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锻造了人民军队的杰出将帅。南昌起义诞生了人民军队,许多将士从起义的实践中获得了进行革命武装斗争的经验。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以后漫长的革命征程中百炼成钢,成长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帅。前委书记周恩来成长为人民共和国的政务院(国务院)总理。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直接参加南昌起义的朱德、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林彪6人为元帅,粟裕、陈赓、许光达3人为大将,萧克、杨至诚、赵尔陆、周士第为上将,另有中将7位,少将6位。十大元帅中的叶剑英虽未直接参与南昌起义,但在九江参与了南昌起义的策划,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军事负责人之一的叶挺成长为新四军军长,遗憾的是皖南事变后长期被国民党关押,1946年获释后前往延安的途中遇难。这些从南昌起义走来的将帅,与其他应运而生的杰出英才一起共同支撑起人民共和国的大厦。
四是培育了伟大的“八一精神”。南昌起义不仅是革命史和建军史上的创举,而且铸造了“听党指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为民奋斗”的“八一精神”[12]。“八一精神”中最根本的一条是“听党指挥”。这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人民军队优秀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人民军队不朽的军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南昌起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也是部队历经艰苦、浴血奋战而最终走上正确革命道路的根本保证;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为代表的起义部队指战员,坚决听从党的指挥,是南昌起义部队升华为人民军队的内在动力。“八一精神”随着人民军队的成长而不断丰富,成为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7年8月2日。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
3、尹世洪、余伯流、何友良:《伟大的壮举 不朽的军魂——纪念南昌起义八十周年》,《人民日报》2007年7月28日。
4、罗慧兰:《伟大的壮举 历史的丰碑——纪念八一南昌起义80周年》,《江西日报》2007年7月30日。
5、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亲历南昌起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著:《1927-1937:中共中央机关在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注 释: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6页。
[2][3][5]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亲历南昌起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8、52、48页。
[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7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6]南昌《民国日报》,1927年8月1日。
[7]《江西工商时报》,1927年8月3日。
[8]比如,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所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第304页就是持这个观点。
[9][1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7年8月2日。
[10]《中央政府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1933年7月11日),《红色中华》(1933年7月23日),第九十五期。
[12]尹世洪、余伯流、何友良:《伟大的壮举 不朽的军魂——纪念南昌起义八十周年》,《人民日报》2007年7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