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责成大同矿务局会同国家文物局文博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北京自然博物馆多方商洽,于1966年底联合组成一个调查组赴大同煤矿进行了大范围的清理和挖掘,着重对煤峪口南沟“万人坑”的两个山涧进行了详细的发掘、清理及尸骸鉴定,重点对199具尸骸进行了技术鉴定,并逐一编号,从死因、年龄等作了具体分析,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此后,大同煤矿一直设有专门保护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拨付专项资金进行维修保护。
大同煤矿死难矿工“万人坑”在1962年建馆开放之初,“万人坑”因自然通风条件较好,洞内空气相对干燥,遇难矿工尸体保存很好,相当一部分还有肌肉和毛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和客观环境制约,一些问题不断显现,尤其是近年山体渗水问题日益严重,致使洞中大量尸骸出现腐蚀甚至破碎现象,可见侵华日军残害我国矿工的“活证据”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再次引起中央领导李长春与省委书记田成平的关注。
为落实李长春1月6日关于对大同煤矿死难矿工“万人坑”渗水问题的重要批示,日前,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申维辰会同省发改委、省文物局、大同市委和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大同煤矿死难矿工“万人坑”渗水问题及“万人坑”专题展览馆进行改造改陈问题作了专题调研。再次确定了二战期间日军侵华遗址———大同煤矿死难矿工“万人坑”遗存的抢救保护问题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历史价值。特别是对当前进行广泛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新形势下,整合“万人坑”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其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为了让广大观众能更详细地了解日军侵华罪行,新改进保护后的二战日军侵华遗址———大同煤矿死难矿工“万人坑”将由原来的占地1万平方米改扩建为2万多平方米。同时,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展览大体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是以现存两个“万人坑”洞穴为展区,聘请专家彻底解决和处理“万人坑”洞穴山体渗水及遗骸防腐化、风化,并进行尸骨洞穴改造工程,用剖面切割方式扩大“万人坑”参观厅,以展示全貌;第二类是利用“万人坑”附近及报废的小煤窑,开发日军占领大同煤矿时期井下工作场景,模拟建筑炮楼、工棚、矿工生活实物,再现历史场景;第三类是在原展览厅旧址旁新建一座与布展建筑历史背景相协调的陈列馆,以馆藏资料和新征集的实物、图片、采访录像等,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集中展示二战期间大同矿工在日伪统治下暗无天日的非人生活及不屈不挠奋勇反抗的斗争历程。
二战期间日军侵华遗址———大同煤矿死难矿工“万人坑”改进保护工作目前已全面展开,随着其设施不断完善,展览内容不断丰富,它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向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献礼。
|