界的共识,中国在“文革”期间制作的毛章就有约80亿枚、5万多种。毛章除特殊的文物价值外,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毛章的收藏者遍布全国,不少外国人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像章虽小,却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心理沉淀,一个时期的共同记忆。
解放前《毛选》也有毛像
除了毛章,“红宝书”也是平民收藏的一大热点。出于对领袖的尊敬和热爱,人们不仅将领袖头像印刻在纪念章上,还将其印制在《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语录》及老三篇、老五篇等书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