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7日是《朝鲜停战协定》签订60周年纪念日。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赴朝参加了相关纪念活动。
这又让记者想起了那位英雄——罗盛教。这位诞生于那场战争中的英雄,不是倒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而是牺牲在救人的冰窟里。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为了“人”。但因为是后者,他差点成为被埋名的英雄。
1 一起“淹亡事故”
盛夏的一天,记者来到新化县罗盛教纪念馆采访,里头一幅志愿军某师为罗盛教举行追悼会的照片引人注目。
战火纷飞,“送行”仪式如此隆重?
读罢《新化文史》罗盛教专辑中“罗盛教牺牲曾被定性为事故”(以下简称“事故”)一文,才明白其中原因:
1952年,新年伊始,正值朝鲜半岛冰天雪地的时节,朝鲜战争也进入了十分艰苦的相持阶段。志愿军某师在“秋季攻势”后,此时奉命撤至成川郡及其附近地域进行休整。
时任该师师长的叶健民与其他师领导分别下到各团,指导部队对前一阶段的作战进行总结。这天,他乘坐吉普车刚从团里赶回位于平安南郡石田里的师部驻地,透过车窗,看到师部门口里三层外三层围了许多朝鲜老百姓,他们的面部表情既激动又悲痛。
“出了什么事 ?”叶师长叫车子停下,让参谋人员前去打听情况。
一会儿,参谋人员回来报告说,这些朝鲜老百姓一致要求为罗盛教请功。其中一个名叫元善女的大娘,主动献出了自己的墓地,说是这块墓地原本要留给她自己用,现在让给罗同志,因为“罗同志与我的儿子没有什么区别……”还有一位胡须花白的老大爷流着泪对部队的同志说:“罗同志为救我们的孩子牺牲了,请志愿军把他的遗体交给我们,我们要按照朝鲜最隆重的礼节安葬他!”
叶健民师长立即让人找来师宣传科长和直工科长,追问“罗盛教究竟是怎样牺牲的”。
直工科长回答:“他是掉进冰河里溺水而亡的。我们已经按照惯例把他作为非战斗减员上报军里了,并且按淹亡事故向各团作了通报。”
而眼前的情景让叶健民觉得,事情并不那么简单,自己有责任将其弄个水落石出。
2 烈士已经下葬
记者从有关资料上得知,在叶师长遇到朝鲜老乡为罗盛教请功之前,侦察连已经安葬了烈士。
烈士牺牲的当天晚上9时多,连里为罗盛教的遗体,穿戴好刚从30多里外的师后勤部领来的新军衣、军帽和大头鞋,放进匆匆钉成的木板棺材内,趁月夜抬到后山上,悄悄地安葬了。挖掘冻土墓穴时,一直在侦察连连部共同守护烈士遗体旁的几位朝鲜老乡帮了忙。
“老新闻”、省广电益阳记者站原站长曾瑞华采访罗盛教战友曾伏生后,所撰写的《罗盛教牺牲后的一段秘闻》一文,也详细地记述了“事故减员的波折”过程——
“1月2日晚上,师直工科下发了一个电话通报:‘师直侦察连……发生了一起非战斗减员事故,文书罗盛教溺水身亡……’听了这个不幸的消息,曾伏生无法安宁入睡……3日上午,他向营长请了个假,特地赶往侦察连……4日上午,曾伏生不禁泪眼双流,拿起铁锹,同朝鲜乡亲一道,一锹土一把泪地掩埋战友。”
当时,军《猛进报》的何沛林记者获讯后也赶来采访。“在看了现场,听了群众详细介绍的情况后,他也觉得此事以‘战斗减员’的论处不当,建议连长整理材料,为罗盛教请功”。已挨了批评的连长麻着胆子,又请上级为罗盛教追记三等功一次。
3 探究“事故”真相
“事故”详细地记叙了叶师长探究“淹亡事故”真相的经过:
