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疆新和县早有耳闻,但从未去过。前不久,我踏上了这片土地,领略了新和县独有的风采。山不奇巧,水不壮丽,如此平凡,但有一种宁静平凡的美,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张骞、李宗、班超、玄奘、鸠摩罗什等等,这些辉煌文明的符号,构成了一道独特的、炫目的风景线。
一大早,我们几家媒体记者来到了新和县渭干乡帕合特勒克村的艾则孜·艾迪里斯老人家。干净的院落、浅蓝色的墙壁、漂亮的小花园以及以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墙画把这个院子打扮得漂漂亮亮。有两间房前铺着红色地毯,地毯中间摆放着两个麦克风,一排长桌子上摆放着各种水果、矿泉水。当天要在艾则孜老人家举行“红色收藏屋”揭牌仪式。新和县委、县政府决定把艾则孜·艾迪里斯家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
在两间新建的房间里,墙壁上挂满了各种照片和画像,大部分是历届中央领导人的相片和画像,书架上摆放着毛泽东选集、邓小平选集等书籍,里屋陈列着各种记事本和工作记录本。
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历时40多年,艾则孜老人默默无闻地收集了共和国历届中央领导人的相片,各个时期的党报、党刊,毛泽东像章等。据不完全统计,老人收藏的毛泽东像章有80多枚,收藏的革命书籍有1200余册,还有2000余张革命英雄照片。此外,他还收藏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报纸800余份。如今,艾则孜老人的部分“红色收藏”早已价值不菲,但艾则孜老人说,他不关心这些藏品的价值,因为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出售。
71岁的艾则孜老人有着30多年的党龄,老人饱含深情地说:“我1岁丧母、16岁失去父亲,我是在党的阳光雨露滋润下长大的,并在党的关心教育下成长为村里的团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吃过黄连苦、倍感蜜糖甜。我知道住在羊圈里的滋味,有过没吃没穿的艰苦日子!没有党,就没有我今天幸福的生活!……”老人说的有点激动,后面没能说下去。
一本连外皮都没有的日记本上写着:“我出生在旧社会,长在新社会,我要为人民学习,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我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图名、不图利、不谋私利、不怨天尤人,凡是对人民有利的事我都将积极努力去做。”维文字写得很好看,我问艾则孜老人上过学没有,他摇摇头说:“我没上过什么学,当时公社办了扫盲班,要是没有那次扫盲班,很多书籍、报刊和日记都不可能在这里被收藏了。”
1976年,艾则孜老人来到帕合特勒克村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两年后任村党支部书记,直到2001年才退休。艾则孜老人任村党支部书记初期,村里的粮食亩均产量迅速递增,到他卸任的那一年,村里的粮食亩均产量翻了两番。在他的带领下村民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
正跟艾则孜老人聊着,村民中出来一个80多岁的白胡子老人插了两句话:“他做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你抬头看看这村里的大树,大部分都有他的一份贡献,这些树当年是他带领村里的年轻人种的。村里没有一个人说他的坏话,因为都知道他是个好人。他当年有个外号叫‘活雷锋’,做好事从不留名,被我们发现后也不承认是他做的好事。”
揭牌仪式后艾则孜老人得到了当地很多单位的捐助和捐赠。新和县决定每年给老人的“红色收藏屋”1万元的维护费。新和县委书记马国强和艾则孜老人深情地拥抱了一下,马国强用标准的维吾尔语说:“恭喜你啊!”老人说:“谢谢!谢谢!党和政府总是这么关心我!我要让儿子孙子们都记住这一切。”老人笑了,笑得如此自然,可以看出他的笑是发自肺腑的那种真实的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