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八年,在革命根据地内设立了红军医院。图为东会县第四区红军医院旧址——东兴乡岭脚村。
红军医务人员用香麻皮制成的绷带。
琼崖红军用的医疗器械和草鞋。
红军医院因陋就简,用椰子花蕾壳为伤员制作的洗涮盆。
驱车从海榆东线由琼海一路往南直到陵水,道路西侧随处可见茂密的森林。这片广袤的土地曾是东路琼崖红军战斗的地方,也是随军转战的红军医疗队伍活动的区域。至今,东部一些地区还流传着用茄冬叶灰代替食盐,治好伤员水肿病的故事。
1928年,辗转战斗在东部山区的琼崖红军医院食盐极为短缺。《琼崖红医》(《琼岛星火》第2期)一文称,由于长期喝没有食盐的野菜汤,半数伤员和医生护士患上水肿病,给治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见此情景,院长心情沉重。一天,他发现小路旁有一丛茄冬草,突然想起小时候草药郎中讲过,茄冬草的焦灰可以当盐。于是,他们把茄冬叶晒干烧焦研成粉代替食盐,煮野菜汤时撒上一把,尽管又苦又涩,但确有食盐味。过了一段时间,水肿病逐渐好转。经过一年多积极治疗,10多位重伤员全部治愈重返战场。
“琼纵的医疗机构为恢复和保证部队战斗力,为最终取得胜利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赖永生说,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时代,琼纵医疗机构医生护士利用极为拮据的卫生资源,尽可能保障战士们的健康,超水平地完成了战伤疾病的救治任务。
前线救护队
海岸岭位于临高和舍镇与儋州和庆镇交界处,曾以海岸岭战斗而闻名。如今这座山岭已被郁郁葱葱的树林所覆盖,无法寻觅到当年战场的遗存,唯有林间啾啾的鸟儿欢叫,让人对这里的风光印象更为深刻。
1948年的春季攻势作战中,海岸岭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一位琼纵医务员在阵地上爬来爬去给伤员包扎,竹笠和药袋都被子弹打穿了。突然,一颗迫击炮弹打过来,一位战士中弹倒下。医务员飞快跑上去背起他就走,子弹“嗖嗖”地掠过头顶,但医务员毫不畏惧,终于把伤员背到岭下治疗。在这次激战中,这位医务员亲手包扎抢救了27个伤员,受到上级表扬。
“在琼纵的发展历程中,医务护理等工作绝大部分由女性负责。”赖永生说,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琼纵女医护在炮火中背着药箱,冲到前线用生命抢救伤员,创造了许多扣人心弦的不平凡事迹。
战时对伤员的救治,对于士气的保持和战事的胜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琼纵高度重视前线救治工作。据《海南省志·卫生志》记载,琼纵在抗战中后期为加强对伤员的救治,组成了救护队,负责前线战伤救护。1942年初,“大水战斗”激战5天4夜,救护队队员坚守在前沿,组织群众出色地完成了100多名伤员的救护任务。
解放战争时期琼纵进一步组织火线救护队,包括看护长1人、看护1人、卫生员3人,负责火线抢救,部队伤员死亡率大大下降。l949年新盈战斗中,伤员较多,救护队、担架队在敌人的炮火中抢救了100多名伤员,顺利地完成了转移抢救任务。
流动医务所
赖永生介绍说,抗战后期随着部队组织机构逐步健全,琼纵各支队设有医务所或随军医疗队。这些战地医务所,因跟随部队经常搬家,被亲切地称为“流动医务所”。
据《伤病员之家——介绍一个流动医务所》(《琼崖星火》第5期)一文记载,琼纵四支队的一个医务所从1943年到海南解放曾搬家9次,该医务所共有医生、看护等12人,随军活动在琼北和琼西的山区。每到一个地方,全体医护人员就割茅草、砍树木、采野藤,盖起一间间草寮。每逢刮风下雨满地是水,医护人员总是手拉手、背对背地支撑着草寮。一清早,医护人员又活跃起来,有的做清洁,有的安置医疗器械,有的架起病床。
药品没有了,组织上派人化装成百姓去海口、那大购买。医护人员还经常上山采草药加工,为伤病员治疗;没有火柴就钻木取火;没有棉花洗伤口,就用无毒树皮敷上。看护人员常常深夜下山,发动群众捐献旧棉被,剥开洗净晒干再消毒,捏成一个个棉球使用。
就这样,这个医务所先后接收伤病员117人,绝大部分被医治好重返前线。这个医务所一直坚持到海南岛解放,被称赞为“伤病员之家”。
据《海南省志·卫生志》记载,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这些战地医疗所一般有队长1人、指导员1人、卫生员和担架队15-20人,分4个组参加医疗工作。一是救护组,主要负责火线上抢救下来的伤员,组织检查,进行止血、包扎、清创、抗休克等。二是分伤登记组,负责伤员填写登记表,夹在伤员的口袋或臂上,并注意观察伤情;三是护送组,任务为负责向后方医院送重伤员,途中还要换药、治疗并负责路上的食宿;四是生活保障组,负责全队伤员的警卫安全、生活保障工作。
后方医院
从保亭县城出发,袅袅青烟中,沿着蜿蜒山道行使20余公里到达什玲镇八村地区,一条八村河养育着这里8个村庄的百姓。据海南史志网《八村后方医院的建立》一文介绍,1947年底琼纵三总队挺进保亭,决定在八村地区组建后方医院。因为这里地势险要,地理位置隐蔽,是部队理想的后方,有利于伤病员疗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