“第二天,叶健民专门带着两位科长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驱车来到罗盛教救人的现场——石田里泥栋河边进行实地察看。听说罗盛教的师长来了,被救的朝鲜少年崔莹的母亲带着儿子也赶到出事地点。一见面,母子俩就跪地向叶师长深深地施礼,而后又用朝鲜语夹杂着汉语,声泪俱下地讲述了罗盛教舍身救人的详细经过:1952年1月2日早晨,某师侦察连文书罗盛教独自一人来到冰河上练习投弹。这时,突然传来呼救声,正在滑冰的朝鲜少年崔莹压碎了冰块,失足掉进了2.7米深的冰窟中。崔莹的3个小伙伴顿时手足无措,急得大哭起来。”
“听到哭喊声,罗盛教立刻赶了过来”。他一边奔向冰窟,一边脱下棉衣,然后纵身跳进了冰冷彻骨的河水中。不谙水性的罗盛教在水中摸索着,当他抓到了小崔莹后,立即将他托向水面。由于冰窟边缘的冰面太薄,承受不了崔莹的体重,崔莹又落入水中。
“一次,两次,三次。小崔莹三次被托上冰面,又三次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的体力几乎耗尽,四肢变得麻木而僵硬。但他仍然以极大的毅力再次潜入水下,用尽最后的力气用头将孩子顶出水面。”
“此时,闻声赶来的侦察连理发员宋志云拖过来一根电线杆,小崔莹抱住电线杆后被拖上了冰面。”但当宋志云返身准备再救罗盛教时,却不见人影。无疑,罗盛教已被水流冲入了厚厚的冰层之下……
叶健民得出结论:罗盛教是为了救人而光荣牺牲的,而并不是通报所说的“淹亡事故”。
4 重写请功报告
如此,还原“淹亡事故”本来面目也就水到渠成了。
当天夜里,一份由叶健民、彭清云签名的有关罗盛教舍己救人的报告材料撰写完毕,师里向上级机关为罗盛教请功。
第二天,师党委召集了全师司、政、后机关各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和各团营以上干部会议。会上,先由彭清云宣读了师机关对罗盛教救人一事的调查结果,并表明了师党委对罗盛教救人一事的鲜明态度,认定它是一个国际主义的英雄壮举。接着叶健民代表师党委,宣布了关于在全师官兵中开展向罗盛教烈士学习等三项决定。其中一项是:师党委决定撤销“事故通报”,由师政治部整理罗盛教生平英雄事迹发至连队,在全师掀起学习罗盛教,热爱朝鲜人民的热潮。
接着,“经过充分准备,罗盛教追悼大会在该师驻地石田里隆重举行,2000多名官兵和数百名当地群众参加了追悼大会。在哀乐声中,人们向英雄默哀三分钟。尔后,师炮兵鸣炮21响……”
5 登上荣誉巅峰
罗盛教纪念馆的墙上,还有一幅1952年2月5日《人民日报》刊有《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文章的照片,格外醒目。
文章的作者就是当时年仅19岁的新华社记者戴煌。他多年后回忆,他当时在另一个师采访,与罗盛教所属的师驻扎地相距60公里。此时,美军飞机还不断空袭,有关部门特意为戴煌派了一名警卫战士随行。任务紧急没有汽车,他们就抄近道爬山步行,日夜兼程。于1月27号即大年初一,到达罗盛教所在的侦察连采访。
原来,某师上报的关于罗盛教事迹材料,引起了各级首长的高度重视。1952年2月,志愿军总部颁布命令,为罗盛教烈士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一级爱民模范”光荣称号。团中央追认罗盛教烈士为“模范青年团员”的荣誉称号。
戴煌的文章见报后,“罗盛教”这个名字,很快就在广大志愿军官兵和祖国大地上传开了,国内各行各业也掀起了向英雄学习的热潮。
与此同时,朝鲜方面追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