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申府对于周恩来可谓恩重如山,他为周恩来解决了从欧洲回国的经费,又将其推上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位子,也将他推上了政治舞台。张申府对周恩来有这样的评语:“我是一个宁折不弯的人,而恩来则不同,他是弯而不折的。”
张申府后来退出了中国共产党,退党之后,张申府以教学和翻译著述为生,先后在暨南大学、大陆大学、大夏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所教的都是罗素哲学或逻辑。当时的哲学界,杜威实验主义哲学的主要介绍者是留美的胡适,柏格森生命哲学的主要介绍者是留德的张君劢,黑格尔哲学的主要介绍者是留美留德的贺麟,罗素新实在论哲学的主要介绍者则是留法的张申府。1931年,张申府被清华大学聘为哲学教授,讲授逻辑与西洋哲学史,与冯友兰、金岳霖、邓以蛰三位教授,并称“四大金刚”。
1935年冬,张申府与刘清扬等共同发动和领导了北平的“一二·九”运动,担任游行总指挥。1936年2月,张申府和刘清扬被同时逮捕,在安定门内的陆军监狱被关了两个月,后由冯玉祥保释出狱。出狱之后,清华大学囿于当局压力把张申府解聘了。
1936年1月,北平文化界救国会成立,张申府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和救国会的执行委员,后又担任华北各界救国会的负责人,是爱国进步教授中一位活跃的较有影响的代表。张申府离开共产党之后还追随邓演达,与章伯钧、黄琪翔共同创办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第三党。
1948年,张申府在储安平主办的《观察》写了一篇《呼吁和平》的文章,正是因为这篇“不合时宜”的呼吁和平文章,给张申府今后的政治生命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11月15日,在香港的民盟总部第四次扩大会议开除了曾是创始人之一的张申府的盟籍。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痛斥叛徒张申府的卖身投靠!”10天后,已进入东北解放区的张申府的夫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共产党员、著名政治活动家刘清扬在《人民日报》刊登出离婚启事,标题为“张申府背叛民主为虎作伥,刘清扬严予指责”,并宣布与张申府从此仳离,一刀两断。至此,张申府已经身败名裂、众叛亲离。
新中国建立后,张申府在北京图书馆工作。他一直活到1986年。
纵观张申府一生,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罗素研究的第一人、黄埔军校教官中的中共第一人、中国第一个推介爱因斯坦的人、“一二·九”运动的幕后总指挥、民盟的创始人和领导者,曾是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上司、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朱德的入党介绍人,也是中国妇女解放的先驱。(《建党的那些人与事——东方曙光》王晓明 主编 当代中国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