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山关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横亘于贵州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海拔1576米,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关上千峰万仞,重峦叠嶂,峭壁绝立,直刺苍穹,川黔公路从关口盘旋而过。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1935年2月25日至2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渡赤水进军遵义,发起娄山关战役,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 2月25日,中央军委命彭德怀、杨尚昆统一指挥红1、3军团“乘虚占领娄山关”。彭德怀接受任务后立即命红3军团第13团主攻娄山关,红1军团第1团从东侧石炭关迂回攻击,其余各部随红13团向娄山关挺进。
25日上午9时,红13团在向娄山关疾进途中,在红花园与赶赴桐梓增援的黔军杜肇华旅(王家烈的主力部队之一)的第6团遭遇,敌且战且退,由南溪口退守娄山关,进入隘口两侧高地扼险固守,阻止红军正面进攻。敌旅长杜肇华退驻关南黑神庙指挥。敌师长柏辉章命宋华轩率第10团向娄山关右翼增援,令15团驻守板桥,防止红军从东侧抄袭后路,还命令敌第6团团长刘鹤鸣“固守娄山关三日”,以掩护吴奇伟部由贵阳渡乌江驰援遵义守敌。
红军由红花园进抵关北南溪口,决定由红13团主攻关口,红10团从两侧包抄,断敌后路。红13团团长彭雪枫、政委苏振华率领部队攻关。在强大火力掩护下,1营攀悬崖进攻制高点点金山,两个冲锋梯队喊声如雷,投出排排手榴弹,端着刺刀冲入敌阵,经过激烈肉搏战,终于打垮守敌,攻占点金山高地。敌军组织强大火力,拼凑“敢死队”反扑,敌军官以手枪督战,逼“双枪兵”冒死攻山。红军与敌人在点金山和大尖山一线展开了反复拼杀的拉锯战,至下午4时,红军连续发动5次冲锋,击毙敌督战官,乘势攻占了娄山关两侧的10多座山头,完全突破敌防线,牢牢控制了关口。刘鹤鸣收拾残兵败卒,退守关南黑神庙一线。25日晚,为夺取娄山关战斗的最后胜利,中央军委命令谢嵩、钟赤兵率领红3军团12团从桐梓楚米铺连夜赶赴娄山关,接替与敌人血战一天一夜的红13团1营;命令张宗逊、黄克诚率领红10团从娄山关东侧,由小箐、牛王屯迂回打击板桥驰援之敌15团;命令邓国清、张爱萍率领红11团远出娄山关西翼,由小水田经混于场直插高坪大桥,截断板桥和遵义的联系,断敌退路。
26日清晨,娄山关上西风凛冽,浓云密雾。盘踞关南的敌军精锐第4团排成密集队形向关口发起集团冲锋;刘鹤鸣第6团残部也蜂拥攻关,企图夺回点金山高地。敌旅长杜肇华令第10团宋华轩部、16团金祖典部分别从左右两翼包抄关口,在轻重机枪掩护下,发动6次冲锋,占领了娄山关口以南沿公路的军事哨和小哨。红12团居高临下,击溃敌人多次反扑。敌人仰仗兵多弹足,又多次向娄山关猛攻。红军正面出击,左右迂回包抄,前后夹攻,沿公路向南纵深追击。战斗从清晨持续到下午5时,红军牢牢地占领了关口,在关口至板桥一线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团,满山遍野摆满了敌人的尸体、武器、轿子和烟枪。红军乘胜猛追,在高坪、董公寺一线又歼敌4个团。
傍晚时分,如血的残阳洒在娄山关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相继策马登上娄山关。毛泽东突然想起一个月前经过娄山关时哼过的几句新词,他再次跨上马背,续完了《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该词生动地描绘了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现以行草手书体放大镌于娄山关口高14米、宽25米的大理石碑上,苍劲有力,蔚为壮观。
2月27日,红军占领遵义。28日晨,红军在城南红花岗、老鸦山歼灭吴奇伟59师、93师大部,并将敌赶到乌江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