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河南郑州2013年5月22日电(温新建)郑州碧波园珍宝大世界负一楼红藏专区曹文兴先生开办的“红色文化交流中心”,每天宾客不断,热热闹闹。
曹文兴先生收藏婚书800多份,有些婚书是他出重金购买,视为珍爱。他说,这些婚书真实地反映了人们长期约定俗成的婚嫁模式,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情、政治体制、经济状况及印刷艺术。通过这些婚书,我们可以领悟古老华夏文明史。
近日笔者有幸目睹曹先生的部分婚书藏品,编辑于此,以飨读者。

这张结婚证书出自陕甘宁边区政府,可谓新中国婚书的雏形:一是体现男女平等,结婚男女并排列示;二是体现政府管理,由政府登记发证。但还记载主婚人、介绍人信息,源于旧的婚俗没有彻底摈弃。该婚书签发于民国34年5月(1945年),当时抗日战争还未完胜,国共两党还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合作,抗战是国家大事,结婚是人生大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一个也不能少。

1950年浙江余姚县婚书,主格调龙凤呈祥,印刷体+毛笔书写,尽管余姚1945年5月就解放了,但百废待兴,无暇顾及规范婚书的具体事务,这张婚书仍是使用老的印刷版本

这张婚书出自59年11月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传递的信息量很大,有五星红旗、鲜花、稻谷、水利工程、北大仓农业生产、工厂高炉、高楼大厦,等等。反映人民期盼五谷丰登,早日过上幸福生活和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建设场面

这张结婚证出自63年11月广东省。主调:龙凤呈祥、鲜花、红喜字,等等。政治气息不浓

这张结婚证出自69年2月安徽省歙县。 当时正值文革,婚书上印有毛主席像、红太阳、红宝书、红旗、语录、林彪题词、向日葵、鲜花、麦稻,等等。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使人们难以忘怀那段特定的岁月

这张结婚证出自69年4月天津武清县。印有工农业劳动生产场景,那个年代,十分重视工农兵阶层啊

这张结婚证出自69年9月标注“新财民结”,省县待考。封面大红色,内容有“最高指示”,等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结婚证。整体设计简洁、喜庆、雅致。结婚证上印有“勤俭节约、计划生育”,传递着政府管理社会、宣传基本国策等信息

这张结婚证书出自民国31年的四川,证书设计文雅大方,中西合璧,圈边内容丰富,有大红双喜、花鸟人物、乐器、女青年短发裙装、还有背生双翅、满头金发的西方小爱神丘比特,等等。其实是当时开展的新生活运动的缩影。文字记载结婚人、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的信息,加盖个人印章,不显累赘,证明对婚姻的高度重视

这张婚书出自民国27年(1938年)察南自治政府。婚书载有:龙凤呈祥、民族交欢、日察如一,协和万年的信息。察南自治政府是在日本侵略军扶持下成立于1937年9月,伪“察南自治政府”所标榜之施政纲领为“日察如一,铲除共党,民族协和,民生向上”,是日军对沦陷区人民进行奴役和掠夺的罪恶工具,这张婚书是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卖国贼奴役沦陷区人民的罪证。

“寡妇再嫁”婚书。出自洪宪元年三月初十,对照阳历是:1916年4月12日,其时帝制已取消,但当时通讯不畅,民间仍在沿袭使用原帝制记事。袁世凯称帝只短短83天(1915年12月25日宣布第二年改元“洪宪”,到1916年3月22日不得不取消帝制),帝制取消后的婚书存世,实属稀有。

这张《休书》出自光绪十四年(1888年)。封建社会休妻是家族的事,所以休书上有族长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