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抗战烽火中诞生的“中国电力制钢厂”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佟雪辉
浏览次数:
2025-02-18 09:25:32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位列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的昆明钢铁厂,其历史要从抗战时期设在上海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说起。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所长周仁为了保护科研成果,一面派人将工程所大量的仪器设备和书籍资料秘密运离上海,一面派人到云南联系迁滇事宜,受到时任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主任缪云台等云南当局人士欢迎,并表示愿意承担研究所迁滇所用经费。

    历经一年的长途跋涉,仪器设备和书籍资料辗转香港地区、越南,经滇越铁路抵达昆明。在周仁、缪云台以及其他爱国工商业人士的联合努力下,云南当局向国民政府中央经济部提出创办钢厂的申请。1939年1月31日在重庆召开的“行政院”会议上批准了云南的建厂申请,于是,公私合股的“中国电力制钢厂股份有限公司”应时而生。2月22日,公司在重庆召开创立大会第一次股东会,推举缪云台任董事长,周仁任董事、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1939年春,工程研究所平安迁抵昆明。在周仁的具体负责下,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论证,为了避免敌机的轰炸以及对昆明市造成的干扰,又能在交通和电力方面获得便利,厂址选在了昆明附近的山区。

    电力制钢厂创建之初,共有员工45人,其中技术人员10人、事务人员11人、工人24人(后来发展到230名员工)。员工们白手起家,先后盖起了铸造、金工、锻工车间和仓库,还自制了炼钢用的各种设备。1941年6月9日,一吨电炉终于建成。由于敌机的轰炸,电力公司不能正常供电,一直拖延到8月1日才正式投产。8月28日,炼出第一炉合格钢液,浇铸出9根钢锭。除1吨电炉外,工厂还相继建成250×3三棍横列式轧钢机、1.25吨空气侧吹转炉等。

    制钢厂以“一切为抗战服务,服从战时需要”为指导思想,从1941年至1945年,共生产主产品钢锭、钢材、钢铸件1443.173吨,其中仅钢材品种就有普通低碳钢、优质碳素钢、镍钢、镍铬钢、磁性钢、高速工具钢,还有矽锰弹簧钢等产品问世。该厂的产品提供给军工系统的第二十一、二十三、五十二、五十三等兵工厂和第五军、战时生产局、国防工程处,以及中央机器厂、耀龙电力公司、云南纺织广等48家工厂、公司和矿山,为支援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

    1950年3月8日云南和平解放,昆明市军管会接管电力制钢厂。1950年4月,电力制钢厂电炉恢复生产,为新中国提供急需的钢材。1953年与云南铁厂合并,1955年更名为昆明钢铁厂,从此昆钢的简称就一直沿用至今。2018年,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大连制造“大炮弹”
·下一篇:无
·西北联大:抗战烽火中的一段传奇
·袁松树、陈光斗、许莹莹:抗战老兵讲述抗日故事 全景再现江淮抗战烽火(组图)
·特稿:抗战老兵讲述抗日故事 全景再现江淮抗战烽火(组图)
·永世不灭的罪证——重走华北东北抗战烽火路(组图)
·李崎:永世不灭的罪证——重走华北东北抗战烽火路(组图)
·特稿:永世不灭的罪证——重走华北东北抗战烽火路(组图)
·150余件珍贵文物再现抗战烽火
·特稿:抗战烽火的见证——湖南芷江发现抗战时期修建的碉堡群(组图)
·抗战烽火的见证——湖南芷江发现抗战时期修建的碉堡群(组图)
·杨建、陈英、江洪:抗战烽火的见证——湖南芷江发现抗战时期修建的碉堡群(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抗战烽火中诞生的“中国电力制钢厂”
我的父亲焦裕禄
回首岁月 不忘初心 投身新时代(组图)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第九篇)
胡山:历史的天空永远铭记——“在国外履行
特稿:历史的天空永远铭记——“在国外履行
中红网-胡山:历史的天空永远铭记——“在国
四川华蓥:爱国主义教育点亮开学第一课(组
邱海鹰、张艳:四川华蓥:爱国主义教育点亮
特稿:四川华蓥:爱国主义教育点亮开学第一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