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纳溪区一退休教师爱好收藏毛主席像章,57年来共花费10多万元
每天清晨,泸州市纳溪区退休教师刘兴明起床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鸡毛掸子为"毛主席纪念品展藏馆"中的玻璃柜、镜框和大大小小的像章拂去灰尘。这个藏馆从2005年9月在他家成立以来,已经成为远近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然而,今年的一场大病使80岁的刘兴明已感到力不从心。"我想在我离开人世之前,为这两万枚像章寻找一个适当的归宿。"这是老人余生的最大心愿。
家中办展馆 免费接待参观者
走进占据刘兴明家60%面积的"毛主席纪念品展藏馆",几乎就走进了一个毛泽东时代。客厅、饭厅和卧室里,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展板、木柜,除了各个时期的毛泽东像章外,还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周恩来、邓小平等的像章,其中像章近两万枚,图片五千多张,纪念像(含雕塑像)三百多件,著作一千多册,邮票、钱币等一千多件。
像章是刘兴明藏品的主体,最大的直径72厘米,最小的只有9毫米,材质有金、银、竹质、纸质等。很多像章被串连拼贴成各种图案、诗词和语录,一张名为"毛主席走遍全国"的"中国地图",宽3米高2.4米,上面挂了2000多枚毛主席像章。其中最早的毛泽东像章是1946年延安鲁艺学院的学生制作的。在2005年国庆前夕,这个由个人兴办的展藏馆在纳溪区开始免费接待参观者。
以收藏为乐 集像章花了12万
刘兴明祖籍阆中,原在纳溪区江宁初级中学校任语文教师。讲起第一次收藏毛主席像章,刘兴明一脸灿烂,"那是1951年的一天,我看见学校有一位学员胸前佩戴着一枚毛主席像章。一打听,才知是从新华书店买来的,我就迫不及待跑到书店买了一枚毛主席的微型章别在胸前。"随着毛主席像章发行种类的增多,刘兴明胸前佩戴的像章也不断变化着。
1987年刘兴明提前退休时,工资仅146.5元,至今也不到1200元。虽然生活有些紧巴,但他收藏完善毛主席系列像章的追求一直没变化。有时实在没钱,就向别人借;到成都、重庆收集毛主席像章,为了节约住宿费,他常常是乘夜班车去,赶夜班车回……57年来,刘兴明为收集毛主席像章花去了12万多元。
向媒体求援 他为像章找归宿
近些年,在老伴的协助下,刘兴明还对这些像章进行了分类整理,在收集、整理这些精品时,刘兴明夫妇越来越感到,他们收藏的毛主席像章已不是他们的私有财产,而是国家的一笔精神财富。近几年,他们多次将毛主席像章等有关资料自费在纳溪区图书馆、泸州市城区进行展出,每一次都让参观者惊叹。曾有人表示愿出20万巨资收购其毛主席像章,被刘兴明拒绝了。他真诚地告诉对方:"我从收藏毛主席像章以来就没想到过靠此赚钱,这些像章是属于国家的财富。"
今年年初,刘兴明患脑血栓后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走路做事手脚都在颤抖,他明白,自己已经无力再保管好这些像章了。老人开始向媒体求援,希望能够找到识得这批像章价值的人,为这批像章找到一个好的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