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裙担架”默默讲述着“十姊妹支前模范民兵班”的英雄事迹。冯超摄
文字军史馆
应该这样形容军史馆——如同一扇窗口,展示我军光辉历史、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貌;就是一个课堂,激励官兵牢记强军目标,坚定强军信念,献身强军实践。如今,全军60%的建制团以上部队都建有军史馆。这些散落在天南海北军营中的历史栖息地,如同点点星火,汇聚在一起便照亮了我军80多年灿烂伟大的征程。
战友们,本版新推出的栏目“文字军史馆”真诚地邀请你——走进军史馆,近距离感受历史的心跳,并拿起笔,成为军史、团史、连史的讲述者。让我们的寻根、铸魂之旅,从军史馆开始。
——编 者
在云南省蒙自军分区军史馆,陈列着一副用傣族妇女的筒裙做成的担架。它,曾是云南省金平县金水河村“十姊妹支前模范民兵班”所用之物。关于它的故事,还要从那场边境作战说起。
为了打击入侵之敌,解放军进驻与敌隔河相望的金水河村寨,准备给侵略者以应有的惩罚。已成立女民兵班的“十姊妹”拿出家里的糯米,做成具有傣族风味的糯米粑粑送给官兵;上山砍来500多公斤柴火,送到部队炊事班。只要能为部队做一点事,出一分力,姐妹们心里就十分高兴。
然而,她们最盼望的,还是能和部队一起上前线。战斗打响后,上级让“十姊妹”看守一批军用物资,防止敌人偷袭。可部队派人送信来,说阵地上急需炮弹,要求组织力量急速运送。“十姊妹”硬生生抢来任务,还当场向领导表态:“部队打到哪里,我们就把物资送到哪里。”
当时,“十姊妹”中年龄最大的22岁,最小的还不满16岁,可面对敌人漫天乱飞、呼啸而来的炮弹,却没有一个人退缩。她们一口气跑了两公里来到炮弹存放点,一人扛起一箱,又转身朝阵地跑,不一会就往阵地上送了60多箱炮弹,及时支援了炮兵连的战斗。
送完炮弹回来,已经是黄昏时分了。姐妹们看到运送伤员的男民兵还没有回来,又主动要求到藤条河边接应。战斗打响前,敌人曾在河边偷偷埋设了不少地雷。现在,他们又用枪炮死死地封锁着通往河边的道路。“十姊妹”手拉着手,顺着一条长满荆棘的小水沟向河边摸去。到了河边,天已经黑了,四周什么都看不清。这时,班长童红英用规定的联络信号拍巴掌联系,才找到刚刚把一名伤员运至河边的男民兵。
伤员失血过多,必须尽快送到救护所,否则有生命危险。民兵们原本想在周围找树藤来做一副担架,可因为天太黑,摸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时间一分一秒地流走,大伙心里非常着急。这时,有个男民兵出主意说:“能不能把你们女民兵的长腰带解下来做担架?”一句话提醒了童红英,她说:“用筒裙做担架不是更好吗?!”一句话,把在场的人都惊住了。因为按傣家的风俗,筒裙象征姑娘的纯洁、崇高、幸福,平时是不准男人随便触碰的,更别说拿来运送浑身血迹的伤员了。
看着急需救援的伤员,童红英激动地说:“解放军为了保卫我们的家乡,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我们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说话间,16岁的韦红芬和17岁的李建珍已抢先把筒裙脱了下来。她们从身边砍了两根竹竿,把筒裙套进去,一副简易的筒裙担架便做成了。姐妹们把伤员扶上担架,小心翼翼地沿着荆棘丛生的山谷向后方运送。童红英看到伤员的衣服湿了,怕他受凉会加重病情,又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盖在伤员身上。经过一夜的跋涉,终于在第二天凌晨4点多,把伤员送到了战地救护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