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到黑龙江的距离有3500多公里,抗日战争时期,周保中从云南远赴东北抗日,离开四季如春的家乡,来到冬季零下四十多摄氏度的东北,他坚持了14年。专家研究大量史料指出,在东北抗日联军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是完完整整坚持了14年。因为他是白族人,被战士们称为“白子将军”。有关周保中的史料和研究材料众多,为探究白子将军周保中在东北的那些岁月,记者重走抗联路,寻访周保中在黑龙江这片热土上战斗过的足迹。
捐躯轻鸿毛荡寇志不渝
走进宁安市,静谧的小城里一片祥和,很难与硝烟弥漫的战争联系起来。宁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佩臣告诉记者,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这里资源丰富,又有铁路,成为日本人觊觎之地。宁安是抗联第五军的成立地,抗日名将周保中“智取东京城”和“两打宁安”等战役都发生在这里。
牡丹江市博物馆和烈士纪念馆副馆长黄强介绍,为了开展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加强抗日的领导力量,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的周恩来亲自派周保中到东北,任命其为中共满洲省委委员、军委书记。1932年4月,周保中来到吉东地区。
1932年10月10日,周保中率领救国军一部与民众武装西北山“八大队”攻打宁安县城。在攻城战斗中,周保中腿部受伤仍指挥战斗,率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冲进县城,消灭日寇饭冢联队部分日军,并炸毁日军火药库。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把周保中背起来,送到指挥部去治伤,因为子弹已穿入腿骨,急需动手术。有同志劝他说:“这里没有医生,也没有药品和器械,无法取出子弹,最好还是送你去省城的大医院吧。”周保中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说:“不是要做手术吗?那就干脆点,用刀子挖,拿钳子夹,我受得了!”于是,在他的坚持和不断催促下,为他做手术的战士硬是用刀子、钳子将弹头从腿骨中取了出来。12天后,伤口未愈,周保中又率领一千余名救国军第二次攻打宁安县城,打死打伤日寇和伪军100多人。
周保中带领敢死队冲进宁安县城、负伤不下火线以及他强忍剧痛刮骨取弹的事,在救国军中传开了,全军战士听后无不深为感动,都称赞参谋长是个英雄好汉,还有人编了两句顺口溜:“刮骨取弹真英雄,胜过昔日关云长。”在另外一次战斗中,周保中腹部受重伤。他忍痛把肠子塞回肚内,手捂腹部指挥战斗打退敌人,战后才敷上草药缠好。将士们无不感动,深受鼓舞。从此,周保中成了救国军的一员虎将,蜚声东北抗日战场。周保中的个人名言“哪管饥饿疲乏,断指裂肤,不顾暴风烈日,雷电雪雨,捐躯轻鸿毛,荡寇志不渝”,在战争年代激荡着战士们的心。
运筹帷幄蜚声战场
1936年2月下旬,反日联合军第五军被改为抗日联军第五军,周保中任军长。东北抗联五军组建宣言书由《巴黎时报》刊出,日寇大为惊恐,向吉东增兵万人,妄图消灭周保中率领的抗日武装。
据史料记载,1937年8月21日,日军黑石部队600余骑兵自孟家岗出动。周保中指挥第五军警卫旅、第八军第三师及独立师400余人,在五道岗设下伏兵,由第八军和独立师骑兵诱敌深入,第五军警卫旅暂居五道岗南北高地,负责截击日军。当日10时,诱使日军骑兵先头部队进入埋伏圈,接着将日军骑兵主力暴露于伏兵阵地。交火之后,敌兵大乱。敌一部在南高地负隅顽抗,数次冲锋皆被击退。我诱敌部队趁势反攻敌人先头部队,将敌人压缩到岗南大道两侧,我军全线发起冲锋。这次战斗共击毙日军300余人,打死敌战马200余匹,夺获四四式马枪220支,轻机枪10挺,全鞍马50匹,缴获弹药等战利品甚多,创造了以少胜多、歼灭敌人黑石部队的著名战例。
1937年9月,抗联四、五、七、八、九、十军编为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周保中任总指挥。1938年春天开始,日本关东军总部调集三万五千多日伪军,大规模围剿抗联二路军,企图在牡丹江下游山区聚而歼之。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同时计划西进与抗联十军会合与南满抗联第一路军取得联系,周保中与二路军总部决定以四军、五军为主力进行西征。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西征失败,数万日伪军设立重重封锁线,周保中及二路军总部人员被围困在下江山林之中。周保中与战士们克服饥饿、寒冷、伤病、缺乏武器弹药、战斗伤亡等种种困难,坚持与敌人进行战斗。战士们只能在深山中挖地窖隐蔽。一连十多天,粮食吃光了,扒树皮、挖雪里的野草充饥。没有水喝,吃雪。数九隆冬,地窖里奇冷异常,周保中领头相互撞击身体增加热量。后来,饥饿使他和战士们卧倒不起。但他拼着微弱的体力,断断续续地讲笑话鼓舞大家。他们在听得见头上敌人踩雪声响、飞机轰鸣,被饥饿和寒冷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异常艰苦情况下,以超常的革命意志力坚持了二十多个日夜,直到日伪军撤走。
领导英雄的八十八旅
据黄强介绍,1938年后,东北抗日斗争形势更加恶劣。为保存力量,抗联部队退往苏联。1940年冬天,周保中率领抗联二路军千余指战员先后越过乌苏里江退入苏联,在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汇合处的哈巴罗夫斯克城郊的森林建立北野营。到1942年夏季,李兆麟带领的抗联第三路军队伍也相继退入苏联远东地区。在沃罗什诺夫森林里,又建起南野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