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一面进军,一面建设” 百名老红军进藏记
2010-06-28 17:24:25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黄可 冉启培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1951年初,十八军后方部队领导机关在甘孜组成后,迅速派人进行调查核实,大体弄清了进军西藏的红军将士情况。其中甘孜58人、炉霍107人、道孚38人、新龙12人、邓柯2人。所有进藏部队红军将士中年龄最大的名叫张金山,当时已62岁。连同所有进军西藏的红军干部,他们为西藏历史上的第一条公路、第一座机场、第一座电站、第一座桥梁、第一所学校、第一个农场等200多个第一的诞生,和巩固西南边防及西藏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继承红军传统,以红军精神教育官兵,激励部队,成为经历过长征的领导机关和参加进军西藏的红军干部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当年红军在长征途中路经阿坝等少数民族地区时,因粮食短缺,各级都为及时解决给养而殚精竭虑,作为总司令的朱德还曾亲自组织部队挖野菜、购买牛羊。在进军西藏初期,朱总司令于1950年2月初写信给西南军区负责人时指出:“进兵西藏,粮食难以接济”,可以“购买本地牛羊肉为主食品,购酥油及青稞麦为副食品”;“在肉食上不习惯,可用野菜伴肉煮汤,吃少量青稞,一月内可习惯”。朱总司令特别强调:“购牛运粮,随军前进,粮完可吃牛肉,红军北上有此经验。”参加昌都战役的五十二师部队购买了9000多头牦牛驮运粮食,随军前进。由于牦牛行走速度很慢,边走边啃草,部队到达昌都之后一个多星期才跟上来,于是吃完牦牛驮运的粮食后再杀牛吃肉,大体解决了部队给养问题。

  参加进藏的十八军等部队曾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锤炼,有的连队本身就是红军连队,他们具有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光荣传统,但对进入边远的西藏高原仍产生一些顾虑:山高路远,气候恶劣,长途跋涉不易;后方供应困难,可能遇到粮食等物资供应不上;语言不通,与当地生活方式迥异等。军长张国华在受领进藏任务后的首次军党代会上动员:“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子弟兵,不少干部是经过万里长征的,前进的道路上没有我们克服不了的困难。”军政委谭冠三在党代会上表示:“万里长征都过来了,西藏再艰苦,也不过跟长征差不多。别看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我坚决要求进藏。”时任支援司令部政委的胥光义在西南军区支援工作会议上发言时讲道:“进军西藏可能比红军长征时过草地还要苦。红军过草地只有45天时间,这次就不是45天可以到西藏的,而是一进去就得建设西藏,要服务西藏人民1万年。”确实,进军西藏,前方粮食不足,后方供应不上,天降雨雪冰雹,对进藏部队官兵都是严峻的考验。

  率北路进军先遣部队的五十二师师长吴忠一到甘孜就颇有感触:“从雅安到甘孜这一个月的行军虽然艰苦,但我很兴奋。这不仅因为我们执行的是一项光荣任务,还因为我是重来旧地。14年前,我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员,曾沿着这次进军路线到过甘孜,住了三四个月之久。”先遣部队到甘孜不久就面临严重缺粮困境,曾以挖野菜、捕鼠雀充饥,并较长时间吃酥油糌粑,开始很多人不习惯,有人闻到酥油味就咽不下。吴忠在干部会上动员说,糌粑体积小,分量轻,最适合长途行军和作战需要;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的精华,营养成分高,可以保证我们的健康。他号召干部党员要带头吃酥油糌粑,使部队生活高原化。开饭时,他的碗里盛着糌粑,倒进酥油,用手捏成小团,塞进嘴里,吃得很香。大家也都这样吃着,逐渐习惯下来。他在进藏动员大会上总结时曾说:“把我们今天的艰苦同红军长征的艰苦比一比,同八路军抗战和大别山时比一比,就不会觉得艰苦那么怕人了!”

  进西藏对身体要求很高,体弱有病的都被留下来,但也有些坚决要求进藏的。原十八军宣传部长乐于泓,早在进军西南前夕就已确定留在南京市总工会工作,他坚决要求进藏,路经西南时检查身体,发现他的一侧肺已经萎缩,不符合进藏体质要求。乐于泓与医生争辩不下,经张国华与有关部门商量才得以放行,并在西藏坚持工作整整3年。18岁在红二十五军任指导员的金绍山,抗日战争时期已经是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旅长,进藏时是五十三师师长。他在内地院校学习结业时,组织上考虑其身体不好,准备调他到气候好的昆明地区工作,征求意见时,金绍山毫不犹豫地表示:“回西藏!”担任了西藏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的他年仅42岁就为西藏的建设发展献出了宝贵生命,成为进藏干部中英年早逝的第一位将军。

  进军西藏之初,毛主席曾指出“建军西藏,三年一换”。军长张国华在誓师大会上动情地说:“此去西藏,我是去给西藏人民当长工的。”政委谭冠三更是说出“男儿壮志当报国,二次长征不畏难,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铮铮誓言(谭冠三去世后,其骨灰埋葬在拉萨八一农场内,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进军途中,进藏部队全体指战员响亮地喊出“吃大苦,耐大劳;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口号。到达拉萨后,广大官兵咬破手指写血书给毛主席,决心“长期建藏,边疆为家”。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十月革命消息怎样传到中国的
·下一篇:三次主动“让贤” 毛泽东说:洛甫是“明君”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江山、李学叶、杨光: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讴歌红军母亲——纪念长征80周年(组图)
·何丽:讴歌红军母亲——纪念长征80周年(组图)
·特稿:讴歌红军母亲——纪念长征80周年(组图)
·特稿:继承红军传统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培育红色后代——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
·继承红军传统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培育红色后代——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瞻仰先烈事迹,缅怀红色经典——安师大江淮社工“向
细雨传递雷锋情 青春托起中国梦——雷锋导游团队赴王
校彦利、刘瑜晴: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
刘姣: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