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醴陵制毛主席瓷与随后中央专烧的“7501”、“7801”相区别。
以1974年的釉下五彩双面月季碗为例,正是在此碗的基础上,萌发了景德镇研制釉下五彩“7501”及其醴陵再制“7801”的。当前,许多瓷评及收藏者将其混为一谈,是极其错误的。又如:在制该碗之前,醴陵瓷厂在为毛主席制釉下五彩时曾于1972年烧制的“红梅”碗,1973年烧制的“菊花”碗,及在1974年专烧制的“月季”碗之后紧随烧制的“芙蓉”碗,其器型、规格、重量相同。但“红梅”、 “菊花”碗仅为外壁绘花,内壁洁白无花;只有“月季”碗与“芙蓉”碗才是双面绘花的。其包装也是在烧制 年包装,十碗“一提”(如前所述)。因后人称颂四碗为“主席用瓷”四季花卉喻“春”、“夏”、“秋”、“冬”碗,仿制者误以为是四碗同期烧制且四碗一包装。更有甚者,惊于双面“月季”碗超艳脱俗的精湛工艺,弄巧成拙地将“红梅”、 “菊花”也制为双面花碗。而且当时的醴陵制“红色官窑”,多为“中国醴陵”、“中国国光”、“中国星火”、“湖南醴陵”等款,也有中英文款的。而不似后人制的“××监制”、“ ××用瓷”等。若不是亲历醴陵瓷的收藏过程,家中不拥有可比照的“红色官窑”瓷,要能准确辨识,是有难度的。我有幸藏有上述“红梅”、 “菊花”、 “月季”碗,及一批“红色官窑”瓷而深感欣慰。特书此文铭记,并告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